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完善学校雷电防护

发表时间:2021/3/16   来源:《城市建设》2021年1月   作者:肖菲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校的规模不断的扩大,环境日益改善,师生寄宿人数越来越多,学校的防雷措施也日渐被人们所重视。本文简单地介绍一下现代学校如何完善直击雷防护的措施。

九江市气象局  肖菲  332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校的规模不断的扩大,环境日益改善,师生寄宿人数越来越多,学校的防雷措施也日渐被人们所重视。本文简单地介绍一下现代学校如何完善直击雷防护的措施。
关键词:学校防雷;直击雷防护;防雷安全管理
        引言
        雷电灾害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我国每年雷电灾害频发,对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尤其是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学校的规模不断的扩大,环境日益改善,师生寄宿人数越来越多,学校的防雷措施也日渐被人们所重视。
        一、现代学校的防雷措施
        在学校中主要需要进行直击雷防护的有:学校内的教学楼、宿舍楼、行政楼、旗杆、雕塑、亭台、路灯等建(构)筑物,建筑物楼面的金属物等。下面将在学校设计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隐患简单介绍一下。
        1、路灯的防雷措施
        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路灯架空线路逐渐转为地埋电缆线路,地埋线路要遵守建筑电气及施工规范施工。路灯防雷要确保路灯地脚栓可靠接地,当采用金属灯杆时,可直接利用灯杆自身作为接闪器和引下线;如果没有采用金属灯杆或金属灯杆保护范围不够,灯杆顶部应设避雷针,确保灯盘在保护范围之内,并设引下线可靠接至地网。设计接地电阻应不大于30Ω。
        2、校园运动设施的防雷措施
        现代校园都配有多种运动设施,如篮球场、足球场、机械运动设施、看台等,机械运动设施和看台须做好防直击雷的措施。如在较大型的学校中篮球场、足球场离建筑物较远,发生雷雨时人员不能及时到达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可在中间位置设置有防雷设施的亭台,以便师生在雷雨时暂时使用。
        3、学校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在学校中的所有建筑物都须有防直击雷的措施,特别在建筑物上的金属物体要与天面接闪器做等电位联接,如天面的广告牌、太阳能金属板、空调室外机等,有卫星接收器的须设在保护范围内。利用太阳能作为热水供应的宿舍,要注意在浴室做好等电位的联接。天线、电话线、电线等线路不可架空敷设,须埋地入室。学校游泳池也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做好等电位的联接。
        4、学校防雷设计中的缺陷
        在现有学校防雷设计中还是处于防护直击雷的设计阶段,对感应雷的设计缺乏统一有效的要求。但现代的学校都要求建立成为电子信息多样化的学校,通信网络系统、多媒体教学室、消防系统、保安系统等都离不开电子信息系统的建设,要保护好电子信息系统必须在设计中加强对电子设备的保护。在设计建筑时须为有电脑室等多功能室的教学楼做好总电位联结点(MEB)和局部等电位联结(LEB)的预留点,LEB应在每楼层做一个联结预留点,为以后的发展和改造做好准备。设计屏蔽和布线时,应考虑机房的屏蔽、设备的屏蔽和线路的屏蔽。在新建学校的设计前期有条件的学校应做好雷击损害风险的评估工作,为在学校的设计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使学校在使用中减少风险增加安全。
        二、建立学校防雷安全体系
        在学校管理体系中要建立健全防雷安全管理制度,学校应落实防雷责任人、防雷安全员。防雷减灾管理机构应通过组织防雷知识培训,让防雷责任人、防雷安全员了解雷电基本知识、防护措施、防雷相关法律法规,提高自避、自救、互救的能力和科学防雷、主动防雷的意识。



        1、要切实提高认识,进一步重视学校防雷安全工作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防雷安全工作,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观念和“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把构建和谐校园落实到抓好学校防雷安全工作的实际行动中。充分认识学校防雷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紧迫感。
        2、切实加强学校管理,消除安全隐患
        各级各类学校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落实好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防雷安全工作制度,强化学校管理,堵塞漏洞,坚决消除各种安全隐患; 根据防雷减灾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把防雷减灾工作纳入学校安全管理的重要内容, 建立健全防雷减灾责任制,做到任务逐级分解,责任层层落实。 气象主管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 加强协调,密切配合, 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监督各学校防雷安全各项制度的落实。
        3、依法做好学校防雷安全工作
        学校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必须在依法取得气象主管机构防雷装置设计审核核准书后方可开工建设,依法取得气象主管机构防雷装置竣工验收合格证书后方可投入使用。防雷装置必须由持有相应防雷工程专业资质的单位设计、施工。对已建或今后兴建的信息校园网,除完善防直击雷的基础上,还要完善防感应雷和雷电电磁脉冲装置,实施综合防御系统。对于已投入使用的防雷装置,必须由市气象主管机构颁发的防雷专业技术服务机构依法进行年度定期检测,以确保其发挥作用。未安装防雷装置或不符合防雷规范要求的,必须按规范要求进行整改。主动与教育管理部门做好与防雷检测机构的合作,做好每年一次的定期的检测工作。
        4、加强防雷安全宣传,雷电灾害应急处置与调查工作
        各学校采取具体措施,对本校师生进行防雷的安全教育。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培训教育活动,不断提高师生避险、自救、互救的能力,以及依法防雷、科学防雷、主动防雷的意识。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要督促学校进一步完善涉及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雷电灾害发生后,各学校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最短时间内做到组织领导到位、技术指导到位、物资资金到位、救援人员到位,确保高效妥善处置灾情。 各学校要建立健全雷电灾害报告制度,在遭受雷电灾害后应及时向当地教育局和气象局报告灾情,并积极配合气象局做好雷电灾害的调查、鉴定工作,分析雷电灾害事故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和措施。
        三、学校防雷安全常识
        6~8月为我市雷暴天气高发期,掌握一定的防雷知识,对保护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十分必要。下面针对各类学校,介绍一下防雷安全常识。
        1、雷雨天气前后,不得在教学楼或宿舍楼楼顶等高处逗留;立即停止赛跑、球类、游泳等户外活动;不要站在高烟囱、铁塔、电线杆、大树、旗杆等下面;应进入有可靠避雷装置的教室里。
        2、雷暴前后,应关好教室或宿舍门窗以防滚球雷;不得接近或触摸水管、暖气等金属管线及金属门窗、建筑物外墙等易导电的物体;不使用电话;远离防雷接地线及电器设备的地线。
        3、无感应雷防护措施的,应切断闭路电视、远程教育、程控电话、卫星接收等进入教室的信号线、电源线;微机室、语音室、多媒体教室等,必要时应暂停教学或考试。
        五、小结
        近年来,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学校的建设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大型的中小学校不断出现,学校的人数也不断增加,学校的环境也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变好。不少学校里出现了水池、雕塑、亭台、大树等大型景观,虽然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但如果没有做好防雷设施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只有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学校防雷安全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做到常抓不懈、警钟长鸣,才能真正建设平安校园。
参考文献:
[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GB50343-2004
作者简介:肖菲(1987.06),女,汉族,江西,本科,工程师,从事研究方向或职业:雷电防护。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