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经典:让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生根发芽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2期   作者:朱薇娜
[导读]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对人民的精神家园的建设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作为传统文化传承载体的语文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想要国家更加富强的话,国家就必须使得传统文化得到传承。而想要让我国传统文化得到广泛传承的其中一种有效方法其实就是: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让传统文化深入每一个小学生的内心。如此一来,除了可以广泛传承传统文化之外,对于小学生们的语文素养的提高也起着极大的

朱薇娜    常熟市报慈小学
【摘要】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对人民的精神家园的建设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而作为传统文化传承载体的语文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想要国家更加富强的话,国家就必须使得传统文化得到传承。而想要让我国传统文化得到广泛传承的其中一种有效方法其实就是: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让传统文化深入每一个小学生的内心。如此一来,除了可以广泛传承传统文化之外,对于小学生们的语文素养的提高也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传统文化  语文课堂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3-070-02

        中国是一个具有千年文化传承的文化强国,我国的传统文化不仅影响着本国国民,而且对世界人民也产生着不小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之间的碰撞融合,使得我国的传统文化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如今许多国人开始逐渐欣赏外来文化,逐渐开始摒弃我国的传统文化,因此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已经迫在眉睫了。在小学语文部编教材中更是注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让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孩子幼小的心中,随之生根发芽。
        一、明析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夯实语文核心素养
        语文学科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当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时,小学生们在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时,不仅仅是在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而且学生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还学到了许多教材中未出现的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扩展他们的知识水平,甚至于对学生们的语文素养也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六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整个单元都是围绕中国传统文化开展教学,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沈从文的《腊八粥》……教学这些课文,除了和孩子重点品析语言,分清内容主次,体会作者如何详写主要部分之外,教学时渗透传统文化习俗,让孩子明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使得学生们爱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内心的自豪感,进而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培育学生健康品性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不仅仅是因为此时是学生们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还是学生们价值观与人生观形成的时期,同样也是学生们增长知识为今后的学习打牢基础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把握好这个时期,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以此提升学生们的文化素质,进而使得学生们的品行得到规范,让他们成为高尚且有能力的人。在我国古代一直流行着一种君子之风,人们将儒家学派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至理名言,修身历来被放在第一位。如:报慈小学就利用校本的特色教材《旧山楼特色文化建设研究》,研究“旧山楼”文化溯源,研究“旧山楼”文化开发等。以旧山楼中的藏书、经典诗句等为研习对象,传承经典文化,学习旧山精神,增强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目前,由于中外文化的冲突碰撞与融合,加之外来文化的新颖,我国有不少人变得崇洋媚外,这就使得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教育部决定从娃娃抓起,让他们热爱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让他们愿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成为龙的传人。在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渗透传统文化的行为,使得学生们爱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学校元宵,举行“旧山楼元宵灯会”,老师、家长、孩子一起赏灯猜谜;举行“旧山楼中秋诗会”,对月吟咏,寻觅诗的意境;举行“旧山楼端午粽会”,在粽子的牵引下,追寻诗歌的源头,感念屈原的伟岸人格。孩子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使得社会各层面也开始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而更好地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四)增强学生爱国情感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们拥有民族认同感与爱国精神的重要原因。倘若一个国家失去了它的传统文化的话,那这个国家的国民对于国家的认同感会非常低,人民没有爱国情,缺少民族的脊梁,人民显得非常软弱。


因而,我国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因为传统文化中有着大量的爱国内容,数不胜数的爱国言语被流传了下来,这些爱国作品会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爱国之情,让他们的民族认同感得以提升。语文实践活动课上,我也会跟孩子们开展各种形式的论英雄任务,让经典永流传。如:讲古今英雄故事,找寻经典诗文中的英雄……运用演颂唱等形式让孩子浸润在传统文化中,感动于英雄人物的高尚品德,激发浓浓的爱国情,并内化为行动去努力学习,立下报效祖国的大志。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
        (一)熟读经典:让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生根
        时代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唯有人们紧跟时代的步伐,才不会被时代所淘汰。如今,分数早已经不是衡量学生优秀的唯一标准了,现在人们希望学生成为全能型人才而不再是那种只知道死读书的书呆子。现在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可以归咎为文化竞争,唯有我国的文化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传承与发扬,我国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而传承传统文化的关键就在于要让人们认可传统文化,这种认可是需要从小就开始进行培养的,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时,不要只关注那些考试会考到的内容,要多关注那些真正对学生成长有利的内容。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所渗透的传统文化,在考试是不一定会考到,然而这些文化确实是对学生成长有利的,可以让学生们素质的得到提高,变成社会真正需要的人而不只是书呆子。
        当常熟市“大阅读”活动如火如荼地在各校开展着,我会带着我班的孩子在旧山楼里,听着悠悠琴声,伴着阵阵花香,抱鹤亭边,一卷廊内,他们或静静沉思,遨游于书海之中;或三五成群,席地而坐,互享书中趣事;或结伴同行,正好的时间,正好的地方,和正好的你,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在旧山楼回荡。
        (二)诵读经典:让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发芽
        我国的诗词歌赋举世闻名,他们所展现的已经令人流连忘返。对于这些优美的诗词,如果非要死记硬背的话,学生们就不会真正欣赏到它们的美了。对于这些诗词歌赋,可以让学生们以诵读的方式进行学习,让学生们在诵读的过程中体会到诗歌的意境美,进而培养学生们的文化素养。如果只是死记硬背的话,学生们只会将这些诗词歌赋看作是字的累积,而非是一篇文章,如此一来,他们的文化素养又怎么会得到提升呢?小学生们的知识储备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比较差的,如果没有教师们的引导的话,学生们一定只会死记硬背文章,而不是对文章进行赏析。所以教师们要引导学生们结合现实生活对诗歌进行赏析与诵读,进而加深他们对诗歌文章的理解。例如,我会利用班队课,让孩子们来个诗词大会,从大漠孤烟塞北,到杏花春雨江南;从山水田园牧歌,到金戈铁马阳关。孩子们在吟诵着千古绝句,也在品味着人生百态。古典诗词的铿锵音韵在耳边回响,心头荡漾,让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旧山学子的心田。开拓创新,传承文明,把中华古典诗词发扬光大,让我们把古典诗词诵读融入每一天,展翅高歌飞向未来。也会根据学校的校本文化 “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诵读《旧山楼三字韵歌》,学习他们的知识学问,学习他们的民族气节,学习传统文化的底蕴。
        (三)再现经典:让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茁壮成长
        现在社会正处于信息时代,科技迅速发展,各种新型数字设备不断出现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教育教学领域。传统教学模式下,小学语文教师所采取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小学生们的课堂参与感非常低,所以课堂教学效率也就非常低。而随着多媒体设备的普及,教师们的教学模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老师们愈发热爱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了,如此一来,课堂教学效率就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现如今小学语文教师想要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的话,多媒体设备无疑是一种极好的辅助工具了。例如:小学语文教师们在进行诗歌学习时可以为学生们放映可以展现诗歌内容的视频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进行诗歌内容的理解,除此之外,语文教师们也可以在课余时间为学生们放映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影片,让学生们更加热爱传统文化,进而可以更好地传承传统文化。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发展需求,精心选择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环节,采取多元教学手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语文教学活动,同时将中华传统化浸润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构建与时代接轨的课程体系,让传统文化焕发出新时代的气息和魅力,让学生置身于历史与未来的交汇处,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实现知识与能力全方位的提升,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孙萌遥.浅谈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渗透[J].东西南北:教育,2020(9):0170-0170.
[2]于林珍.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中华少年.科学家,2016(31):17-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