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并举,合理优化小学美术“欣赏•评述”课教学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袁霜
[导读] 欣赏评述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模块,对于启发和熏陶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思维,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都具有着积极的影响。在组织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欣赏评述环节进行规划设置,全面分析在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在具体的育人举措上进行合理优化。

袁霜    宜昌市夷陵区黄花镇张家口完全小学  443106
【摘要】欣赏评述是小学美术教学的重要模块,对于启发和熏陶学生形成良好的美术思维,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都具有着积极的影响。在组织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欣赏评述环节进行规划设置,全面分析在教学实践中所存在的问题,并在具体的育人举措上进行合理优化。
【关键词】小学美术;欣赏评述课;教学优化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67-01

        前言:作为重要的模块组成,欣赏评述所呈现的教学支撑作用十分显著。在开展教学期间,教师需要针对该模块进行合理优化,带领学生共同分析在欣赏评述环节所存在的实际问题,然后在具体的育人举措上进行优化探索,从而保证所营造的美术欣赏氛围更加优化,也能够让学生所具有的欣赏思维和综合学习能力都能够有所提升。
        一、小学美术欣赏评述课教学所呈现的问题分析
        欣赏评述在小学的美术课领域所发挥的教育促进功能十分显著,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意识,也能够有效训练和提升学生的审美思维。然而,通过对教学现状进行了解与分析,发现目前教师所组织的育人活动并不规范,可以说与素质课改所提出的新要求之间存在着一定差距。教师对于学生的审美意识发散缺乏正确的思想认识,所开展的教学活动并不规范、合理,所实施的授课模式比较局限和单一,导致所呈现的学习氛围比较枯燥,严重影响学生在欣赏述评中的综合表现。所以,在确定问题之后,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欣赏思维与评述能力有效建设要求,在具体的育人举措上进行创新,让小学阶段的欣赏评述课堂更加高效。
        二、小学美术欣赏评述课教学优化举措分析
        (一)发掘美术文化资源
        对于小学生来讲,拥有丰富的文化支撑是促进其规范进行作品欣赏与评述的重要载体。因此,在组织教学期间则可以就具体的美术资源进行有效发掘,进一步完善课程中的内容体系,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掌握丰富的文化观念,实现学生艺术思维和审美能力的有效提升。比如说,在“图形拼接”教学时,则可以借助多种载体就具体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搜集和整理,比如说搜集趣味的美术资源,如关于图形拼接的艺术表现形式,或者从现实生活中发掘实物素材,在课上有效展示,让学生在观察中进行有效思考,分析其中所蕴含的艺术内涵,让学生能够对具体的艺术文化形成准确的思想认知。



        (二)创设美术赏析情境
        在教学时,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情境设置上进行合理规范,让学生能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感受美术学习的氛围,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实现美术思维和逻辑意识的有效启蒙和开发。为了更好的设置情境,教师需要侧重于对具体的教育载体进行有效革新。要加强现代化载体的有效发掘,在此基础上合理设置多媒体的情境,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自主赏析,从而让学生的美术思维意识得到训练,也能够让学生在直观体验的的过程中更好的总结评述的观点,从而保证言之有物,让学生的评述更加精准。比如说在进行“四格画”授课时,则可以合理设置情境,引发学生进行有效思考。引导学生对具体的美术作品进行分析,并组织语言讨论该种艺术形式所具有的特点,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认知与感悟。
        (三)开展合作赏析评述活动
        在欣赏与评述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在具体的学习方式上进行创新。关注合作思想在整个教育活动中的深入贯彻,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总结在美术赏析中的学习经验,从而保证学生在美术欣赏课堂上的学习表现更加规范。比如说,在进行“花手帕”教学的过程中,则可以规范设置合作赏析活动。引导学生在小组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探索与分析,从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不仅如此,在进行赏析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总结学习经验,就具体的欣赏体会进行互动,通过语言组织与有效归纳进行合理评述,这样能够保障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有效评述加深对美术知识的认知,保证学生对作品的认知更具有层次性,让学生的美术学习具有较强的时效性。
        (四)拓展课外欣赏评述训练
        在教学时,教师需要积极拓展课外训练活动,针对具体的评述学习目标进行规划。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空间,并在接受训练的过程中,实现学生想象思维和综合理解能力的有效训练。也可以让学生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自主组织语言进行有效评述,通过互动与分享的方式探索美术作品所具有的内在文化底蕴,从而进一步丰富学生在美术领域的知识储备。比如说,在进行《趣味动漫》教学时,则可以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自主发掘趣味的动漫形象,然后以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有效的分析,发掘其中所蕴含的美学要素,探索具体的美学特征,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加全面的美术知识储备,从而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艺术素养,根据自身的认知储备进行趣味动漫形象的自主设计与创新。
        结论:依前所述,在美术课上,教师要关注学生美术思维有效发散,针对欣赏评述环节进行优化设计。全面分析当前在教学实施中的不良现状表现,确定具体的问题,之后在具体的教法上进行优化调整。要针对具体的美术资源进行有效发掘,合理的设置赏析情境,组织学生积极有效的参与到合作赏析与评述活动当中,并加强课外拓展训练,这样能够让学生掌握丰富的美术知识储备,让学生的艺术素养受到良好的熏陶与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玉梅.欣赏教学在小学美术课堂中的应用探讨[J].华夏教师,2019(32):71-72.
[2]孟建红.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新通信,2019,21(18):178.
[3]严韵.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欣赏教学新探索[J].美术教育研究,2019(16):132-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