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 孟勇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1月   作者:孟勇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由于现代人们主要生活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对乡村景观具有怀旧情怀。所以,将乡村景观与景观规划设计相结合,可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体验。将乡村景观纳入景观规划设计当中,要保护乡村景观的历史特征、农业特征,保障乡村景观的经济和生态的和谐统一。

安徽合肥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孟勇   邮编230601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由于现代人们主要生活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对乡村景观具有怀旧情怀。所以,将乡村景观与景观规划设计相结合,可为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体验。将乡村景观纳入景观规划设计当中,要保护乡村景观的历史特征、农业特征,保障乡村景观的经济和生态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融入
        乡村田园景观结合了自然风景与人文元素。目前,我国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缺乏独特的艺术美感,没有表现出城市应有的独特文化,且艺术设计水平低。现阶段,随着人们对美学的热爱及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景观规划设计师开始尝试将乡村景观融入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乡村景观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融合满足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需求,值得推广应用。
        1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的意义
        ①有利于提高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美学价值。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体现出审美价值是基本的要求。相较于园林风景设计,乡村景观需要表现出朴素、自然的特点,充分展示自然生态景观的美学价值,并且,也应该在生产、生活的过程中彰显出特殊的内涵。(如图1)比如,在乡村的房舍设计中,利用自然、随意的设计方法,既有粗糙感,又有别致感,这样与周围生产、生活环境融为一体,既打造了独特风格,也营造了宁静、恬淡的氛围,充分彰显了独特的审美意蕴。另外,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对自然十分敬畏,进行乡村景观设计更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深入挖掘其美学价值。②有利于丰富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人文内涵。乡村景观具有淳朴、自然的特点,生态环境也具有美学特点,充分体现了当地的乡土风情。人们长时间生活在城市,在各方面压力下会出现精神紧张,人际关系也比较淡漠,由于人文情感的不足,比较容易感到空虚、焦虑。回归自然,人们可以在乡村重新构建人际关系,唤起人们内心的真实情感,因此,不少人会远离城市融入乡村。在对风景园林进行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乡村景观,可以构建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人们热爱、维护大自然,消除人与人之间不必要的隔阂。人文景观彰显出对人们的关心,融入了人的情感,使得人文内涵得到了丰富。③有利于生态环境与乡村经济的统一发展。在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中,合理融入乡村景观,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融入了生态保护的理念,使得景观设计更加具有时代性的同时,提升可行性。准确定位乡村发展,使乡村资源得到高效利用,生产过程得到优化,符合生态规律,使田园风光得到重塑,促进乡村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让田园风光处于良性发展状态。除此之外,对风景园林进行规划时,为乡村经济新发展也带来了机遇,优化了其发展模式,使得生产资料获取方式发生转变,在旅游开发中实现乡村经济的增长,在经济利益驱动下,使得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保护,实现生态、经济的共同发展目标。

        2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
        2.1构建农耕景观,打造“实用一体化”风景园林
        设计人员在风景园林设计中,要基于乡村景观,对区域性文化进入有效融入。在具体设计规划的过程中,对当地的历史、风土习俗、文化等都要给予关注和尊重,不仅要对经济作物进行全面保护,还要进一步构建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景观。在风景园林的规划和设计中,设计人员可以对当地经济作物进行合理引入,种植适合的农作物,使得风景园林朝着“实用一体化”方向发展。不仅如此,在规划与设计中,也要与当地独特的乡村景观进行有效融合,使得区域消费水平得到持续性提升,让本地、外地游客能够积极走进风景园林,进而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经过规划与设计,本地、外地的游客进入风景园林之后,可以充分体会到独特的风土人情,开展多样化户外活动,丰富精神世界。除此之外,设计人员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时,乡村景观的融入要具有创新性,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使得规划设计具有创意,既要体现时代发展特征,也要立足于风景园林的具体情况,做好调查分析工作,在结合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创新,使得风景园林能够展现出自己的文化内涵,实现风景园林可持续发展目标。
        2.2重点培养乡土植物,建立独有体系
        在坚持适地适树和乡土植物优先的原则下,对乡土植物的培养,尽可能减少引进外来植物。乡村当地的攀援植物资源极为丰富,美观且不失野趣,如爬山虎、常春藤、炮仗花、五叶地锦等。充分利用植物间的垂直绿化搭配,既保证植物生态群落的稳定,又延长植物景观的观赏性,如常春藤与五叶地锦混种。若乡村本土植物具有特色性,当地政府可以积极与外地城市合作,大力培养乡土植物并为其他城市输出,在提升乡土植物培养比例的同时,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如东北的乌拉草、河南的腊梅、湖北的湖北梣、浙江的雪藕等,而厦门翔安大嶝岛培育出的胡萝卜、西瓜、龙眼在营造景观的同时,也能促进经济发展。所以,加强乡村对特色本土植物的培养,通过对本土原生态植物产业的大力发展,可提升风景园林的设计特色。
        2.3从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进行规划
        目前很多风景园林不再是封闭式管理,由于不同地区的乡村景观不同,在景观园林规划设计中,应仔细研究并选择适合的乡村景观。园林绿化的总体规划和具体设计应充分利用园林的特定位置和周围环境因素,适当选择合适的乡村景观,使之能统一整合并整体协调。同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和收益,也可将农村消费方式与现代市场和商业要求结合起来,并纳入总体规划当中。此外,可结合园林的特定条件设计和建造相关的娱乐设施,以满足现代人在健身和娱乐方面的需求。
        2.4乡村景观的融入应当注重农村特性
        现如今,城市居民几乎接触不到传统农业,在城市中成长的孩童基本上无法理解农村的具体含义,谷物的生长完全停留在书中。将城市园林和乡村景观融为一体后,城市居民可以方便地了解乡村农业,熟悉乡村风光并体验农业文化的发展。在一年一度的园艺博览会的规划设计中也可展现乡村风光,原始的生态乡村风光点缀着棉花和树木等农产品。乡村情怀显得无比浓郁,那是古代诗人笔下的抒情,这样的诗可以使人们充满对乡村风景无休止的崇拜。设计师可专注展现乡村景观的区域元素,结合当地的历史和文化,人们才能深刻了解当地景观。
        2.5要兼具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在不同的地区,乡村景观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所以,对园林景观进行规划和设计时,一定要深入考察,把握整体性,使规划与设计与园林实际情况相适应,能够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尤其要对地形、水流等进行重点分析,所选择的乡村景观要适合,使二者能够自然融合,保证整体的协调性。设计人员还要对成本、效益给予高度重视,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将农村消费方式进行转变,设置农家乐、娱乐设施,又或者是风情餐馆等,与这样的元素进行结合,既可以满足现代市场发展需求和商业发展要求,满足现代人健身与娱乐的需求,让规划设计更具有观瞻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提高,将乡村景观纳入景观规划设计非常必要。通过引入乡村景观整合的概念和原则,进一步探索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的整合策略,保留乡村景观的历史特征,着眼于乡村景观的农业特征,将乡村景观充分纳入景观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可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同时实现经济和生态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常永平.刍议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J].绿色科技,2018(3):47-48.
[2]李佰林,刘艳秋.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融入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3):62.
[3]刘逸飘.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乡村景观的有效融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19):4382.
作者简介:孟勇,男,安徽阜阳人,助理工程师,硕士,单位:安徽省建筑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及理论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