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34022119800926XXXX
摘要:当前我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所以诸多城乡地区都开始进兴建园林工程,以此改善地区的自然环境。乡土植物主要是当地生长的某种植物,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可以较好的适应气候以及土壤环境,栽种后整体成活率较高。本文从乡土植被的栽种价值入手,讨论园林景观建设中如何利用乡土植物,希望对城市园林工程建设具有帮助作用。
关键词:城市园林;景园;乡土植物;建设
乡土植物就是本地区天然分布的植物类型,是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土生土长的植物,具有观赏性高、适应性强、绿化功能突出等特点。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中需要对植被的适应力考虑,还需要考虑到植被的来源是否广泛,是否具有乡土特色,而乡土植物恰好可以满足以上要求。
一、乡土植被的栽种价值
首先,景观价值。不管是哪种植被,在园林工程中都要保证有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以此满足人们的观赏需求。在园林景观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植被的成活率以及自然性特点,进而营造出具有乡土特色的植被景观,确保配置灵活多样。
其次,生态价值。乡土植被的主要特点在于适合本土种植,因此相较于外来植被,乡土植被对生态价值的要求更高,比如西北地区进行植被种植要保证植被的根系发达,具有耐旱性和抗风性特点,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植被要考虑乔木和灌木是否高大茂密,以此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比如说台风登陆后通过园林景观工程可以降低风量[1]。
最后,观赏价值。乡土植被的颜色形态都具有一定差异性,而不同类型和颜色的植被组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比如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大叶女贞、国槐、苦木等植被都可以用于园林景观建设当中,所以在设计环节要考虑到季节性特征,确保人们在一年四季都可以欣赏到园林美景。
二、园林景观建设中如何利用乡土植物
山东威海市临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某园林工程现已顺利完工,该工程总造价19.3万元,园林建设面积约2.1万m2,在方案设计中充分考虑到对乡土植物的利用,在满足观赏需要的同时,有效节约了建设成本。
首先,物种选择。物种选择主要是考虑到乡土植物的特点,进而确定树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基调树种。需要确保其广泛生长、状态良好,并且具有一定的抗逆性,通常基调树种用于背景造景,会在整体上影响园林景观的风格,比如小叶杨榆、叶梅、垂柳、雪松;其二,骨干树种。这是植被群落中的主要类型,也是景观中的主体树种,骨干树种多数为大型乔木,比如梧桐、红皮云杉;其三,对于一般树种来说,不仅要考虑到数量,还需要考虑栽种难度以及成本控制等问题,进行一般树种的栽种要发挥其点缀作用,比如说红冠柳、中东杨、银白杨。
其次,乡土植被和地方特色的融合。乡土植被具有地域性和乡土性特征,所以在园林景观建设过程中要结合气候特征以及景观特色,让植被与当地自然生态有效结合起来,比如利用基调树种、骨干树种改善景观品质和城市环境。一般园林建设需要选择法国梧桐、泡桐、合欢枫杨等,同时也要考虑到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以此体现出植被的文化内涵,进一步提升园林景观的整体品质[2]。
再次,合理引入外来物种。栽种乡土植物可以有效适应当地环境,丰富园林景观内涵,考虑到城市园林景观工程多样化特征,也需要适当引入外来植被,进而起到点缀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引入外来植被必须要考虑到对当地生态的影响,避免由于过多引入外来树种对乡土植被生长造成不利影响,甚至破坏生态平衡。
最后,乡土植被造景方法。在设计园林景观的过程中,为了利用不同植被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园林景观群落,需要从树叶、树型、花卉等方面入手,具体说来:其一,树叶。多数植被树叶为绿色,而不同的植被在色彩方面也具有差异性,通过合理搭配树叶能够营造园林景观,确保整体色调的和谐性,通常园林景观以乔木、灌木作为主体景观进行大规模布置,主要植被包括龙柏、金叶女贞、大叶黄杨;其二,树形。对于乡土植被来说,植物的形态具有多样化特点,通过对不同造型的树木合理搭配,可以让景观更加立体化,比如利用杨树、杉树树干挺拔的特点作为背景,在园林道路两侧可以利用垂柳的柔顺性进行点缀;最后,花卉。除了进行绿色植被的种植,也需要适当种植花卉加以点缀,五颜六色的鲜花可以有效提升园林景观的内涵与观赏性,比如桂花,合欢等花卉,为风景园林带来勃勃生机。
三、乡土植被景观的搭配方案
首先,多元化搭配。进行多元化搭配以植物群落为单位,以此形成不同的景观群落,提升景观的生态性。在多元化搭配模式下,需要将骨干植被、基调植被和一般植被合理结合,让园林景观内部具有多个树种,充分利用不同树种的色彩美、形态美,比如垂柳、小叶杨、红皮云杉与花草的搭配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而冬季绿色植被树叶脱落后可以有效搭配雪松、樟子松等常绿植被,减少冬天给人们带来的寒意(如图一)。
图一:园林景观的多元化搭配
其次,时序搭配。对于时序搭配来讲,主要是考虑到在不同季节人们的景观观赏需求。我国大部分地区夏季降水较为集中,秋季降水逐渐减少,所以在选择乡土植被的过程中需要保证骨干树种和基调树种适应自然环境,考虑到植被多样性和美观性的特点,还需要搭配银白杨、龙爪、柳松树、桂花等植被,以此达到春季观花、夏季观绿、秋天赏叶、冬季赏枝的需要。
最后,层次性搭配。进行层次性搭配可以让植被群落给人以错落有致的感受或者带来强烈的空间感,以此体现景观设计内涵,让自然元素和设计元素充分融合。层次设计方面要考虑到植被的高度,通常上层选择高大的灌木,骨干树种主要为杨树;中层要选择一般规格的基调树种,比如柳树;而下层要以矮化或者灌木为主,比如3-6米的小叶杨、枫树。借助阶梯式搭配方法可以让红枫、桂花树合理搭配,有效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此外,也可以考虑横向搭配的方法,比如将淡绿的垂柳、深绿的国槐和暗绿色的松树组合在一起,让园林景观具有层层递进的特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园林工程的兴建可以为人们提供亲近自然、培养审美水平的空间。利用乡土植物还可以达到艺术性搭配目标呈现出多元化的园林形态,所以需要在城市园林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对乡土植物合理利用。
参考文献:
[1]包晓东.论宁波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J].房地产导刊,2020,16(11):183.
[2]袁绍焕.乡土植物与现代城市园林景观建设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29(2):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