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珍
身份证号:61042419900502****
摘要:近年来,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社会不断进步,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可利用的水资源缺乏、供水能力不足、城镇化供水紧张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发展,水利工程项目就引起了人们和国家的重视。兴建基层水利工程项目,加强工程建设,可以更合理地开发和利用水资源,有效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合理改善水环境,保证人们日常用水需求和工农业生产需求。然而,在目前的水利工程项目建设中,还是存在了不少施工管理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水利工程项目的质量和效益。因此,相关水利企业需要对水利工程项目施工进行有效的管理,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优秀的管理理念,提高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的管理水平,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早日发挥水利工程项目的综合作用。
关键词:水利技术;创新;水利管理
引言
在历史发展中,人类和水的相处与斗争从未停止,水利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与发展源远流长。上古传说中就有大禹治水的典故,我国至今还遗留许多历史上建设的水利工程并继续发挥着巨大作用,如战国时期的都江堰、秦代的灵渠、隋朝的京杭大运河、近现代的红旗渠、三峡工程等。水利工程是水利技术集中应用的体现,可极大改善对水的利用程度,促进工农业的健康发展。随着科技的发展,水利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因此,水利技术管理创新及方法提升是一个重要课题,值得我们认真探索与研究。
1当前我国水利技术的发展现况
我国水利技术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随着全球经济深入融合,我国的水利技术创新速度逐渐加快,出现了众多新的水利技术。长期以来粗放式发展导致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环境遭受严重破坏,河流、湖泊污染越来越严重,农村水污染更加复杂,开始由点向面扩散,许多工业废水超标、超量排入河流中,江河湖泊的污染越来越严重。水利技术的创新尤为重要,加大技术创新,改善当前的农村水域环境,增强人们的环境保护、节水意识,对完善城镇排污管网建设、废水回收利用等有重大意义。科学合理地发展水利技术,有利于提升水利管理水平,确保水利工程得到高效、实质地利用,能够保证各项生产活动顺利有序开展,对于增强经济效益、保持整个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有较大意义。
2如何以水利技术创新提高水利管理
2.1创新施工管理体系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的创新要从管理体系的创新方面出发,完善且先进的施工管理理念下,可以大大提升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效率,对管理机构与管理人员的施工管理行为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对任何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而言,要提升施工管理水平,工程企业就需要在实际的工作中,紧跟行业发展趋势,积极将先进的施工管理理念和模式应用于工程管理中,在传统的施工管理体系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完善,使得施工管理体系中的有关内容更为完善和具体,使得专业管理人员的管理行为更为规范和专业。施工管理体系的创新需要严格根据国家对水利水电行业的法律法规要求和规定,并结合当前的技术条件,来保障施工管理体系内容的完整性与可行性。比如,在施工管理体系中,应该包含详细的责任制度,使得在工程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各个部门都能够严格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来落实自身的管理责任,妥善处理好施工建设方面的质量、安全、进度与成本管理问题,保障各项施工管理目标的实现。再比如,在施工管理体系中应该包含详细的施工管理规范,使得各个管理人员在施工管理的过程中,能够开展规范化的施工管理作业,避免施工管理方面的漏洞。
2.2遥感技术的应用
遥感技术是一项重要的信息技术,近年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成熟应用,低空遥感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遥感技术的应用,其具有成本低、效率高的特点。遥感技术在水利中应用广泛,最突出的特点是对于灾害的预警能力。
一是监测径流量,全方位收集土壤、蒸发量、地表、水体等各种数据信息,并实时迅速地录入系统,建立有效的水文模型,较为准确的估算径流量;二是监测降水量,估算出可能的降雨量;三是持续监测地表和土壤水分的变化情况;四是监测蒸发量,主要包括河流湖泊等水面蒸发、地表植物蒸发、土壤水分蒸发等,通过蒸发量检测反映出水资源和物质能量的循环和平衡。通过以上数据监测,遥感技术的应用可有效提高旱灾与洪灾的预警能力,及时做出应对措施,同时反映水文信息,对水土流失也有防治作用。
2.3积极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施工企业需要积极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工作效率,提升水利工程建设质量。比如,使用RS遥感技术,可以地表各类地物和现象进行远距离控测和识别,更好的帮助水利工程进行选址建设,提高勘探效率。使用GPS技术或者北斗定位系统收集数据,收集工作更加便捷、高效,也能大大提升数据的准确性,收集的数据可以直接传送到计算机上,由计算机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形成直观的图像。进行工程绘图时,可以使用CAD软件和BIM软件,这两者都具有强大的绘图功能,对水利工程的数据进行建模处理,实现数据的可视化。绘图软件不但减轻了工作人员的绘图负担,还能提升水利工程项目相关图纸的精确度。
2.4做好施工材料监管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会应用到大量的施工材料,但是由于市场上销售的施工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因此要求工程的材料采购部门必须加强材料质量监督,通过合理的检测手段,有效保障购买的材料质量符合工程施工标准,避免将劣质材料应用到工程中,对工程施工造成破坏,进而增加水利工程施工造价。另外,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人员还要加强对材料的运输和保管监督,有效避免因操作不当对工程材料质量造成的破坏,在材料使用过程中要制定相应的材料使用规则,避免浪费。
2.5大力发展RTK技术
RTK技术是实时动态测量技术,在开展水利管理过程中经常使用这一技术,创新了传统的水利管理模式,提高了水利管理工作的效率,推动了动静态测量工作的展开。事后解算力的精度可以达到厘米级别,可提高测算精度。RTK技术优势明显,对动态定位具有较好的效果,有利于获得更加详细、准确的三维定位结论。在利用这一技术时,基准站应使用数据连接观测值和观测站的坐标信息,提供最基础的数据。水利工程测量通常花费的时间均较长,需要通过更加高精度、高效率的技术优化测量,提升测量工作的实效,有利于提高水利管理的作用。水利测量常需要2-3人共同操作,一旦发现精度不准确应立即重新进行测量。RTK技术节省了水利管理工作的人力、物力,只需要一人一设备即可展开,相于传统的测量技术更灵活多变,可应用性更强,操作更简洁。
2.6建立完善的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
为了对基层水利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管理部门必须要重视基层水利工程项目,认识到基层水利工程项目的重要作用,针对基层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基层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为基层水利工程的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同时管理部门不能对基层水利工程建设进行过多的干预,要按照施工企业的施工计划和施工方案进行,其次,在进行基层水利项目招标时,管理部门需要对投标的施工企业进行资质审核,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流程要求,透明化进行招标工作,确保评标公正、公平,避免出现串标等不良情况。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保证水利工程基础设计的合理性、加强水利工程管理工作是必然选择。依托提前规划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要点、引入项目法人管理机制、参建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水利工程质量的检测与验收,强化了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展开。
参考文献
[1]保庭潇.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风,2020(15):194.
[2]于国庆.浅谈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向[J].农家参谋,2020(14):232.
[3]李春梅.探究新时期下水利工程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农家参谋,2020(1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