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

发表时间:2021/3/10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32期   作者:于学连 崔红玉
[导读] 安全问题事关幼儿的身心健康而成长发展,是幼儿园教育领域一切工作的重点与核心。
        于学连  崔红玉
        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实验小学 山东省淄博市 256300
        摘要:安全问题事关幼儿的身心健康而成长发展,是幼儿园教育领域一切工作的重点与核心。只有孩子的安全能够得到保证,其他教育活动的开展与落实方可有序推进。因此,教师在落实幼儿教育指导与活动开展中,应该将安全教育置于全新高度,借助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隐患预防知识的渗透、基本安全技能的培养等,使正处于身心成长期的每一个幼儿形成基本的安全意识,具备一定的隐患防控技能,掌握丰富的自救自护知识,在遇到意外事件、突发情况时能够从容应对、科学处理、合理化解。同时,为了切实提升幼儿园安全教育的科学性、有效性、针对性、教师在落实安全教育与技能培养时,应该以幼儿认知特性与身心实际为基础,将诸多可以被幼儿深入理解、全面践行的安全教育资源、素材、活动等引入幼儿园安全教育领域,并给予每一个幼儿更多亲身实践、参与感知、体验探究的机会,带动孩子们在丰富、多元、宽泛的安全教育活动驱动下提升幼儿的安全意识,增强幼儿的应对能力。
关键词:浅谈;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有效途径
        很多幼儿在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之前,并未接受过比较系统、正规、基本的安全教育,以致大多数孩子的安全意识比较匮乏。而在幼儿成长、生活、学习、活动的各个层面,一些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安全因素却随处存在。尤其是一些突发性、偶然性、随机性安全问题的暴露,将会对幼儿生命健康与身心发展产生诸多无可挽回的严重损失。这使得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但是,由于幼儿的生活经验不足、理解能力欠缺,如果只是按部就班开展安全教育,通过直接讲授或者强制要求落实安全教育指导,势必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取得较好效果。因此,为了实现对于幼儿园安全教育路径的拓展、措施的优化、方式的变革、措施的创新,教师在开展幼儿园安全教育时,必须从幼儿身心实际与认知特性出发,将一些与幼儿发展需要相契合的直观性、多元性、丰富性、趣味性教育素材与活动渗透至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方方面面,让幼儿在认识上获得提升、行动上深度践行、思想上引起重视,为确保幼儿园安全教育效能提升而给予保证,提供助力。
        一、创设教育情境,优化安全教育模式
        由于幼儿的好奇心较强,以致教师在开展安全教育时,如果单纯借助说教或者强制的方式提出要求,势必会激发幼儿的抵触情绪,安全教育的效果自然不够理想。但是,如果结合教育内容,创设一些辅助性教育情境,则会帮助幼儿在更为深入的认知刺激下认识到遵守安全规范的重要性,自会在一些生活细节中有意规范自身的行为、表现,安全教育的目标自会于无形之间高效达成。例如,在开展手工制作教学时,教师如果一昧强调不要随便使用剪刀,这样会伤害自己,弄坏物品,一些幼儿往往会有意去尝试,结果不小心弄破了自己的手指,甚至剪坏了自己的衣物。而此时,教师如果引入一些辅助性动画,让幼儿在观摩动画中认识到不规范使用剪刀所引发的伤害,在一些“触目惊心”的情境刺激下引起其警示,预期的教育目标自会实现。又如,在开展交通安全教育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而引发的伤害事故,并讲述一些与遵守交通规则有关的故事,再将幼儿带到十字路口,组织其认识到按照红绿灯指引有序过马路的作用,自会使幼儿在意识上获得提升,安全教育的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二、结合日常生活,拓宽安全教育路径
        将安全教育渗透于幼儿日常生活领域,可以使幼儿在更为直观、生动、鲜活的教育实践中认识到培养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为确保安全教育效能凸显而给予保证。因此,教师在落实幼儿安全教育时,应该以幼儿日常生活为辅助,加强对安全常识、安全意识、安全技能的培养。

并结合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对一些生活细节予以强调、指导、引领,在幼儿出现意外、遇到问题时及时提醒,以规范幼儿的行为与表现,提升安全教育的针对性。例如,在幼儿踢足球时,教师应该告诉幼儿怎样踢球最安全,并在幼儿遇到轻微伤害时告诉其应该如何开展应急处理,避免伤势恶化。又如,在幼儿上下楼梯时,教师应该提醒幼儿靠右行,不能拥挤,不要打闹,不可追逐,使幼儿在日常的点点滴滴引导与教育中形成安全意识。
        三、融入游戏引领,提升安全教育效能
        为了切实提升安全教育的有效性,教师应该以幼儿身心特性为基础,将蕴含安全教育内容的游戏素材、资源、活动融合至幼儿安全教育的各个层面,使幼儿在玩游戏中获得安全能力的提升。同时,教师还可以有意设置一些事故情境,组织幼儿置身其中,观察幼儿表现与反应,观察幼儿会如何处理?如何应对?如何思考?让幼儿在处理事故之中锻炼其自救、自护能力。例如,教师在完成《小兔子乖乖》故事讲述后,可以组织幼儿扮演大灰狼与小兔子,根据幼儿在应对过程中的表现与反应,开展安全常识教育。随后,教师可以再次引入现实情境:假如明明的爸爸妈妈都外出了,这时有陌生人来敲门,自称是物业工作人员,要求明明开门,对此,明明该如何应对?让孩子们在交流、分享应对方式的过程中开展对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另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安全演练的方式,将幼儿置于“危险”场景,以激发幼儿的自救意识。在消防演练中模拟火灾场景,激发幼儿在火灾危险中的自救、自护意识,教育基本的安全常识;在地震防控演练中,帮助幼儿培养一些常规性、基本性安全应对能力,使幼儿园安全教育的内涵得以彻底延伸、拓展。
        四、家园共育实现安全教育合力
        幼儿安全教育只是依靠幼儿园或者家庭教育是远远无法实现的。家庭的支持和配合,是引导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前提。幼儿教育的相关指导要求,也明确指出了家庭是幼儿成长的重要参与者,幼儿园需要通过家长会、讲座、培训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家长宣传幼儿自我保护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并且将交通安全、家庭安全、路途安全等相关的实际案例展示给家长,指导家庭做好安全教育。通过家园合作,转变家长观念,使家长明白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并积极的参与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
        五、结论
        总之,幼儿园安全教育的落实与开展,是新时代幼儿园教育中必须深度践行的主要教育项目之一,其教育效能与质量,也直接影响着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安全技能的形成、自我发展的实现。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儿园安全教育实践时,应该从幼儿认知实际出发,对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活动的科学选择,灵活应用,给予每一个幼儿更多实践、参与、感知、体验的机会与空间,并将安全教育科学渗透至幼儿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让幼儿在多元驱动与丰富引领下逐步形成一些最基本的安全意识,掌握诸多有效性安全技能。使安全教育更好服务于幼儿健康成长,快乐学习,实现自我。
参考文献:
        [1]刘耘昭.浅谈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J].当代家庭教育,2019(09):40.
        [2]戚菊兰.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略谈[J].课程教育研究,2018(43):29.
        [3]何玉芹.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探讨[J].考试周刊,2016(09):186.
        [4]陈霜.谈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J].新课程(上),2015(05):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