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铁乘务管理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0年22期   作者:刘维维
[导读] 根据目前的地铁运营数据,86%的地铁事故与人为因素有关,
        刘维维
        西安市轨道交通集团公司运营分公司,陕西 西安 710016
        摘要:根据目前的地铁运营数据,86%的地铁事故与人为因素有关,因此司机的技能水平和安全意识有待提高。因此,应该对地铁司机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他们内心对工作职责的重视和心理的自我调节,使他们跑得更好。在分析地铁乘务管理中开展司机职业培训和标准化操作重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地铁司机驾驶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的控制,提出了提高地铁司机安全管理的措施,以使地铁实现更安全的运营。
        关键词:地铁乘务;地铁司机;管理工作;安全措施;
        目前,各大城市呈现着蓬勃发展趋势,地铁是大城市进行交通运输的一项关键建设,需要对其安全运行进行高度关注,以此保障地铁乘务工作开展的安全性。地铁司机为地铁运行中比较关键的因素,是行车安全的关键执行者,其安全工作的意识影响着地铁运行的最终成果。
        一、司机业务培训和标准化作业的重要性
        据统计数据,有85%的地铁事故都与人的因素有关,地铁司机作为地铁列车运行的驾驶者,其技能水平、对岗位责任的重视程度、安全意识的高低、心理压力的自我调节对地铁的安全运营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标准化作业将以上几个条件进行了融合,才能为地铁安全运营构筑一道安全防线。
        1.地铁司机业务的标准化和事故案例分析培训相结合提高司机标准化作业的执行力。司机行车和排故业务的持续培训,每名司机的行车水平和排故能力严格来说是参差不齐,对每名司机建立业务档案,这份档案并不只是看那一名司机出过什么事或者说那件事处理得好,而是从每名司机行车工作小节的把控上和在业务的相互交流上表露出的差距来寻找司机的优缺点,对司机的缺点要一对一的进行辅导和针对性的培训。对业务尖子有针对性的进行培养和鼓励,使他们在班组里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另外业务培训和往年事故、事件案例分析(正反两方面)相结合。重点分析“人的因素”在事件发生、处理过程中所占的安全比例,并将当事人处理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并宣贯。另外要求地铁司机在不断学习的基础之上,坚持以各项规章制度为依据,做好各项应急演练和培训工作,增强司机对于突发性事件的应变能力,因此防止和减少行车中的事故发生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努力提高地铁司机在意外事件时候的应变能力。
        2.在管理时对司机的工作责任心和工作表现要量化和指标化管理。要想做到品质化、科学化管理,首先要把工作做细,从司机管理工作的细微处入手,真正做到防微杜渐。在司机日常管理和行车安全管理做到以下几个方面:要求每一名司机的仪容仪表做到“在岗1分钟,整齐60秒”;要求每一名司机通过经验的积累增强自信心和安全意识,杜绝由于个人原因导致的行车问题;要求每一名司机要熟知常见的车辆故障现象,找准和说清故障点,熟记排故流程。通过司机标准化作业的培训使司机能严格按照标准去执行,才能对地铁运营周期的稳定性提供了安全保障。
        3.保证地铁运行作业程序的准确执行。地铁的运行要求是严格按照列车运行图行车,司机要严格按照时刻表准点运行,如果司机不按要求执行,开车走神、驾驶过程中精神不集中、不能加强瞭望,不能对道岔、信号、进路做好确认等,都会将安全隐患和风险发展成为安全事故,所以说,司机的标准化作业和较强的执行力才能保证地铁运营生产的安全,才能保障乘客的安全,为乘客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二、对地铁司机行车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控制
        1.认知对司机开展心理疏导呈现的重要性。在地铁运行过程中,司机是处于枯燥和严要求的环境中,需要对整体列车的运行安全负责,导致其在工作中出现比较严重的安全运行压力。

