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江市城乡规划设计室 广东廉江 524400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推动下,我国城市化进程随之不断加快,城乡规划的相关政策也在逐步实践中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城乡规划和有效管理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这两项规划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对城市内部的土地进行规划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城乡土地规划管理存在的问题,然后针对性提出了促进协调发展的有效管理措施,希望给国内的城乡发展、土地规划提供参考和交流。
关键词:土地管理;城乡规划;协调发展;城乡发展
近年来,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发展水平越来越快,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人们和土地资源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做好土地管理工作对促进城乡建设朝着科学稳定的方向发展有着不可忽略的重要意义。城乡规划建设的发展会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更会对城乡规划产生颠覆性改变。从目前来看在城乡规划建设过程中,土地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对于城乡规划科学稳定发展造成了阻碍,近几年城乡规划管理遇到很多的问题,城乡规划是我国政府来调控并管理市场、为人民提供服务的,对其适应性与灵活性要求更高。城乡规划建设不断在发展与进步,其监督管理的模式与方法也需要随之进步与完善,以能够满足现今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的发展。
一、现阶段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规划前期调研不充分,区域规划不合理
城乡规划前期的工作往往比较繁杂,尤其在土地规划方面,乡村前期规划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直接决定着城乡规划与建设的实际效果。但在项目开展过程中,很多时候在乡村整体规划方面缺乏严谨的科学性,传统意义上的城市建设都是不断的扩大城市的面积,严重忽略了与城市周边乡镇地区的协调发展,导致城市的发展压力越来越大,而周边的小城市却无法得到相应的发展例如,未能有机融合乡村的发展现状与实际特点,缺乏科学系统的前期调研与整理,按部就班的对其他地区的规划方案进行应用等等。在乡村规划与建设中,如果整体规划方案缺乏科学性,研究性与可行性,必将对乡村规划建设的根本目标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这样的区域规划方案是永远无法实现区域城市群的发展目标,恶性循环的发展方式只会让城市的功能不断恶化。
1.2 城乡规划发展调控不全面,城市建设发展不协调
在城乡规划项目开展过程中,既要重视宏观调控,也要结合区域实际情况,这样在开展全面规划调控工作后,才会让城乡建设更加全面化、整体化及协调化。城乡规划建设中城市发展调控的全面性与有效性不仅影响着城市建设的整体效果,还会对城乡规划建设的整体方面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现阶段在城市发展调控方面体现出了明显的局限性与不协调性,一方面是城市发展速度和规模与原有的发展框架具有较大的差异,另一方面是总体规划缺乏理想的实施力度,导致规划与实施过程无法充分结合,势必会影响方案的整体实施效果,以此城乡规划既要落实好区域规划,也要考虑到城市整体的建设及发展,促进城乡规划的可持续性发展。
1.3 城乡规划管理体系不完善,缺乏有效监督
在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监督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例如缺乏科学完善的管理工作,虽然有管理制度对其进行指导与约束,但是具体执行力度较低。规划编制和管理的重点从确定开发建设项目转向对各类脆弱资源的有效保护利用和关键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其次,城乡土地利用方面屡屡发生违法违规情况,监管不到位,甚至出现任意更改城乡规划设计内容的现象,必将影响整体方案的落实效果。另外,在现代化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上,应始终坚持对规划建设项目进行严格管理,并在管理方法和方式上创新,有效地制止违反规划进行建设的现象,确保规划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1.4城乡规划忽略生态问题,造成环境污染
在城市化进程中,很多项目过于侧重速度,忽视了建设质量以及生态问题,例如城市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尤其是城市建设发展缺乏合理规划,时常出现烂尾楼,或者重复拆建,这种行为,严重浪费了资源。
同时,城市建设中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部分工业废水尚未处理,直接排放在河道当中,这一问题不仅污染了水资源,还会对此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预估的伤害。此外,城市经济水平的提高,私家车拥有量直线上升,由于现阶段的私家车主要以燃油为主要燃料,大量私家车的出现,加大了石油资源的需求量,燃油燃烧会产生大量废气,在没有处理的情况下,直接排放在大气当中,加剧了城市环境的污染。对于农村而言,则是在技术、设备上的不足,造成一些生活垃圾常年堆积,无法及时得到有效处理,在长期没处理的情况下,就有大量渗沥液下渗土地中,从而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土地污染。
二、进一步加强城乡规划与管理的有效措施
2.1 提升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针对性,重视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城乡规划与建设的根本目标是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和谐发展,而科学合理的管理工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措施。首先,管理人员要对传统的管理理念进行摒弃,利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城乡规划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结合城乡规划建设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行的管理方案,提升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其次,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开展管理工作,提升城乡规划建设中各项数据更新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从而保障城乡规划建设的稳步进行。先进的规划理念是实现生态建设协调发展的基础与关键。在充分结合城市发展规划与目标的基础上,及时引进先进的理念,重视生态环境方面的规划与实施,为城市生态平衡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例如,应用区域绿地的新理念,提升城乡环境与地方文化特色的融合性,通过设置区域绿色空间,实现长久的生态保护效果。
2.2提高城乡资源调配的科学合理性,因地制宜开展城乡规划建设
城市经济的增长力量具有明显的多样性,而服务行业与现代商业已经成为引领城市经济的中流砥柱。但是这样的现象极易导致城乡经济的差异化,使得城乡经济的不平衡性体现得尤为明显,所以要重视城乡资源的合理调配。在城乡规划与建设管理中,建立科学完善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严格遵循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原则,保障资源的有效利用率,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在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确保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能得到及时有力的制止与惩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因地制宜,是城乡规划建设的主要原则之一,同时也是应对城乡规划建设问题的重要措施。为此,在开展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时,要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城乡规划建设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考量,严谨不切实际的对其他地区的规划建设方案进行按部就班的应用。而是在充分结合当地特色与现状的基础上对各类自然条件与用地类型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提升规划建设方案的整体效果。
2.3提高城乡规划管理的认识,加强人才培养
城市是现代文明的标志,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载体,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产物,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区域内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从国际来看,伴随城市化的发展,我国各主要大城市都存在交通阻塞、环境污染等为特征的“城市病”,为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国家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当前,国家对解决城市管理的问题取得了共识,就是要从先发展、再治理的传统发展观转向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现代发展观。一方面要结合实际情况对现有的人才管理制度进行科学的优化与完善,提升对先进人才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加强对现有人才队伍的培训与提升,积极引导与鼓励员工进行学习与创新,同时完善员工的各项保障性措施,增强员工的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为城乡规划建设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保障。
三、结束语
在现代城市规划管理中,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以确保其经济、社会、环境、人口协调发展,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达到有机统一;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城市管理机制,促进建设与管理相互协调,把市场经济机制引入基础设施建设,把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利用起来,充分结合城乡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可行的应对措施,才能实现城乡规划建设的根本目标,加速城乡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相关性[J].彭玉如. 管理观察.2019(04)
[2]主体功能区规划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互关系研究[J].袁军. 工程技术研究.2019(15)
[3]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管理的相关性分析[J].戴熠. 中国住宅设施.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