王占强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凉山供电公司 四川省 西昌市 615000
摘要:变电二次设备的检修质量直接关系到配电网的运行效率,在智能配网战略的发展背景下,电力企业不断对供电技术进行调整,增加了大量先进的变电设备。虽然使配电模式更具信息化与智能化,但是这也对变电二次设备的检修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基于此,文章针对变电二次设备检修中的问题进行研究,并且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期对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定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变电二次设备;检修问题;优化策略
前言:近年来,我国电力企业为满足变电二次设备的运行需求,针对检修技术不断进行优化革新,并且借助各种微电子技术、通信测控技术为电气设备的状态检修提供了技术支持。对于传统的设备检修来说,继电保护检修要按装置周期性校验要求,对继电保护、安全自动装置进行定期校验。当保护装置在两次校验之间出现故障时,还要结合保护装置的运行效果来判断故障原因。而现阶段的变电二次设备检修可以结合状态监测数据,进而采用状态检修模式,对设备的检修质量作出保证。因此,本文针对当前的设备检修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对完善二次变电设备的检修流程具有重要意义。
一、变电二次设备检修技术概述
变电二次设备主要包括配电网络的监控装置、继电保护装置以及远程控制装置等,在配电线路的运行过程中,为保证各供电区域的设备运行质量,需要定期对其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及时对潜在隐患与故障问题进行修复,这样才能合理利用变电二次设备,减少停电故障造成的不良影响。与此同时,变电二次设备的检修效果还与使用寿命存在直接联系,由于变电设备在使用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损耗,而设备检修工作能够通过设备运行参数展开分析,准确判定变电设备的应用情况,例如借助交流测量采样系统,对设备与线路之间的直流控制信号进行采集并分析,这样也可以及时发现配网与变电设备的短路问题。围绕变电二次设备制定详细的状态检修方案,可以对配电网络进行实时监控[1]。
二、变电二次设备检修中存在的问题
(一)回路监测问题
回路监测问题是影响变电二次设备检修效果的主要因素,由于检修技术、方式以及装置等方面缺乏技术革新,而且多数电力企业的设备检修方案都比较被动,从而导致回路监测效果不稳定,无法为后续的检修工作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在智能配网战略的发展背景下,保证配电线路与设备的运行状态实时监控,才能为自动化设备提供正确指令,现阶段的检修工作与回路监测明显存在断档,因此在方案设计与执行阶段都无法实现最佳目标,导致回路监测功能形同虚设。
(二)检修管理问题
随着我国先进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检修领域逐渐出现新的技术,但是检修人员的更新速度却非常慢,一方面是老员工原有的技能水平不能满足先进设备的要求,他们又很难在短时间内接受新的知识,难以准确掌握新设备的构造和使用技术,检修结果的准确性没有保障;另一方面,很多电力企业面对落后的检修技术又为了节省资金,没有对老员工进行定期的业务培训,所以检修人员往往无法很好地掌握新型技术,难以保质保量的完成检修工作,这也会造成检修结果的不准确[2]。
(三)状态检修问题
在以往的变电检修工作中,影响工作质量与效率的主要原因便是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设备检修团队以及人员之间各自为政,缺少有效的沟通交流,尤其是变电二次设备的检修记录与维护措施,没有上传到统一的管理记录。一方面是由于信息化技术欠发展,无法为设备检修提供帮助,另一方面便是监管人员不重视,这些都极大降低了状态检修工作的安全性与可靠程度。此外,通常情况下二次设备的检修需要在一次设备停电检修后才可以开始,也就是一次检修结果可以对二次检修工作提供助力。
但是,由于变电设备的一次检修与二次检修之间存在有效衔接,这样也会影响到检修效率与成本资源的损耗情况[3]。
三、强化变电二次设备检修质量的优化策略
(一)制定科学的检修维护方案
基于上述问题,想要有效提升变电二次设备的检修质量,便要从电力企业的运营方案与技术方式革新等方面入手。首先要制定科学的检修维护方案,传统设备检修方案与运行故障之间缺乏契合性,而且多以事后处理为主,这样导致电力企业的设备检修工作比较被动,与电力企业的发展理念相悖。因此,在全新的设备检修方案中,要将重点放到事前监控环节。利用信息化技术与实时监控技术对变电二次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监控,当运行情况与正常数值范围存在较大差异时,便要及时进行故障检修,排除设备运行故障隐患,这样才能对变电二次设备的稳定运行作出保证[4]。
(二)持续革新设备检修体系
其次要针对现阶段的设备检修体系入手,结合企业配网战略进行阶段性调整,例如在设备检修整体计划中进行资源偏移,保证电力负荷较大的区域以及电力故障多发区域可以得到更多的检修维护保障,对电力资源需求较少的区域进行适当调整,这样才能避免传统检修工作模式中的资源损耗,最大程度的发挥出电力企业检修工作的作用与价值。此外,还可以对变电二次设备检修职责进行细致划分,将检修工作的责任与义务落实到具体岗位与人员身上,这也可以促进检修人员的工作积极性[5]。
(三)加强设备检修运行监测系统
现阶段的变电二次设备检修工作正处于拓展发展阶段,由于供配电技术需要与信息化技术进行融合,这样会加大配网运行数据的监测范围,而设备检修工作也要提前制定前瞻性的技术拓展方案,例如加强设备检修运行监测系统的应用质量,在软硬件基础与检修环境等方面进行革新,将以往单一的元器件监测转化为对变电设备的整体运行状态进行全面监测,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程度,这样才能有效开展设备状态评估,进而根据结果制定检修方案,通过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大幅度减少方案执行阶段的调整完善频率,从而快速达到变电设备的运行参数指标。
(四)合理搭配检修方式
最后要对原有的检修方式进行重组,一方面要融入信息化传输技术与数据监测技术,保证变电二次设备运行数据的有效采集。另一方面将相关数据传递到配网管理中心,对设备检修方案进行合理配备,保证变电二次设备的检修工作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完成,降低停电故障造成不良影响。与此同时,还要加大检修人员技术水平的培养力度,变电二次设备检修工作势必朝着信息化与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需要不断融入各类先进技术,同时为保证状态检修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协同采用各式检修设备。技术人员对新式设备的掌握程度能够直接影响到检修工作的质量,因此电力企业要以培养变电二次设备检修复合型人才为目标,为配电检修方案的顺利执行提供人才保障。
结论:综上所述,电力企业想要保证配电网的稳定运行,便要重视变电二次设备的检修工作,不仅要对现行检修方式与运行模式进行调整优化,还要从技术层面入手,构建全新的检修技术方案,以提升常见电力设备故障的处理效率。本文针对变电二次设备的检修问题进行研究,首先阐述设备检修技术的作用与价值,其次指出现阶段设备检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优化措施,具体为制定科学的检修维护方案,持续革新设备检修体系,加强设备运行监测系统,合理搭配检修方式,快速培养检修人员技术水平,这样才能降低设备检修工作中的资源损耗,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朱林.浅谈变电站二次设备状态检修[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000(025):188-188.
[2]周昕.探讨变电二次检修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0):409.
[3]陈荣旭.变电二次检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解析[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8,000(024):133.
[4]林佳晋.电力二次设备检修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8(01):12-12.
[5]吴寒,李沛霖.探析变电二次设备检修的问题及其策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00(016):3578-3578.
作者简介:王占强(1982-),男,本科,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凉山供电公司,主要从事继电保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