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6期   作者:张乃元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水需求也逐渐加大
        张乃元
        身份证号:61232219850904****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水需求也逐渐加大,这与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息息相关。水利工程作为重要的经济产业支柱,不仅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改善用水调度、防治洪涝灾害的有效措施。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用水需求也逐渐加大,这与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息息相关。水利工程作为重要的经济产业支柱,不仅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改善用水调度、防治洪涝灾害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混凝土
        引言
        水利工程的主要施工目的是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是为了造福人类、改善人们用水质量而修建的,因此其工程质量也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涉及多种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主要有堤、坝、水闸、渠道、鱼道等,可见水利工程的复杂性。混凝土施工作为水利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其施工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整体质量。因此,施工企业要注重对混凝土技术的应用,仔细分析存在的施工问题,为以后施工建设质量的提升奠定基础。
        1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概述
        针对水利项目建筑期间混凝土建筑流程而言,其通常使用模板、钢筋、灌注等建筑技术。模板技术能够为水利项目供给模型,确保后续建筑活动期间创建良好的数据基础。在使用此项技术过程中,必须特殊重视模板的相关施工,依据所有建筑标准开展施工,从而能够良好的体现此技术的作用。在水利项目混凝土建筑施工期间钢筋是主要的原材料,在建筑期间承受了众多的作用力,在使用钢筋技术期间必须详细的研究钢筋承受作用力的极限,保证所有的钢筋拥有较高的稳定性。灌注技术在水利项目开展浇灌工作中发挥良好的防护效果,在使用此种技术过程中需要依照浇筑标准开展,同时必须针对浇筑环节应用材料的配合比进行规划。
        2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2.1裂缝问题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是最为常见的施工材料之一,并且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对混凝土的性能要求也不同,这也是混凝土施工问题多样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一般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裂缝问题是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害,常见的裂缝现象有地表的龟裂、混凝土开裂、地基不均匀沉降等。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原材料的质量和成分、施工工艺、操作环境等都会对混凝土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使其荷载承重出现问题,最终导致裂缝出现。此外,温度也是影响混凝土裂缝的重要因素之一,当温度差较大时,混凝土结构就会遭到破坏,从而出现裂缝。因此,在处理裂缝时,要根据裂缝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平接缝、热接缝等,从而有效地改善工程质量。
        2.2碳化问题
        混凝土碳化现象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常见病害之一,这是由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钙导致混凝土pH值降低,这个过程就是混凝土的碳化。混凝土的碳化使得钢筋失去保护,造成钢筋出现腐蚀现象。除此之外,当钢筋接触到水和氧气后,就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生成的氧化物附着在钢筋表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恶性循环,最终造成钢筋结构破坏、抗压能力降低,使得工程质量出现问题。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处理这类问题时要尽量避免破坏钢筋结构件外表,加强该类问题的排查,以达到延长建筑使用寿命的目的。
        2.3冲磨、空蚀问题
        不同于其他建筑,水利工程建筑表面接触水的情况颇为频繁,混凝土在长时间经受水的冲刷、侵蚀后,其结构会遭到破坏,出现开裂现象。此时混凝土再受到水流冲击便会露出内部钢筋,当钢筋接触水后,又发生腐蚀现象,构件截面积减小,使其受到的应力增加,又进一步降低了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3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问题的预防措施
        3.1提升对骨料品质的管理
        在选择骨料前期,必须从整体上针对混凝土的相关特性展开研究,进而应用高质量的骨料进行施工。进而防止混凝土建筑期间发生裂缝的问题。此外,选用骨料期间,需要针对骨料分离工作进行管控,必须认真的依据有关的要求,针对所有材质中的泥土占比进行管理,进而防止掺杂其他物质,从而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
        3.2提升对水泥等材料的品质管理
        水泥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的相关性能,所以需要针对水泥的质量进行掌控。相关工作者在水泥购进期间,需要认真开展验收工作,保证水泥品质能够满足建筑要求。若是出现不符合建筑要求的水泥,则严禁接收,同时上报给有关单位再次采购,必须保证水泥能够满足建筑标准。此外,同样需要重视所有材料的含水量,并且保证混凝土配比的合理性。若想良好的检验水泥的质量,则需要针对水泥的胶砂硬度进行判断,进而调节水泥的配比。
        3.3提升对混凝土温度的管理
        冷却碎石在混凝土搅拌期间十分重要,主要是为了调节混凝土的温度。并且,需要针对混凝土进入模具的温度进行管控。建筑工作者必须加注降温管开展降温施工。如果在温度比较高的条件下,需要合理的缩减灌浆量,应用层面的方式确保可以疏散热量,并且,如果白天温度异常偏高,则需要立即终止建筑操作,相关工作人员需要通过洒水的方式降低混凝土表层温度,之后应用塑料膜进行防护,通过此种方式良好的对混凝土的湿度与温度进行管控。
        3.4重视混凝土的和易性和振捣
        混凝土施工不同于其他施工,要注重对施工细节的把控,尤其是混凝土自身的保水性、流动性以及密实性等,而这些特性都可以通过和易性反映。一旦和易性欠缺,会造成混凝土离析和振捣不密实等问题,进而影响到整体质量。因此,做好和易性控制至关重要。常见的做法是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适当掺入高效减水剂以保证和易性。浇筑振捣也是混凝土施工质量管控的重点,如果振捣不充分,混凝土内部极易出现孔洞和蜂窝问题,很难满足水利工程实际功能发挥的要求,因此质量管理人员在浇筑振捣时要严格把控,确保混凝土各项掺料比例科学合理,充分振捣并做好检验检查,确保混凝土质量完好。
        3.5混凝土的浇筑要点
        (1)混凝土拌制。如前所述,温度变化对混凝土的质量影响很大,因此在混凝土的拌制过程中,要严格控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主要有两种控制方法;其一,降低砂、石等原材料的温度;其二,在搅拌过程中,送冷风、水中加冰。通过以上两种方法,最终达到控制出机温度的目的。(2)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要注意浇筑顺序。一般来说,遵从以下浇筑原则即可:先浇筑深的基础、按自重大小浇筑、先浇筑有上层建筑物的位置、先浇筑主要部位。此外,混凝土的浇筑方式也值得考究,主要的浇筑方法有泵送和人工两种,泵送的方式效率更高,但不经济、灵活性也较差。因此,施工人员应当根据具体施工环境考虑浇筑方式。除此之外,浇筑的工艺控制也是重中之重,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浇筑、振捣、泌水浮浆等环节,因此要严格按照相关规定执行施工工艺,从而达到提升混凝土施工质量的目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对各环节都要引起足够重视。水利工程混凝土施工是一项复杂项目,涉及工序较多,做好混凝土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确保整个施工过程稳定可靠,确保水利工程功能的有效发挥。
        参考文献
        [1]孟兰香.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研究[J].中国科技投资,2018,(11).
        [2]王雷刚.对水利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管理的探究经验分析[J].居舍,2018,(24).
        [3]朱良成.水利工程中混凝土的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思路构架实践[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