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东图规划科技有限公司梅州分公司
摘要:遥感(remote sensing)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一般指运用传感器/遥感器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遥感是通过遥感器这类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在远离目标和非接触目标物体条件下探测目标地物。获取其反射、辐射或散射的电磁波信息(如电场、磁场、电磁波、地震波等信息),并进行提取、判定、加工处理、分析与应用的一门科学和技术。
关键词:测绘工作 测绘遥感 应用
引言:
遥感测绘,利用地面、航空、航天平台上的各类传感器对地球或其他星体进行地形图或其他专题图绘制的技术。主要指利用传感器所接收的地物反射、散射或发射的电磁波信号进行测绘。航天观测平台主要是人造卫星,其飞行高度一般在600~1 000千米。一般卫星轨道形状近圆形,轨道平面与地球南北极轴线的夹角较小,并被设计为太阳同步轨道。轨道呈圆形是为了保证所获取的影像比例尺基本一致;与南北极接近是为了获取地球上更大范围地区的信息;与太阳同步是为了使所获取的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影像都具有相近似的太阳辐照条件,以便进行比较分析。遥感测绘获取的影像主要以框幅式相机和CCD摄影机方式为主,通过沿飞行方向或不同轨道获取航向或旁向重叠立体像对,进而量测地面点的高程和测绘地形。红外遥感的工作波长主要在0.76~15.0微米,通过红外敏感元件,量测地物红外辐射能量,获得红外图像。主要传感器有多光谱红外扫描仪、红外热像仪、单通道红外辐射计等。有的多光谱扫描仪,不仅有红外波段,还包括可见光波段。红外遥感按波长又分为近红外(0.76~3.0微米),中红外(3.0~6.0微米)和远红外(6.0~15.微米)遥感。其中近红外可以采用感光胶片。中、远红外遥感具有昼夜工作能力,可用于地热与地下水勘探、叶绿素含量与生物量估算、城市热岛分析、夜间侦察等。卫星红外遥感则主要用于各类专题图的绘制。微波遥感工作波长为1~1 000毫米,通过微波辐射计接收地物发射的微波能量,或采用雷达、散射计、高度计等发射微波,然后接收地物回波信号,对地物进行探测和鉴别。由于微波对云层、雨雾、地表植被、松散沙层和干燥冰雪具有穿透性,又不依赖于日照辐射,其特点是全天候、全天时,能获取地表面以下浅层物质的信息,具有可见光、红外遥感不可替代的优势。
一、测绘遥感技术应用分析
随着测绘遥感技术在军民融合中的不断推进,现代测绘遥感技术建立起了完善的协调机制,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
(一)辅助海洋、交通测量
海洋、交通测量领域中遥感技术有着更为广阔的应用,与传统测绘手段相比,遥感测绘能够提升测绘的精度的效率。我国共拥有18000余里的海岸线,海洋国土面积达300万平方公里。在进行测绘工作时,遥感技术能够有效克服海上的各种干扰因素,对海洋环境进行较好的测量。传统的测绘技术不能满足海洋能源测量的实际需求,遥感技术能够在绘制海洋情况的同时有效实现海洋资源的测量。同时遥感测绘技术能够提升我国海域的测量效率,对于维护我国海洋主权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交通测量方面,遥感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测绘遥感有着远距离测量的特点,通过排除干扰因素能够实现对区域的全方面测量,对交通地理信息有一个更为清楚的认识,从而为很多工程的开展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二)辅助地图绘制
无论是军事推演还是实际战斗,地图对于军方的意义都十分重要。精度高、清晰度好的地图能够帮助士兵进行准确的定位和军事打击。
遥感技术能够将实际地形全貌完整地呈现给指挥官,同时遥感技术也能够帮助单兵实施掌控目标地区动向,灵活的变更策略。陆海激光探测系统是测绘遥感技术的代表,能够实现极地测绘、浅海测绘以及陆地系统的动态监控。通过卫星配置激光雷达,能够在提高激光数量的同时满足军事方面关于所有环境的数据需求。这种技术下绘制出的地图,精度高且动态性强,无论海水还是山体可以实现有效绘制,大大提升了地图在军事作战中的应用能力。在进行地图绘制时,要选择恰当的比例尺控制好空间分辨率。同时也要确保波段标准,发挥波普分辨率的实际。
二、测绘遥感技术发展对策
遥感技术能够实现军事、农业、海洋等领域的测绘发展,自上个世纪以来遥感技术就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遥感技术成本较大,成本问题让很多企业望而却步。另外,遥感测绘技术的发展广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很多专业领域还未涉足。
(一)加大资金投入和研发成本
为了推动测绘遥感技术的发展,政府要鼓励企业加大对遥感技术的研发力度,积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减小企业研发成本,通过小额贷款等形式提升企业对遥感测绘技术的资金投入。在人才培养方面,企业可以与军队、高校进行接洽,推动遥感技术的革新开发。各研究主体要针对旧设备中的问题进行积极探索,为新型遥感设备的生产提供基础。另外,要扩大遥感技术平台的建设,推动综合性企业的形成,不断满足需求日益提升的市场份额。通过资金投入和研发成本的不断增加,测绘遥感技术的应用广度和精度将会日益提升。
(二)不断优化设备,定期保养设备
测绘遥感技术的基础在于设备,使用主体要做好遥感测绘的后勤基础保障工作,在进行遥感测绘之前要对设备进行运行和参数校准的检查,确保测绘的精度和可靠性。在使用遥感设备的过程中要严格遵照使用准则,减小设备损耗。在使用之后要对遥感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和维护工作,做到日常的清洁保养,确保机器不会出现噪音、漏电等问题。在测绘过程中设备的续航能力、载重能力、抗干扰能力都是影响最终测绘效果的因素,使用者需要在测绘中不断观察、反复思考、优化设备。
(三)提升测绘效果精准化
测绘遥感技术有着精确性和高效性的特点,为了提升测绘效果的精准化,测绘这需要作出更多精细化的准备。首先,在测绘前要保证设备联网的正常以及清晰的视野。测绘人员可以提前对测绘场所进行布局规划,确保测绘的精准程度。其次,测绘人员要在图像分辨率以及数据标记上下功夫,选取光线充足、视野开阔的地区进行影响测绘,确保测绘结果的优质。最后,测绘结果是实际工作的参考依据,因此测绘人员要做好测绘结果的有效收集与反馈,杜绝测绘数据造假的出现。测绘人员需要根据有关规定对测绘结果进行储存报备,对于明显违背正常情况的数据要及时进行反馈,在得到明确的指示后继续进行测绘,力求实现数据的精准客观。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对于测绘的精度要求也在不断增加。在军事、工程等领域内,遥感技术能够有效地实现测绘工作,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测绘出的结果对于任何一项工作而言都有着巨大的重要性,必须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当前测绘遥感技术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应用深度还有待提升,这就需要我们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善遥感技术,促进测绘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玲.测绘技术在现代工程测量中的应用探析[J].山西建筑,2019,45(08):186-187
[2]钱伶俐.基于测绘工作的测绘遥感技术实践探讨[J].四川水泥,2016(1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