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巍
利辛县水利局规划设计室 安徽利辛 236700
摘要:水利水电工程是国家的基础建设,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施工质量是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对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有重大的意义。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工作,是保障工程施工质量重要措施之一。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问题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作为影响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同时也影响着整个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质量目标以及社会经济效益、投资效益的实现。为了减少施工质量等因素对工程项目造成的不利影响,在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内容及其发展现状进行分析阐述的前提下,提出有效的实施路径以全面保障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质量,推动水利水电事业实现高水平、高质量发展。
1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的特征
当前,我国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对于工程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具备较强的适应性和经济性,以保证工程外观的美观性。为充分保证相关目标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实现,应加强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通过科学、合理的工程管理,减少工程施工中安全事故问题。加强对工程施工环节的监督管理工作,提升施工操作的规范性,保障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效率与质量的有效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管理过程中,有两个主要特征:其一,工程中相应的管理对象具有一定的动态性特征,由于投资的多样化,工程类型不同,相应的投资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不同环境下水利水电工程对质量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异,使工程管理存在一定的动态性特征,需要结合工程具体实际来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其二,水利水电工程管理目标有较强的综合性特征,其主要原因在于水利水电工程的规模较大,因此,影响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在工程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结合工程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处理可能发生各种问题,相应的处理方案制定应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有效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2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的现存问题
2.1施工管理方案不够科学
众所周知,想要保证施工项目管理工作有序进行,那么一定要拥有较为科学的施工管理方案。就现阶段而言,我国很多施工的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重视这一方面的问题,施工管理工作没有办法达到最佳的状态。甚至有许多施工企业在现场材料监管上也不够重视,导致监管的体系出现问题,而这些正是阻碍我国房产项目管理工作进行的因素之一。
2.2建筑施工项目的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而当前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很多施工管理人员和监理存在很大的认知不足问题。对于质量管理认知不足,往往存在着照本宣科,注重流程的弊病。对于整个施工的质量认知不够深刻。认为按照规定就是保证了施工的质量,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不同的场地往往存在着不一样的问题。因此创新管理不足也是一大需要思考解决的问题。
2.3材料与设备管理制度不完善
水利水电工程的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施工材料和机器设备,确保工程的顺利开展。相关施工材料与机器设备在施工应用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的使用方法和条件有序开展施工,保障工程的有序推进,最终按期完成工程任务。从工程实际情况看,很多水利水电工程在对施工过程、工程材料、机器设备的管理中存在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使相关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或造成设备严重损坏,导致施工工期延长,给整个工程施工的有序推进造成较大的影响,甚至可能产生经济损失。相关施工单位在材料与设备管理过程中,相应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会导致机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维护和保养,设备故障问题频繁发生,给工程施工进度造成影响。
在材料质量管控方面,缺乏有力的质量管理,使劣质材料进入工程现场,影响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形成巨大的安全隐患,给整个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和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害。
3强化水利水电工程管理提升项目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3.1做好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前的施工计划、施工材料等质量控制
根据施工工程质量控制的过程划分,所谓的施工前质量控制就是对具体工程施工前的准备阶段所进行的质量控制,尤其是对影响整个工程质量的因素以及相关的多个因素进行有效质量管理与控制。水利水电工程作为一项复杂性大、综合性强、周期长的建设工程,其建设是必须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在此情况下,要对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管理,需要对工程所需的人力、物力等相关准备工作进行详细的监管。如提前对工程施工人员的施工资质、施工所选用的机械设备、建筑材料、施工建设方法等进行调查了解,并提前做好相应的工程突发事件应对方案。与此同时,由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环境较为复杂,要求在前期对施工环境和条件进行调研,以及时调整工程施工计划,为后期的施工质量做好扎实基础工作。
3.2提升技术水平
对于施工单位而言,通常提升队伍的施工水平往往是通过培训的方式,例如定期进行培训教学,来帮助施工人员了解最新的施工技术和建筑知识。可以说通过培训来提升整个施工队伍的施工水平和安全责任意识是当前普遍采用的做法。另外部分大型企业还会围绕施工技术来进行交流活动,通过技术研讨会和交流会来促进施工技术的交流传递,保证新的技术人员能够接触到更多的施工技术和知识,从而对于当前的知识水平进行良好地分析和纠正。之所以大力提升施工技术等因素是因为,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施工涉及到各种测量、质量检测以及力学分析等环节,所以对于施工技术和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都有重要的影响意义。因此通过培训教学可以帮助工作人员通过交流发现自身的不足,同时增强队伍的规范性,能够用给扎实的理论基础来解决施工中的问题。因此提升技术水平不仅仅能够打造良好的施工队伍,还能够保证工程能够高质量高效率的完成。同时还有利于对于施工环节的风险判别,并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3.3强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阶段中的施工技术、工程质量的管理控制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关键工作在于对施工阶段的工程质量控制,所谓的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主要是对施工过程中相关的工程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主要包括施工技术、施工产品以及施工工程等内容。施工阶段是工程质量管理控制的重要阶段,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决定了其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与此同时,工程施工过程多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施工工程连接组成的,这决定了施工质量控制要真正落实到多项具体的施工工程。其中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要对这一阶段的施工计划以及施工目标进行管理控制。在此基础上,要将这种质量控制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包括当下施工机械运行状态、已完成技术工程质量、现使用的施工工序以及施工材料的质量评估等内容,防止因施工材料质量问题、施工工序的不完善以及施工计划目标的不合理性,对整个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结语
要想让水利水电工程发挥应有的作用,就要时刻保持对相关技术和管理制度的完善,保证工程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运用新技术和新思维为工程的发展带来进步效果,同时要在施工过程中不断创新,用自身先进的想法去进一步完善社会的进步性和工程先进性。以施工技术的提高和管理制度的完善,来进一步推动我国水利水电技术的发展,提高水利水电工程的社会成效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宋宇.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地基施工技术研究[J].山西水利,2020,36(02):34-35.
[2]喻敏.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与管理[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0,44(09):154-156.
[3]梁莉.水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的数据网络建设[J].高科技与产业化,2020(7):108-109.
[4]郭大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通病与应对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34):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