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强 王庆宁
青岛信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 山东 青岛 266555
摘要: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经济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房屋建筑工程数量不断增多。地基并不属于建筑的组成部分,但却是保证建筑物坚固耐用的重要基础,高标准地基须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较强的稳定性和控制合理的变形量,建筑物的地基处理不好,上层建筑很可能会出现失稳坍塌,因而,地基施工和处理一直是建筑行业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房屋建筑;地基稳定性;问题处理
引言
地基稳定性是针对具体的建筑物地基而言,主要从建筑物地基下的竖向面去考虑,一般影响因素的程度较弱并且在可控的具体平面范围之内,处理的难度和费用相对较小。
1房屋建筑地基稳定性影响因素
地基承受不了上部建筑物的巨大在载荷,或建筑物载荷超过了地基的承载能力,造成地基出现滑动变形破坏,引起上部建筑物坍塌;另外,建筑物载荷作用方式不同对地基的要求也不相同,如建筑物修建在斜坡上时,载荷方向与斜坡斜交,地基设计计算时不仅要考虑地基所受铅直载荷,还应充分的考虑到倾斜载荷对地基的作用。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的地质条件都不尽相同,如我国东南部降水偏多,造成土地含水量增加,岩土颗粒密度稳定性较差;东北地区温度相对偏低,局部处于冻土状态,天气温度发生变化较大时,容易造成冻土层解冻,易造成地基不均匀沉降;西北部和西南部局部存在喀斯特地形,岩土稳定性差,房屋建筑地基稳定性要求更高等等,是故在进行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时应充分的考虑客观地质条件,切实避免因地质影响造成的建筑物失稳。
2房屋建筑地基质量管控措施
2.1地质勘察
在进行岩土勘察工作时,还要对当地的地质进行取样分析。勘察的另一个目标在于了解当地岩土的抗震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设计才能保证建筑基础具有较强的抗震能力。在房屋建筑地基施工前,还要对检测岩土的报告进行仔细的检查和验证,做完检查和验证以后还要去现场进行监测,现场勘察主要包括对岩土的反应测试等。
2.2消除潜在风险
潜在风险主要源于房屋建筑地基施工工程极强的复杂性。这种复杂性不仅受到施工区域地质环境的影响,也受到施工区域所处板块特征的影响。房屋建筑地基工程质量复杂的影响因素,决定了前期工程测量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同时,房屋建筑地基工程作为重要的隐蔽工程,对于后续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地基的处理是不可逆的,在房屋建筑工程后续工序已经开展的情况下是无法弥补和返工的,因此房屋建筑地基处理质量具有很强的严重性。另外与建筑的其他工序相比,地基处理需要面对更复杂的外部因素和施工困难,这些都需要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采取专门的工程质量管理手段。
2.3地基基础施工质量监督要点
在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有必要建立健全地基基础施工监督体系,对施工全过程加强质量控制,全面监督和记录施工流程,实现地基建设的规范化。如果在地基建设过程中出现违规、高风险问题,应科学纠正。建议落实建设责任逐层负责机制,确保项目某一模块合格后再进入下一阶段,优化施工质量。另外,地基基础施工会用到大规模机械设备,若其出现质量问题,会影响施工进度,因此应加强对设备的检查,规避安全隐患。
2.4基础施工建议
以某工程为例:由于场地内部和周围的汇水面积相对较大,在雨天环境下很容易出现大量积水问题。
因此在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外部降雨天气对地基施工所产生的影响,需要在场地的外围设置出相应的截水沟,对场地内部存在的积水进行有效引导,同时可以在场地内部修建排水沟和积水井,可以将场地内部多余的积水直接排放到外部的管网当中,以此来有效控制基坑底部的水位。基础覆盖的素填土层作为填土层,没有完成自重固结,整个土壤结构相对比较松散并且稳定性较差,在施工开发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垮塌现象进而产生塌孔事故,影响到作业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在人工挖孔桩工作中必须要加强护壁工作,有效防止出现基础孔垮塌事故。相邻基础底面的高度差不能超过基础之间的最大距离,场地区域和周围的道路相接近基础施工,严禁出现爆破作业问题影响到周围的建筑体安全。
2.5对房屋建筑地基处理质量的管理
工程测量是工程设计和施工的基础性工作,测量的准确性决定了后续工程内容的精确度。在工程测量阶段的质量管理主要目标在于,通过质量管理确保房屋建筑地基工程测量数据尽可能准确、详尽,能够精确、全面地反映出施工场地的地理和环境要素。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智联管理人员对工程测量仪器的精确度进行确认,对工程测量方法的有效性进行管控。工程用料是决定房屋建筑地基质量的关键。面对不同的施工场地和环境,为了应对不同的设计和施工要求,需要选取合适的施工用料。这就需要质量管理人员对工程用料的材质、技术指标进行预先检查,在验货阶段对工程用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进行抽样验证,对生产和物流环节的企业资质进行严格的预先审查,在施工物料管理中建立完整、准确地物料质量管理日志。在房屋建筑地基的打桩施工阶段,工程质量管理人员要格外注意施工工序和施工标准的符合度。在这个过程中,打孔和灌装时打桩施工的两个重要步骤。质量管理人员要对施工人员资质、施工器械性能着重进行检查,确保人员具备施工能力、器械相应功能保持完好。在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管理人员要在打孔预设深度对钻孔的质量进行检查,确保孔位符合地基处理的标准要求,在关键环节要在检查合格后才能够允许开展后续工作。特别是在泥浆灌注过程中,要格外注意混凝土泥浆的原料配比和灌注质量。由于房屋建筑结构复杂,地基处理和施工也不例外,因此需要不同施工部门共同配合才能够完成。这就需要完善的内部控制,确保不同施工部门之间配合默契,确保整体施工安全和质量。
2.6地基基础施工质量规范要点
在地基基础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质量因素,例如人为因素、不确定因素等。因此施工部门需要加强对管理部门、施工部门的规范管理,定期开展施工质量规范培训和教育工作,组建高水平、高品质的建设团队。针对项目中出现的突发问题,应围绕“品质第一”的原则,对施工全过程加强管理,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科学选择施工技术和设备,合理控制施工质量。
2.7人员培训
地基基础施工中包含了很多细节要点和专业技术,对施工队伍的职业水平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果质量控制意识不强、施工技术不过关,就很容易留下质量隐患。因此,在准备阶段也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结合到具体的某个工程,以施工方案为参照,明确各自岗位的职责,以及熟练掌握施工流程和技术要点。在培训中,除了技术性培训外,还要关注职业素养教育,例如:要养成“安全第一,质量优先”的施工理念,在保证现场安全的前提下,提高施工质量水平。另外,还要强化细节意识,特别是对于一些隐蔽部位,应重点控制,保证地基基础符合施工标准。
结语
房屋建筑结构复杂,自身载荷较大,其稳定性是保证其使用寿命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基础,而保障房屋建筑稳定性的关键在于地基的稳定性。在进行地基施工时前要做好勘察设计等准备工作,施工过程中要严格规范施工质量等采取有针对性的地基处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地基的施工质量,避免因地基问题出现建筑物在后期出现裂缝、倾倒和坍塌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书俭.高层建筑地基处理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技术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20,(4):90-91.
[2]周业深.高层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及时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2):181-182.
[3]巩振彬.高层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J].黑龙江科学,2020,11(12):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