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宋佳慧 邮编:230000
摘要:由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需要,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建造了城市,同时也破坏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了许多恶果,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书中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的确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效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都有了完全不同,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千真万确,城市人民受大自然的报复日趋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和各种有害气体大量增加,氧气不足、灰尘风沙、城市噪音不断增加、温度升高、城市环境、气候条件严重恶化。人们从“报复中醒悟过来”于是寻求解决上述环境问题的办法,从实践中认识到,城市绿化即是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又是美化环境的有效手段。于是近年来,城市绿化的生态学与园林美学(园林艺术)受到专家学者的重视。
关键词:城市绿化;生态学;园林艺术
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尤其当前我国各个地区都在大力建设园林城市。城市绿化工作不仅关系到城市的美观形象,还涉及居民的生活与健康,因此,做好城市绿化建设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城市绿化顾名思义就是对城市公园系统、道路景观以及绿地系统等进行统一的规划与管理,以改善城市环境的活动。随着生态理念的不断发展,城市绿化已经由过去单纯的文化休息、浏览观赏向集环境保护、园林艺术及生态平衡等方向去转化,因此,构建融合生态学和园林艺术的城市绿化体系成为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发展的重要举措。
1城市绿化生态学与园林艺术的内在关系
城市绿化生态学是人类经过长期的实践获悉的,随着城市绿化理念的不断发展,城市绿化生态学与园林艺术之间具有内在的关联性:首先,城市绿化生态学是园林艺术实现的关键因素。随着城市绿化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在城市绿化建设中虽然突出了园林艺术性,但过于突出绿化的高大上而忽视植被的自然生长特征,导致城市绿化建设效率低下。其次,园林艺术是城市绿化生态学的体现。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如果只注重植物的生态平衡,而忽视园林艺术,就不会创造具有欣赏性的景观色彩,不会给人以美的感受,达不到美化育人的目的。而基于园林艺术的城市绿化生态学可以将各种植物在尊重其基本生长规律的基础上,利用山水等创造手法,搭建空间环境,以此构建出能够吸引人、营造良好环境的城市绿化体系来。
总之,城市生态平衡和园林艺术主要都是通过城市绿化来实现的,两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又相互矛盾,支配着园林绿化的质量和水平。
.png)
2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中存在的不足
2.1设计风格上的不足之处
城市园林有区域特征,但现阶段在城市园林设计中逐渐改变了这种区域的风格,通过一些现代概念的整合,城市园林的功能越来越多,但也失去了其特征,设计者没有捕捉到城市居民的心理共鸣,设计风格上与城市规划有一定偏差,许多园林在风格设计中表现出大同小异的特征,在情感上与当地居民不一致。这是当前设计风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另外,设计风格不新颖,未能顺应时代发展以及变化的需要,大部分以设计师的主观想法为主,没有革新设计理念,甚至是抄袭其他城市的园林设计,没有与当地特色相结合,使外来游客和当地居民都会感觉到缺乏一定的新颖性。
2.2园林绿化管理的不足之处
城市园林建设的管理规划会影响现场工作的质量,如果不能有效协调,就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旧城区绿化工程很少,人口的密集程度也更加高,要提高该地区道路绿化率。但一些老城区的居民区管理机关资金不足,不重视区域内的绿化管理工作,导致绿化管理工作无法持续开展。城市的绿化工程达不到一定比例,必然会影响到综合环境。而且,城市园林管理工作和区域环境没有有效地融合,影响了植被的生长、发育,从而大大地降低了植被成活率,间接地提高了绿化建设成本,甚至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绿化工程的规模也在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管理需求越来越多,但相关绿化管理技术、保存方法并没有太大的改善。一些城市重视绿化管理工作,为了提高地区生态环境、生活环境的质量,投入了更多的能源、人力、物力、财力,但过分追求绿化管理工作的进展,相应的绿化管理设施不足,后续的绿化管理工作缺乏系统性,技术水平比较落后。极有可能出现绿化带中的草坪无人照料、杂草丛生的景象,从而使得城市园林观赏效果、生态功能等大幅下降。
2.3绿化施工的不足之处
城市建设发展初期,很多人没有考虑到园林建设问题。目前,大部分园林建设是直接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内重建。绿化工程不是一次完成的,而且建设周期比其他工程长,会造成各类影响到生态平衡的问题,如:产生大量垃圾、灰尘,噪音影响居民生活等。毫无疑问,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因此,如何处理好绿化建设前的这些问题,将影响降到最低,成为了绿化工程建设的一大难题。
3构建生态学与园林艺术融合城市绿化的对策
3.1坚持生态和谐理念,优化城市绿化方案
将生态理念融入城市绿化建设发展趋势。长期以来,在城市绿化建设中,森林进城、生态优先、生态园林得到普遍倡导,但是在实际绿色工程实体中却将生态优先置于虚化的概念性招牌,导致城市绿色的生态和谐发展没有落到实处。因此,在城市绿化建设中一方面要坚持生态和谐发展的理念,维护生态平衡发展。城市绿色建设强调园林设计,突出景观的多样性,尤其是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不断提高,城市在绿色建设中出现了过度追求园林景观而忽视生态平衡的现象。所以在具体的绿化建设中必须要考虑到区域生态的平衡性,避免因过度追求景观美而影响到当地的生态平衡。另一方面要优化城市绿地设计方案。在城市绿地设计中必须要体现出生态学与园林艺术的元素,既满足植物与环境在生态适应性上的统一,又要通过艺术构图原理,体现出植物个体及群体的形式美,以及人们在欣赏时所产生的意境美。
3.2文景相依,诗情画意,赋予人文气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向往一种诗情画意的生活状态,回归自然成为都市人缓解紧张工作压力的重要手段。园林艺术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在现代城市的绿化建设中必须要利用文景相依的手段赋予城市绿地人文气息:一是在植物景观的设计上要考虑到植被本身所代表的寓意。例如,在以军人为主体的公园设计中,可以通过构建松柏林的方式营造一种正义、公平的文化气息,松柏树代表一种保持本真、坚强不屈的品格,将公园文化景观与生态有机结合,突出表现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二是在绿化植被的选择上要考虑到植物的生长习性等,园林工作者应恰当地运用艺术手法,将丰富的苗木素材创作成景色优美、四季可观的园林画卷,满足人们欣赏美、体验美的需求。另外还可以在重地段设置城市地标或环境小品,突出城市的人文风貌。
结语
在生态和谐发展理念下,城市绿化建设工作必须要突出生态学与园林艺术学的融合发展,以生态学突出城市绿化的生态和谐性,以园林艺术彰显城市绿化的人文性、美观性,达到天人合一的效果,以此为群众构建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田健瑞.园林艺术在现代城市绿化中的应用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07):65.
[2]黄洁.生态园林式城市绿化设计与应用[J].现代园艺,2020,43(18):140-141.
[3]王立平.城市园林绿化工程的项目管理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42.
作者简介:宋佳慧(1993.10—)女,汉,山西平遥人,助理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单位: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城市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