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鹏 胡言慎
湖北长江路桥有限公司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道路交通运输在我国经济建设中有着重要的地位。道路桥梁是其重要的一步,其施工质量直接决定了道路运输物资效率。从我国当前整体来看,国内道路桥梁施工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关键词:道路桥梁连接处;设计;施工措施
引言
伴随着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迅速发展,道路桥梁建设项目越来越多,但由于传统的设计方法存在缺陷,导致道路桥梁的接合处一直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车辆在通过接合处时,往往会出现跳车现象,使车辆的舒适度受到很大影响,而车辆在跳车过程中,对桥梁形成的作用力是一种竖直向下的作用力,使桥梁承受额外荷载作用的冲击,时间一长便会破坏桥梁踏板等结构物,降低桥梁的使用寿命。此外,对通过接缝的车辆来说,由轮胎和部件引起的磨损会更严重,从而影响车辆的使用性能。因此针对道路与桥梁的连接部分,必须进行合理的设计,以保证其正常的运行。
1道路桥梁连接处的特点
道路结构刚度以及桥梁结构刚度两者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从而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其物料填充环节会受到一定的阻碍,并且在道路以及桥梁两者之中的强度与收缩性等多个方面也有差异。在环境以及结构等多个因素方面的作用下,易出现沉降的问题,并且道路与桥梁结构在沉降的幅度中也会出现较大的差距。再者,若是发现在普通的市政道路沉降幅度较大的过程中,也可能发生错台的情况,这也会使其往返的车辆会在桥头中出现跳车的问题发生。
2道路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措施
2.1合理设置搭板
从连接处的施工来说,搭板的结构设计方案成本较低,施工操作比较简单,且能应用到多种施工条件下,对于路桥工程质量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道路与桥梁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合理地确定搭板施工方案,有效地消除不均匀沉降问题,切实提升连接部分的质量水平,能有效地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在设计方案确定的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搭板受力条件的分析,可通过简支梁的方式进行,确定最佳的搭板长度尺寸,确保整个工程的方案符合技术标准。搭板末端应该按照工程的具体状况,根据需要布置变厚式埋板部件,以保证连接部分的结构达到稳定性的标准,满足正常的交通运行需求。
2.2台背回填的设计
结合以往的利用情况,要提高台背回填的支梁,必须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环境进行全面的考察和勘测,以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在进行台背回填的设计时,需要先选择一些合适的施工材料,配比要科学合理,能够满足施工的需要。同时,这些材料一般以砂砾为主,它们的透水性较强,可以很好的防止侵蚀等情况带来的破坏。另外需要结合材料特性、施工地区土质情况等合理确定设计方案,并控制各种材料的使用。例如,在新建设的路桥中所选用的材料就是气泡混凝土,这一种材料可以更好的进行压实,减少沉降现象的出现,提高整个工程的稳定性。为了更好的防止水分的侵蚀,就需要选择粉煤灰这一种材料,因为它的吸水性更好。
2.3加强技术管理
在技术管理工作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①技术责任制应得到贯彻落实,保证每个技术人员都能了解自己工作的权限与具体职责,保证在工作中各司其职;②做好施工日记,对每天施工现场发生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在竣工的时候可以将其作为质量评定与工程验收的一种有效依据;③将图纸会审工作做好,可以有效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失误的现象,进一步保证道路桥梁工程的整体质量;④将技术交底工作做好,也就是说在施工过程中每一名技术人员都应该深入了解任务的具体特点;⑤将技术复核工作做好,这样可以使人为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得到避免,在进行道桥的铺装时,施工人员要对铺装的厚度进行严格的控制,保证铺装层的弯曲性能不被破坏,铺装层的主要作用是防止路面的渗水对混凝土结构和钢筋造成腐蚀影响。如果发现铺装层有渗水现象,那么应及时采取防渗措施进行补救维修。
2.4路堤与桥台沉降差的控制
在针对接缝进行施工时,在设计桥台时已对其基础部分进行了加固,因此沉降度不太高。道路施工过程中,即使填料已被压实,但由于具有压缩变形等一系列因素,因此在使用完毕后,路面仍会出现压缩沉降,只有在填料上已经过车辆一段时间后,沉降才会停止。对堤坝而言,造成沉降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填土下沉;道路在投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后,由于种种原因,其内部所含的各种填充物会被压缩,从而变得更紧密,从而产生路堤下沉问题。为防止这一问题的发生,在设计前应认真研究道路和桥梁的地质条件,并对堤长、填料用量等参数进行科学设计,合理设计桥梁的位置。
2.5道路和桥梁连接的施工质量
道路与桥梁连接的施工主要集中在背台回填的压实,而在这个施工段非常重要,它是决定桥头“跳车”是否出现的关键,是施工质量的重要时期。因为台背处于路基与桥台连接的地方,压路机工作难以施展开,这成为路面压实的薄弱环节,这往往会导致路面不平或厚度不足。因此,在台背回填操作期间,每个松散层的厚度受到严格控制,厚度控制在20cm以内,压缩程度控制在95%以上,回填材料中的最大粒径控制在5cm以下。台背的位置适合使用重型压路机,因此,使用小型压路机进行多次碾压,不适合碾压或碾压不到位的,要使用人工碾压等方法。检查回填材料的碾压程度,以减少下沉,在施工期间实时监控超声波测试和压实,确保紧密性符合设计要求。
2.6浅基础技术
在进行道路与桥梁连接处施工的过程当中,若是采用天然地基,并且浅基础在进行敷设的时候,其敷设的深度与技术规范两者不匹配的过程当中,那么便会出现冲刷的情况发生,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其出现倾斜的情况发生。因此浅基础的施工作业在没有启动的时候,便需要使其相关的技术人员能够对于桥梁位置处的水文因素等情况进行勘测,从而在最大的限度当中保障能够符合相关的规定。另外施工人员也需要对于一些地层结构进行全方面的检查,使其能够保障其基础型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平衡性。因此为了能够在最大的限度当中保障其上述的工程质保符合标准,那么开展二次审核测量工作便显得十分重要了起来。同时为了能够明确基础轴线方位的位置,需要使其地面的基础标高能够与规划标高两者有着较好的一致性,加强基础敷设与施工规划两者的匹配性需求。
2.7有效的控制连接部位的变形
若在接缝中发生较严重的变形,则接缝上通过的车辆会受到较大影响,造成桥头跳车的情况出现,影响行车安全。因此,在对连接件进行设计时,必须充分遵循道路桥梁工程的有关设计规范,这样才能有效地保证道路桥梁连接件所具有的强度能满足具体的设计要求,同时又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发生变幅,将所有的形变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因为道路与桥梁之间对应的结构形式不同,其所具有的强度也不同,所以在设计连接件时,必须将连接件的沉降控制到最小,以防止连接件出现较大的变形。
结语
就目前而言,我国路桥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中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地基、边坡、桥梁引道等不同方面出现一些问题,导致出现了一些路面沉降和不均匀的现象。针对这些问题,要根据实际的工程情况,有针对性的对一些要点进行控制,以杜绝问题,减少安全事故的出现,完善基础建设,为大家的出行提供更好的交通。
参考文献
[1]樊雪海.探究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6):48.
[2]滕宇,孙凯,王磊.浅谈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与施工[J].商品与质量,2018(43):116.
[3]温彦军.道路与桥梁连接处的设计及施工[J].城市建筑,2016,(32):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