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0期   作者:于恒广
[导读] 目前,我国变电运维技术不论是软件还是硬件与国外还存在差距
        于恒广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怀仁市供电公司, 山西省怀仁市, 038300
        
        摘要:目前,我国变电运维技术不论是软件还是硬件与国外还存在差距,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如果这些不足能得到有效解决,将会给我国变电自动维护带来可靠性和稳定性,我国变电运维技术的智能化技术将会得到大幅提高。
        关键词:变电运维;智能化技术;应用
        1变电运维技术相关概述
        1.1变电运维现状
        在电力行业中,变电站起到决定性作用。变电站全天24小时都在不间断的运行中,这种监控可以及时处理一些突然发生的情况,不过会影响到人力最合适的分配结果。在科技高速提升下,变电站的监管方式已实现了智能化,不需要时刻安排专业的监管人员管控变电站运行中或许会出现的问题,而且利用现代化设备,可全面控制变电站,并借助控制中心接受相关信息,将变电运行命令传输给变电站。通过对比变电站管理模式,很明显,智能化模式才能满足当前电力系统发展需求,更好更精准收集整理、剖析探究数据信息。另外,智能化变电站可保证不同部门间的彼此作用。在科学范围内,测量、调节中心完成控制自动化,变电传输效率和运行速度大为提升。
        1.2变电运维智能化体系结构
        变电运维智能化从技术结构层次划分,可分为过程层、间隔层以及站控层。其中,过程层涉及变压器、隔离开关、断路器等智能化设备组件,是智能化变电站一次设备。过程层包含测控装置、保护装置等,是二次设备。间隔层与其他部分紧密联系,使间隔数据可以作用于间隔的一次设备。在变电中,站控层是最高级的设备。主要包含控制系统、通信系统等,搜集数据,操控开关,监控其他设备等一系列智能化的操作都是由站控层实现的,该部分集高级管理于一体。
        1.3变电运维智能化技术特征
        变电运维中的智能化技术的检测范围更大更广,可完成整个电网系统的覆盖。与以往监测系统相比,该技术也更加全面。不仅可以监测到变电站、用户、负责供电方的基本信息,还能检测到家庭用电的基本情况,实时监控运行情况。以往变电站所采用的监测模式都是单向的,而智能化变电站,实现了双向监测,可最快速度内,时刻在线监测,不仅高智能化,同时还具有人性化特点。另一方面,可以随时获取变电设备的工作运行情况,及时评估变电运行系统,提前预测系统中存在的隐患,严重时发生警告,便于第一时间处理。
        1.4变电运维智能化技术优点
        智能化技术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确保变电站稳定运行。智能化应用于变电站中,可对其进行数字化控制。变电站在工作时,根据对调度指令的分析,再开展各项操作,操作稳定性得以保证。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变电站系统中,实现了技术创新。智能化设备引入,电力系统自动化管理得以落实,使监测设备更具科学性,设备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电力系统稳定性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自动化管理变电设备。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自动管理变电设备,需要从两点着手,分别是管理设备和管理变电站。管理设备主要是对电气设备进行管理,借助信息管理模式完成。借助信息平台可以融合变电站相关信息,之后利用智能技术,建立数字变电站,使电力系统运行时,有一定支撑,从而确保其稳定性、安全性。同时,也能优化变电站运行情况,电力系统工作质量随之提升。
        2变电站运维技术中智能化技术存在的问题
        2.1缺少完善的智能变电站运维体制
        电力企业是基础的能源单位,既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也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当前,电力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想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需要电力企业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尤其是技术和管理,要加强对各种智能化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加强技术创新。但是,智能变电站的运维体制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以与变电站的运维及企业的需要相适应。


        2.2智能变电站的巡视工作存在的问题
        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要保证运行质量,需要做好智能变电站的巡检工作。在智能变电站中应用智能化技术,能够使工作流程更加简单,使得一些维护人员不重视现场巡视工作,难以及时发现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变电站的稳定运行。
        2.3变电站的设备故障没有及时解决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故障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会使故障更加严重,不利于变电站的稳定发展,甚至会导致更加严重的后果。因此,要保证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就要时刻关注变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3变电运维技术中智能化技术管理
        3.1对设备管理模式的要求
        变电站的所有仪器都是由专门的仪器监管方法统一管理,所以变电站仪器的修理和更换、仪器的测试、仪器缺点管理都是由内部设置专门的监管人员管理。管理部门根据仪器的运行状况来制定整个系统的运转方式。控制和技术能力有限,设备的管理和设备的应用是分开的,例如,额外的运行方式。为了使电力更安全,工作人员在不了解变压器仪器工作状态的情况下,进行长时间不必要的操作。仪器的管理和技术应用是分开的,工作人员无法充分了解仪器的运行情况,这使得整个工作过程存在一定的危险。新的设备管理概念产生于知识技术的应用。在变电运行转换过程中,将变压器设备的控制提高到整个变电站的控制水平。使用智能技术转换器,得到变压器设备的运行情况的信息,一旦出现问题,仪器可自动对维修人员发出维修提醒。智能操作控制,极大地提升了仪器的使用安全和信息化的统一管理水平。
        3.2有效查漏补缺
        对变压器仪器的专门检查分析是变电站日常维护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的专业要求和针对性都比较强,需要专门的人维护,在变电运行领域工作的工作人员应该合理地规划时间,安排各项仪器的隐患排查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工作。在确定变电测量设备潜在风险因素的过程中,必须保证严谨地完成仪器检测工作。随着科技的发展,变电所的各种变电站仪器也在不断进化。变电运行的工作人员必须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把握每台仪器的运行周期和使用方法,及时查明变电运行工作中的问题,有效解决问题。
        3.3信息保障体系
        在变电运行的过程中,信息网技术是大数据智能化的关键,包括控制面和转换过程层,以及整个智能化操作。在交流电测量领域的信息收集和信息交流有助于网络的智能化技术的使用。在建设智能网络的过程中,必须建立信息网络保护系统。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的效率以及管理水平。在智能电力系统管理和智能网络领域的交流控制的基础上,需要有一些关键的条件,信息的获取途径和下载方法需要安全稳定。这些条件在目前变电运行操作中使用的智能技术和网络技术比较困难,主要原因是整个变电运行系统的网络信息系统不稳定,不同信息之间缺乏联系。
        结束语:综上所述,变电运维技术在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倾向于应用智能化技术,这样既有利于提升变电站运维工作的质量,又使变电站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根本性提高。虽然当前智能化变电运维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完善,但整体上优势大于劣势,对绝大多数变电站运维问题都能够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此外,电力企业要重视变电站维护队伍的技术培训,提升整体技术水平,一定程度上弥补智能变电运维技术的不足,提升智能变电运维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董立.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维护技术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7,34(5):206-207.
        [2]艾艳荣,王理强,罗莉.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27):34.
        [3]王晓华.变电运维专业生产技术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29):18.
        [4]黄海静.基于人员信息共享的变电运维管理系统的应用研究[J].电工技术,2016,(3):1-2,4.
        [5]石海英,伍忠文.变电运维智能化远程管理系统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2):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