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园林设计分析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1月   作者:胡永秀
[导读] 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所以需要根据当地人文和地域特色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设计。为改善当前城市内涝问题,需要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引入海绵城市的理念。

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胡永秀    邮编:230000

摘要:伴随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生活的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城市园林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满足人们对生活质量的需求。所以需要根据当地人文和地域特色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设计。为改善当前城市内涝问题,需要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引入海绵城市的理念。文章从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优势展开论述,详细阐述了园林中的设计环节,实现了对海绵城市理念的深入分析,为城市建设水平的提升提供助力。
关键词:海绵城市;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园林设计中应用海绵城市理念能将地面雨水向地表循环,或将污水处理后向地下循环,不仅能促进生态水循环,还能有效解决内涝问题,提升城市设计技术,促进水资源的高效应用。
        1海绵城市相关概述
        海绵城市是指结合城市相关的规划与管理,将城市内部的建筑、绿地和道路及水系等生态资源和功能,蓄渗和缓释雨水,有效控制雨水径流,将自然积存、渗透和净化等城市发展方式应用到其中。海绵城市是一种新兴的概念,在我国推广速度较快,不仅可以为城市增加绿化面积,也能够结合有效的自然方式保护水系资源。另外,需要注意,海绵城市建设所面对的是实实在在的景观格局建设,而构建海绵城市就是建立相关的水生生态基础设施,也是最高效和节约的途径,进而海绵城市建设与园林景观建设设计密不可分。其中低影响开发主要是结合对雨水的渗透、储存、调节、传输、截污和净化等功能控制径流的总流量、峰值和污染情况。在海绵城市建设后,需要结合生态优先的原则,结合自然途径和人工措施,在保证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将雨水最大限度实现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海绵城市理论突破了传统的“以导水和排水为准”的城市设计理念,可结合树林、草地、湿地等吸水特征与特性,消化城市积水的基础上,补充地下水资源。这种海绵城市理论的实施,既可以缓解城市用水和地下水位紧张的状态,同时能够避免城市大量积水和雨水汇集导致的洪水或者泥石流灾害等,维护城市生态系统的总体平衡,保障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如图1)。

        2城市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优势
        海绵城市属于一种新的城市雨洪管理理念,该理念所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热岛效应、积水问题等。目前,为了保证环境的整洁以及群众活动的便利性,人们在城市园林中设计了大量的硬化路面,如活动广场大理石地面、林间水泥路等,而这些硬化路面设施的透水性较差,当出现多雨天气时,大量的雨水就会堆积到地表,造成园林内活动空间积水,同时,这些积水还会吸纳一些灰尘污染,使这部分污染物与积水一同长时间滞留在地表,影响城市园林环境。此外,大部分硬化路面建设材料的比热容均较小,因此不能很好地存蓄热量,在夏季高温季节出现发热的现象,形成热岛效应,降低了园林环境的舒适性。在海绵城市理念下,配套的雨水系统会在下雨时对雨水进行吸收、存蓄、净化,并在有需要时加以利用。在高温季节期间,海绵城市材料所具备的“会呼吸”优势可以有效缓解热岛效应,提升城市园林环境的舒适度,因此,从总体来看,海绵城市理念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具备较大的应用优势。
        3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园林景观设计要点
        3.1雨水储蓄系统设计
        建设绿色园林是为了有效提高城市园林的吸水能力和蓄水能力,所以在进行园林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需要高度重视雨水储蓄系统设计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而想要实现这种目标,需要设计人员结合当前城市园林的实际情况进行雨水储蓄系统设计,这样才能够设计出与园林相适应并且有效性和实用性极强的雨水储蓄系统。从当前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来看,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设计人工湖的方式来完成雨水储蓄系统建设的目标,通过把大量的雨水汇集到人工湖来进行雨水收集。如果条件允许,为了提高湖水的水质效果,园林设计者还可以让工作人员在人工湖旁边种植植物,从而使雨水通过植物得到净化。同时,可以通过减少径流的基础上来实现蓄水、防洪的目标,可以建立分布式雨水管网以此来有效降低雨水管网的压力。可以发现,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可以把绿色基础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有效结合起来,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发挥景观多样性的特点。
        3.2绿地地形建设设计
        城市园林绿地设计过程中,地形建设是最基础的工作内容,首先要保证自然地形防护作用,做好对城市绿植的防护和保护,防止在建设中对自然地形和植被造成破坏。比如,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园林绿化设计过程中,必须要结合城市的地形、地貌进行设计,并以城市地貌为基础做好对水系统的调整和优化,如可以在水池周围建设拦水坝,防止出现大量积水的情况。同时在园林绿地建设中,两侧平台的建设必须要比绿地的位置高,这样在降雨的情况下才能保证雨水向绿地渗透。当前我国绿地设计和建设中,大部分采用下沉的模式,这种设计方式有利于改善城市土壤性质,能够使降水直接渗入绿地,提升土壤的含水量,减少绿地浇灌,而且降水通过绿地渗透的过程中,还能过滤其中的污染物。
        3.3智慧海绵管理平台设计
        在城市园林设计中,为了更好地发挥海绵城市理念的落实效果,设计者还可以采用智慧管理系统来运行各项海绵城市配套设施,以提高园林景观设施的运维工作效率和效果。在此过程中,设计者需构建出一个智慧海绵管理平台,以调控各项海绵城市配套设施的运作。在系统设计中,设计者可以借助物联网技术,在灌溉终端、管网运作系统、泵站系统等城市海绵配套设施上安装传感器,实时检测设施的运行情况,同时构建一个中控系统,以对各个设施的运行进行统一的管理。此外,还要建立安全保障系统,并利用该系统不间断地记录、分析各设施的运行参数,一旦发现参数异常,则立即发出警报,以便工作者及时修复设施运行中的故障,保证各项海绵城市设施的稳定运行,为城市园林后期运维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3.4梯田景观设计
        在一些雨水充沛的城市,汛期的高降雨量很容易使城市区域形成洪水灾害,影响群众的正常生活。为此,在园林设计中,设计可以基于海绵城市理念设置高效的水体消纳设施,如梯田景观、人工湿地景观等,以增强园林景观设的实用性,提升设计工作水平。其中,在梯田景观设计中,设计者需要将河岸园林中的防洪堤坝结构替换为梯田结构,构建出一个极具弹性的景观,这样不仅能够利用梯田的阶梯结构消纳更多的洪水,而且可以借助洪水造景优化城市园林的观赏效果,提高园林建设水平。在此过程中,设计者应选用多种当地的植物品种来进行梯田景观造景,保持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同时,多采用开花类的植物,为城市园林景观增添色彩,强化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提高海绵城市理念在园林设计中的应用效果,有助于城市环境的可持续优化。在园林设计中,借助海绵城市理念可以提高园林中植物景观的实用性价值,增强配套雨水设施的观赏性,智能化城市园林运维管理,保证雨水资源利用率,从而全面优化城市园林工程建设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斐.市政园林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61.
[2]梁斌.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园林设计探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18):56.
[3]张钦鑫.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8(18):119-120.
[4]彭华,惠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与养护措施探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1):3747.
[5]孙军峰.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园林绿化设计要点[J].环球市场,2019(22):347.
作者简介:胡永秀(1991.08—)女,汉,安徽安庆人,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单位: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城市园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