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运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1/2/25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6期   作者:王国强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王国强
        身份证号:61032419910216****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城市建设水平稳步提高。园林工程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工程的施工建设中会消耗较大的资源以及能源,从而引发相应的环境问题。为了响应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在园林工程施工中出现的资源消耗大的问题亟需解决,因此,需要在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运用节能环保理念,合理使用新节能技术,提高园林工程的施工水平,做到对环境的保护,确保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新技术;运用
        引言
        在开展园林工程的作业工作中,通过进行质量控制和技术优化,可以有效提升施工水平,也能展现园林工程的最佳效果。所以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应用有效策略提升施工质量控制水平,完善技术优化体系,也是目前阶段园林施工的重要工作。在园林施工的进展过程中,有效地质量控制,可以提升园林施工水平;适当的技术优化,也可以减轻工作负担。
        1园林施工的特点分析
        ①园林工程的准备工作相对复杂。园林施工工作有着多变性的特点,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当地的具体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而且在施工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当地的生态资源,力求减少资源与能源的浪费,所以,在施工工作开始前,需要对园林工程的准备工作进行考察,并且对施工位置进行慎重考虑。由于施工时需要大量的人员、材料、设备等,因此,在前期准备工作中应该制定出详细的整体规划方案。②对施工工艺的要求较高。园林施工不仅代表着城市的精神风貌,而且要充分体现城市的主要特点。所以,在建设施工的过程中,不仅要兼顾美观性的特征,而且需要园林施工具有实用性和功能性的特征。在这些条件的要求下,园林工程对具体的施工工艺要求比较苛刻。不仅如此,城市园林还要兼顾城市基础设施的功能,要通过园林工程的施工带给人们视觉上的美感,全面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2园林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运用
        2.1种植过程中的新技术
        ①保水剂。在园林绿化种植过程中,保水剂的合理应用能最大限度上降低苗木移植过程中的死亡率,在对绿化工程整体效益进行提升的基础上,有效控制园林建设的施工成本。在早期进行树木移植的环节中,一旦根部发生失水过多的情况,很可能造成树苗成活率下降问题,甚至造成园路绿化率降低,而保水剂的应用使得根部的水分能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持,这样无论是运输还是苗木移植,都能切实提升树木成活率。②抗蒸腾防护剂。如果苗木种植区域气候干燥,土壤干旱性较强,那么为最大限度上降低木苗木死亡率,就更需要加强对抗蒸腾防护剂的应用,从而借助高分子和分子间隙的网状结构,实现根部透气性的提升,并且按照科学稀释比例进行苗木喷洒,最终在苗木表面形成保护膜,降低和减少运输和种植环节中产生的水分蒸发。
        2.2因地制宜地选择节能施工技术
        在进行园林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选择节能环保施工技术需要做到因地制宜。首先,严格地控制各种施工材料的使用,减少施工材料的消耗,可以保证对能源的节约,尤其是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废弃木材、石材的二次利用。其次,在园林工程的施工建设中还要做到就地取材、变废为宝。通过实现对当地植物资源的有效利用。调动一切有利的因素,加强对金属碎石等废弃物的合理应用。最后,在园林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通过创新精神的引领,对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优化,保证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2.3提高园林施工技术水平
        园林工程的施工技术是重要的施工基础,为了提升园林工程的美观程度,就要提升园林施工技术水平。

施工人员在开展园林施工之前,要做好施工图纸的研究工作,根据设计方给出的建设意图,选择合适的施工地点进行施工设计的优化工作。因地制宜,采取实用性较强的施工方案开展园林施工,这样不但能够满足施工者的工作需要,也能够呈现园林工程的最佳形象。要将设计者的美好意图展现给广大人民,就要做好使用技术的提升工作,给予人视觉上的美观感受。另外,在进行园林施工的过程中,要把握好施工方向。这需要工作人员在开展施工前明确绿化植物的栽种地点,坐好施工位置的合理规划,避免出现种植密度不均匀的问题。施工人员要采取定点放线的工作方式,明确种植位置后,再进行绿化植物的栽种工作,还要进行名称标识,避免错误种植。科学合理地进行绿化植物的栽种工作,使绿化植物处于健康的生长状态。
        2.4利用太阳能技术
        在园林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应用到一些大型的机器设备,这些设备往往会占据大量的土地面积,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能源,与当前的绿色环保发展观念存在一定的冲突,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这一清洁能源来实现节能化的目标。从太阳能资源的特点来看,它是一种可再生的、取之不尽的资源,而且在获取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环境的过多限制,使用起来也相对简单和方便,所以,在园林施工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从而为施工过程中的各类大型设备提供电能;还可以将用不完的电能储存在蓄电池中,为园林工程建设提供电力上的支持;还可以设计相关的太阳能照明系统,为园林工程提供必要的照明,减少电力资源的消耗,实现节能减排的效果。
        2.5灌溉技术
        灌溉技术是当前园林工程施工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因为无论是树木还是花卉在生长过程中都离不开大量的水资源,并且园林中的喷泉、湖泊也需要定期加水,长期在此种状态下很可能出现水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不利于园林整体美观性的提升。所以更应该加强对新型灌溉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对于当前水资源不充足的园林地区,更需要加强对新型灌溉技术的开发力度。当前我国灌溉技术已经实现了智能化发展,所以在园林工程建设中更需要加强对水分含量的监测,一旦发现植被出现缺水问题,要及时开启滴灌系统,为园林绿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帮助。
        2.6人造雾系统
        在园林施工的管养过程中,会存在一些植物生长特性较为特殊等因素,为确保植物景观管养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效益,可在施工过程中布置人造雾系统来为植物景观提供一个合适的湿度环境,提高存活率,降低后续管养成本,提升景观效果。人造雾系统的节能效果也很明显,一台2.2千瓦功率,流量12升/分钟的特种泵可供100只撞针式喷嘴用水,单个喷嘴每小时的耗电量为0.02度,电费支出只需0.015元,工作时无需人员值守,可实现智能化、无人化管理,相比于人工维护,人造雾系统不仅节能环保,还能有效节约工程成本。应用于小区、工厂等人员活动场所的景观绿化中,还可提高空气含氧量,使空气清新、舒适,改善人居环境质量。
        结语
        总体来说,园林工程是我国绿化建设行业的重要项目,不但能够美化环境,也能够提供更好地生活基础,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涌现出许多问题,因此,技术人员要合理开展施工规划,选择合适的绿化植物,做好准备阶段工作,完善园林工程的施工管理体系。另外,要提升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园林管理水平,从而提升园林工程的施工水平。在开展建设的过程中,要针对实际情况提升施工管理水平,采用创新模式的建设技术。技术创新也为园林施工工作提供发展动力,进一步提升园林工程的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宗兴.园林施工中节能型技术的应用探析[J].现代园艺,2019(6):206-207.
        [2]向秋霖.浅谈节能型技术及优化方案在园林景观施工中的浅应用[J].低碳世界,2017(12):265-266.
        [3]黄玲芳.探究节能型技术在园林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27):76-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