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0年22期   作者:贾琳琳
[导读] 随着新时代进一步发展,建筑工程项目随之变得越来越多
        贾琳琳
        平阴县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站  山东省济南市  250400
        摘要:随着新时代进一步发展,建筑工程项目随之变得越来越多。由于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与人们的生命安全有着直接的影响。所以人们随之对建筑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质量方面。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之一。由于混凝土材料自身的性能决定着建筑工程建设的最终质量。所以为保证建筑工程最终的施工质量,就必须提高混凝土材料的性能,除了需要做好相应的检验工作之外,还应对干扰混凝土建筑材料性能的各因素进行严格的控制。与此同时,本文也将通过对该内容的深入分析,为今后我国建筑工程的全面发展做好铺垫。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质量控制
        引言: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建筑材料包含的内容主要有泥浆、水、集料以及掺合物等。这些材料根据标准比例配制,通过振捣,灌注,养护等诸多工序将成为一种强度较高的无机复合原料。通常被人称之为人工石材。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因混凝土构造通常有着较高的耐久性与强度,所以混凝土被广泛应用到了建筑工程中,并成为了最常见的一种工程结构。应用混凝土建筑材料时应注意,要想提高混凝土建筑材料性能,有关人员不仅需要做好材料试验检测工作,而且需对有关质量进行严格控制。针对该类容,本文首先将对混凝土检测的意义进行分析,然后指出试验检测要点,最后给出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1.混凝土试验检测的意义
        通过实践可知,试验检测混凝土的意义主要可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能够实现对混凝土质量水平的全方面检测,并对混凝土的质量评定等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保证不管是建设工程应用环节,还是混凝土保管环节都具备一定的合理性,最终让建筑工程中应用的混凝土材料符合规定标准要求[1]。其次,能够实现对工程项目造价的有效控制。比如:通过对混凝土建筑材料的试验检测能够让混凝土中的各材料配比更佳,进而起到节约施工成本的目的。最后,能够避免各安全事故发生。就建筑工程而言,其在竣工阶段主要是通过对混凝土以及其他工程进行监测来完成工程的质量验收环节,所以对工程质量等级的整体评价通常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2.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要点
        (1)耐压性。耐压性作为试验检测混凝土建筑材料不可忽视的一直部分,要想保证混凝土在具备较好持久性的同时,拥有一定的可靠性,首先需要做的就是保证混凝土建筑材料的耐压性。在耐压性的试验检测上通常有很多方法可实现,而不同的试验检测方式所体现出的效果是不同的。常见的检测方式主要有两种,其分别是:钻芯法与回弹法。其中钻芯法是众多检测方式中进度最好的一种,但该方法的应用却会给混凝土建筑材料构件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12]。而回弹法虽然是检测效率最大的一种方法,但不可否认其检验的精确度并没有钻芯法高。可见,不同的检测方式均由其独特的优势,同时也伴随着些许弊端,对此,在实际检验的过程中,检测人员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择。(2)紧密性。通常情况下,混凝土建筑材料的承重能力都取决于混凝土建筑材料的紧密性。如果混凝土的承载性能无法满足规定的标准需求,那么这必将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性,严重的话还会带来一系列的安全问题。对此,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另一个试验检测要点为紧密性。在紧密性的检测上常用检测方法有三种。第一种,弹性波检测。当声波与检测有问题的材料发生碰撞时,声波将发生改变。第二种,热图无损检测。

该检测方式包含的内容较多,主要有物理、化学以及电子等,属于一种全新的检测方式。第三种,电磁波检验法。该检测方法主要为利用电磁波检测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内部情况[3]。当电磁波和混凝土建筑材料不足之处发生碰撞时,电磁波将会改变速度与反射。(3)混凝土当中的钢筋腐蚀度。钢筋的腐蚀程度同样是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在钢筋腐蚀检测上可采用半电池电位这一检测方法,将腐蚀检测仪连接到待检测钢筋与铜之间,通过对检测仪的应用判断出混凝土当中的钢筋是否出现问题[4]。
3.混凝土建筑材料质量控制措施
        为保证建筑工程最终的建设质量,除了需要清楚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的要点之外,还应做好有关质量控制。具体控制措施如下:(1)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在施工中只有拥有了一套健全且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才能在最大限度上保证各施工环节出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妥善解决,才能让后续工作得到顺利开展。与此同时,也只有拥有了健全的监督体系,有关工作才能得到顺利开展,如果监督体系出现了问题,工作的开展势必会受到阻碍。检测人员没有操作依据,出现问题的时候无章可循,长期以往投机取巧以及偷工减料等负面问题势必将显露出来,导致监测结果根本没有办法体现出混凝土质量的优劣,检测工作也不具备意义。对此,要想保证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必须完善质量检测体系。当然,还应适当强化审查力度,保证质量的安全性,推动工程的顺利实施[5]。(2)重视水灰比的科学设置。在水灰比的设置上可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需要明确水泥的用量。在混凝土原材料的制作上,水泥用量的明确极为重要。之所以这样说,其原因主要在于水泥的用量对骨料和水泥胶砂之间的粘结力有着直接的影响。如果要想提高砂浆当中的胶质材料占据比例,就必须提高水泥用量。但同样需注意水泥用量不能太高,只有这样才能防止水热化现象产生,避免混凝土部件出现收缩问题。其次,需要明确搅拌的用水量。严格按照规定的要求运算混凝土搅拌的用水量。如果混凝土里面加入了部分添加剂,则需按照添加剂的减水率来运算降水量,去除这部分水量之后就可获得混凝土搅拌的用水量。在此过程中需注意的是:做好各检测工作,保准添加剂减水率计算的准确性。最后,确定水灰比。在混凝土水灰比的确定上需要先统计研究的检验资料,然后在该基础上明确混凝土强度和水灰比之间的关系,最终求出和混凝土配比强度相符合的水灰比。在混凝土强度的检验上,若需要应用到不同的水灰比,那么就需要选择其中一个为基准水灰比,其它水灰比则需在该基准前下降零点零二。(3)严格控制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在符合泵送的条件下,严格管理混凝土的坍塌度,进而减小其收缩的变化程度;可在混凝土中添加高效的降水计代替水泥,降低水化热现象;应用高等级的粗骨料完成混凝土配比,进而降低水泥用量[6]。
结束语:总而言之,随着建筑工程项目数量的日益增多,人们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的要求随之变得越来越高。由上述分析可知,混凝土建筑材料对工程项目最终的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提高混凝土建筑材料性能迫在眉睫。而要想做到这点除了需要做好材料试验检测,清楚检测要点外,还应从质量检测体系的完善以及混凝土收缩变形的控制等方面着手,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参考文献:
[1]吴燕.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J].大众标准化,2020(22):255-256.
[2]童芸芸,郑逸杨,叶良,余辉,马梁梁.对近现代钢筋混凝土建筑文物修复材料的试验研究——以浙江省磐安县道德桥为例[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20,32(03):216-221+231.
[3]于跃,浦垚.无损检测技术在混凝土建筑工程交工验收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0):190-191.
[4]李晓彦.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J].建材与装饰,2019(35):56-57.
[5]白玉瑾.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控制措施分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12):492+494.
[6]杨文芳.混凝土建筑材料试验检测及相关质量控制[J].智能城市,2018,4(18):99-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