如果车辆是在运行初期,司机对地铁车辆没有形成较高的磨合,信号防护系统在运行中存在不稳定现象,这样就会对司机的心理素养以及运行技能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司机不能对自我进行较高的调节,会让这种紧张情绪带入日常生活中,出现一种恶性的思想负担循环。所以开展地铁乘务管理时候,要认知对司机开展心理疏导呈现的重要性,做好司机的心理教育。
        2.强化司机对行车安全的意识认知。在强化司机对行车安全的意识认知过程中,首先要强化其行车安全该种思想认知,让司机明白在地铁管理中其岗位呈现的作用和重要性。地铁实现行车的安全不仅是对出行人员的一种安全保护,同时也是对国家财产的一项保障,在工作中要时刻认知安全运行的意义,树立安全行车的认知。其次,应该让司机形成较高的服务意识。地铁和其他城市交通工具比较而言,具有更加舒适和快捷的优势,其运行状态和城市交通以及市民出行有着直接影响,应该在实现安全行车的同时,提升服务质量。
        三、地铁司机安全性管理的措施
        1.提高乘务各级管理人员的执行力从而提高司机的执行力。技术管理、车队长、兼职安全员作为乘务专业的基层管理人员,他们的执行力直接影响着司机的执行力。每名司机会以他们的工作表现为镜子和标尺。乘务专业技术管理要积极主动研究和总结行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为司机提供技术分析和支持。兼职安全员、应急指挥人员在具备扎实的车辆理论和排故技术基础上要做到“三勤”即手勤、眼勤、嘴勤。手勤就是及时准确记录正线反馈的信息,做到有反馈,有记录,有落实,有宣贯;眼勤指运转要实时关注ATS上各车辆动态和信号显示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醒;嘴勤是指在恶劣天气及正线发生故障或者突发情况时运转要第一时间给予提醒、支持和指导,提示安全控制点,不能等待司机询问后再支持。车队长在运转三勤的基础上再加上腿勤,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司机的偶然性违规,才能杜绝其演变成习惯性违章。各级管理人员的执行力落地才能使得乘务专业的管理形成横管到边,竖管到底,专管成线,群管成网的管理闭环。
        2.强化风险意识,杜绝司机的习惯性违章。首先在司机的培训中要强化司机的风险意识,使司机充分认识到安全风险和标准化作业的关系,司机的标准化作业执行的越好,安全风险就会越低。另外加强司机应急应变处理能力培训,经常性的组织开展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演练。地铁单位要根据不同的突发情况制定各种应急处理预案,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实操演练和培训,帮助司机能够熟练掌握各种突发事件的处理技巧,提升司机应急处置能力,提高司机面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素质。另外在日常作业中要杜绝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存在着由师传徒,由甲及乙,侥幸变“经验”等特点,其特有的隐蔽性往往不被人们所认识。它的发生也是有多方面因素引起的,但归根到底是安全行车意识淡薄、监督管理不到位等原因造成,归纳起来就是心存侥幸的思想,急功近利的思想和盲目无知的思想。杜绝习惯性违章首先要对身边的违章现象进行深刻的挖掘分析和反醒,同时对由于习惯性违章而引发的安全事件进行分析,经常性的进行重温教育,找出原因,提高意识,将习惯性违章从内心进行彻底的根除,习惯性违章是事故的温床,虽然习惯性违章不一定会造成事故,但事故大多是习惯性违章的后果,并且在一次事故中往往存在着多项习惯性违章。因此,我们必须要让司机认识到习惯性违章的危害性,自觉地与习惯性违章作斗争,逐步消除产生、蔓延习惯性违章的土壤和条件,增强安全责任感来确保运营工作的安全稳定,同时要求司机始终坚持标准化作业,提高工作的执行力,才能杜绝习惯性违章。
        总之,城市化的发展和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地铁越来越成为人们出行的首选方式,地铁司机岗位在轨道交通运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司机岗位的社会责任更加重大,培训的时间周期,岗位人员的配比成了目前的工作的重点,因此更应该正确的分析地铁司机岗位的意义。对其人员的配置提出更为合理的模式,对司机的管理提出更加科学的方法以适应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李小蓓.基于G1法的地铁司机驾驶疲劳因子分析.2018.
        [2]方明成,关于地铁乘务管理的思考研究.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