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俊杰
身份证号:61232219780527****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岩土工程建设有了很大进展,其地基基础检测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岩土工程实施过程中,地基基础是其重要的根源支撑,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地基岩土的检测力度,采取科学合理的检测方式,保证岩土工程顺利进行。通过地基基础检测,能够更好d掌握岩土工程的实施情况,确保施工技术能效发挥到最大,为提升岩土工程的整体性能奠定基础。基于此,文章主要对岩土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岩石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技术
引言
通过多年来开展桩基检测工作,行业内已经普遍认识到能够影响到岩土地基桩基检测工作质量的主要因素来自于检测人员的职业水平和检测设备的先进程度上,由于制度的不完善,或者职业人员的职业意识不强,专业水平不高,以及相关检测设备的落后陈旧,都会导致桩基检测工作结果出现偏差,进而造成严重的质量后果,造成岩土地基施工建设安全稳定性受到影响。
1地基基础检测的工作事项
人工施工建设获得的地基基础工程,对其开展检测工作时,应确定其工程所在区域的地质情况,如软土地基工程中,区域土质较软,借助基础工程建设,保障工程建设的稳定。同时,对施工建设人员提出了诸多专业性作业要求,由此形成了先进性的施工方法,如填石、加筋等。此类施工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地基承重性能,使其受力面积获得增加。针对地基基础工程区域,其地质以特殊性岩石为主,在对其开展基础工程检测工作时,要求检测人员结合基础实际情况,加强地基处理审核力度。在选择检测仪器时,保障仪器测量的精密性,以此增强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当地基基础工程位于自然区域时,对其开展的基础检测工作,应综合考量多重客观条件,如环境变化情况、灾害因素等。此类客观条件具有不确定性、变化浮动性等特点,将会对地基基础工程的检测结果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山体滑波、温度骤降等,将会提升地基基础工程的检测难度。在特殊环境条件下,检测人员应仔细完成相关检测工作,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必要时采取重复检测形式,保障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2地基基础检测运作问题表现
2.1检测标准未统一
在现阶段实际运行的检测单位中,部分单位为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实力,采取检测价格下调的措施,以期获得检测资格。然而,此种现象一旦出现,将会扰乱检测行业的整体工作品质,产生检测质量不均衡、检测价位与检测结果不匹配等问题,降低检测单位的社会信任度,使其在市场发展进程中失去源动力。与此同时,检测低成本的条件下,将会造成检测设备先进性不足、检测人员专业性不强等问题,由此形成具有偏差性的检测结果,加大了工程安全威胁,有碍于相关单位有序发展。
2.2工作人员的职业能力有待加强
许多检测单位的检测人员专业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地加强,并没有结合时代的发展对检测工作进行与时俱进的学习。在开展实际工作时,经常会遇到相关理念掌握不清,检测工作不到位,先进的技术手段不会使用的问题,进而导致了岩土地基桩基检测工作质量受到了影响。
2.3检测设备先进性不足
部分检测单位,尚未认知设备先进性的重要性。当遇见地基基础工程位于岩层地质区域时,难以借助高科技完成检测工作,采取估算、相似数值评估、程序跳过等形式,造成检测结果不全面的情况。与此同时,检测人员专业技能不佳,将会降低检测设备的检测效率,增加了检测结果不准确的发生可能性,难以有序发生测试数据的真实性分析,对检测工作品质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
3提升地基基础检测运作稳定性的有效措施
3.1建设统一性检测标准
政府针对基础检测单位,应加强宏观统筹管理,提升检测单位的工作标准,制定相应的检测法律内容,为检测工作建设法制标准。在发生工程品质、安全事故等问题时,有效完成归责工作,确定责任主体,为工程建设安全与稳定提供保障。为此,政府应建设专门管理单位,系统性制定检测工作标准流程。在检测单位日常运作期间,融合有效检测规范性内容,提升检测行为的标准性,建设检测结果的可信度,促进检测单位获得有序发展的源动力。
3.2加强桩基检测人员的职业能力培养
对检测人员的职业素质进行严格的管理控制,要求检测人员必须要具备专业的上岗资格认证,对检测人员的学历文凭和培训经历进行统一管理和审查,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先进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道德宣传,避免出现无资格检测的工作人员上岗开展工作的情况,要保障所有的检测人员都符合资格认定,并且能够合法、合理,符合规范的方式开展一切工作行为。政府部门也应该积极的强化桩基检测工程的网络化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检测市场的规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检测人员的职业进行更为公开透明,能够得到有效的管理监督,并引导检测市场保持良性竞争,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3加强检测设备先进性建设
(1)监控设备。借助监控设备,有序完成地基基础建设的各项数据采集,有助于提升现场地基作业的有效性。借助信息采集技术,在视频信号传输与处理程序中,有效数据显示在监控平台中,以此提升基础工程监控效果,有效降低检测工作难度。在监控系统中,借助电视墙设备,能够针对地基基础建设过程,完成数据采集、工程建设完整储存等工作,为检测工作提供便利的数据调取功能,促进基础检测工作高效完成。(2)岩层基础承载力检测,应使用重型动力触探设备。此种设备的落锤重量为63.5kg。此设备在岩层基础检测中,具有重要应用,能够完成基础动力触探数据的完整性统计,继而获得基层能够承受的击数平均值,由此推算岩层地基的荷载承受能力。建筑方在获取岩层基础检测结果时,将会结合工程建设需求,完成基础荷载受力设计,以此保障工程建设品质,减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
4岩土工程地基基础样品检测的注意事项
首先,要全面勘查建筑工程施工区域的地质环境、岩土物理状态等,采取岩土检测和室内试验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全面、客观地反应出检测岩土的性能和状态;其次,务必要保证采样样品质量,还要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可以真实反映出岩土的实际情况,在同一水平和垂直平面的建筑场地各选取3至5组的样品,保证采样分布的均匀性、合理性,这样可以保证样品采集质量,将样品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其次,做好样品封存和标记工作,针对岩石样品和土壤样品采取不同方法,在此过程中,保证标签信息的准确性,并且与送样单一同送往实验室,实际运输过程中做好样品防护措施;最后,样品检测过程中,严格制定国家及地方的相关规章制度,采取科学的检测方式,避免人为因素及外界因素的影响,保证检测数据更加精准,为工程建筑提供价值性的参考数据,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完成。只有保证岩土工程地基基础检测流程的规范性,做好样品采集、保存、运输和检测环节的有效性,才能提升检测精度,为工程建筑项目提供精准的设计参数,保质保量地完成岩土工程,为后续项目顺利实施奠定基础。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提高,岩土相关工程的规模和数量也在进一步地加强,这就要求行业内必须要加强桩基检测工作的质量,为岩土工程的施工建设保驾护航,全面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晓峰.地基基础设计和岩土工程勘察常见问题及对策[J].居舍,2019(35):110.
[2]熊奇.论岩土工程勘察与地基基础设计的应用探讨[J].中国金属通报,2019(10):251-252.
[3]唐虎.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基础方案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6):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