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节水措施的应用 袁翠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7期   作者:袁翠
[导读]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水利灌溉措施自古就是农业基础建设的重点。
        咸阳市水利工作队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随着经济和各行各业的快速发展,水利灌溉措施自古就是农业基础建设的重点。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水资源,水资源过多、过少都不利于农业健康发展。利用区域性水利工程的优势建设农田灌溉工程,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灌溉农田,既能节约水资源,又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农作物科学灌溉,从而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确保农业增产增收。以绿色节水理念为基础,以盐城市为背景,分析农业水利灌溉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节水措施的应用情况。旨在为现代化工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农田灌溉;节水灌溉;水资源
        引言
        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离不开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农业节水灌溉是水资源节约与保护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新技术新设备对农业灌溉进行优化,不仅能够有效地降低资源浪费,更能提高水的利用率。现阶段我国节水灌溉发展程度一般,可通过加强对膜下滴灌、膜下软管灌溉技术、喷灌技术、加压滴灌技术、半自动灌溉技术等节水灌溉方式的科研力度和有效实施,减少水资源浪费,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1当前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出现的问题
        1.1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
        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常出现抗旱产品、种植结构、蓄水保墒、地膜覆盖等技术集成和系统性不强等问题,主要是因为缺少相关职能部门的统一规划与管理,如农业部门、水利部门都是各自规划自身的工作,但缺乏部门间的统筹协调,最终使整体节水效果受到影响。分析当前已经建成的节水农业工程,可以看到一些节水技术已经配套应用到了田间。但这些被配套到田间并能加以使用的多是一些简单的灌溉技术,而滴灌这类节水效率较高的技术并未得到很好的普及与运用,主要是由于部门地区的灌溉设备等不是十分先进,并且受农作物生长习性、种植结构的限制较大。如在启用滴灌工程时,若遇到作物倒茬等情况,那么工程效益会受到严重影响。
        1.2节水灌溉工程标准较低
        在部分地区的节水灌溉工程投资较少,进而导致工程的建设标准较低,导致工程的节水效果达不到预期水平,同时也给当地农业的发展造成了阻碍。另外,经调查研究发现,部分地区尚未建立节水灌溉的激励机制,因此,很难吸引一些企业和个体参与到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中,节水灌溉工程资金所用仍以国家投资为主。
        1.3综合管理难度大
        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节水措施的系统化应用是实施节水综合管理的前提条件。综合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农业灌溉的精准度和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农作物健康生长。农业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它在未来现代化农业管理上应用及其广泛,是发展绿色农业必不可少的措施。由于水网密布,年降雨量丰富,加之农业灌溉系统布局范围广,管理工作涉及灌溉总渠、河道、分渠、小渠道及节水灌溉系统。大部分农业水利灌溉系统需要人工管理。很多节水灌溉呈分布式特点,因而综合管理难度大。
        2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的节水措施的应用
        2.1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指采用固定或半固定的滴灌带向植物根部附近滴水灌溉的方法。滴灌技术的水资源输送有专用的管道,水资源输运过程中损耗几乎可以忽略,而在灌溉渠由于直接作用与植物根部,水资源的蒸发量也非常小。这种供水方式可以是植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保持湿润,能够及时的为农作物进行供水,极大的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再根据农作物生长对于水肥的需求配合精准施肥,有助于提高农作物生产的产量和质量,促进经济效益的转化。缺点是滴灌灌溉系统初期布置成本高,适合对长期生长的农作物进行灌溉。


        2.2提高技术工程管理水平
        我国灌溉节水工程存在高能耗、高投入、低效管理等问题,使喷微灌在国内得不到普及化应用。针对这一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充分利用各类有效资源,灵活运用现代化先进技术手段来推进节水工程朝着多功能、低耗能、高水平管理的方向发展。例如,相关部门应以技术推动工程发展,以技术提高工业用水效率。即进一步加强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力度,研究出更为先进、高效的积水技术以推进地区节水农业技术转型升级。
        2.3做好对农民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
        农民群众对先进节水技术的接受度、认同度以及使用情况直接关系到节水农业是否能顺利发展。因此,要推进农业灌溉节水工作顺利有效开展,相关部门需要通过适当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群众的节水灌溉意识与技能。部门可采用下乡宣传的方式,利用农闲时间组织全村人参加节水灌溉宣传会、节水灌溉技术培训会等,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对新型节水灌溉方式的认识、认同程度,提高农民群众的节水能力。另外,相关部门也可为每家每户制定、下发节水宣传手册,让农民群众通过阅读手册掌握更多的节水灌溉知识,从而转变自己的认知,积极参与到农业节水活动中。
        2.4喷灌技术
        喷灌技术是指借助水泵加压或自然落差形成的压力将水输送到田间,再经喷头喷射到空中,均匀的喷洒在田间灌溉的方法。根据市场上的喷灌设施,可分为固定式喷灌、半固定式喷灌、移动式喷灌等多种方式。喷灌技术灌溉的优点是灌溉面均匀、节水效果好、灌溉省时省力、对地形适应力强。不足之处在于对受风力影响较大,且初期投资成本较高。随着喷灌技术的发展,近几年新型喷灌机的出现不仅降低了喷灌的成本,而且可移动的喷灌机还提高了喷灌布置的便捷性和简单性,使得其应用范围更广。主要应用与果园、草场、蔬菜、花卉等农业灌溉中。
        2.5提高工程建设标准
        当前,国内部分地区在推进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运行中,存在工程建设标准低,节水效果不理想等问题。针对这类问题,相关部门必须立足实际,结合国家提出的相关要求,及时提高对节水工程、节水措施的标准,切实推进农业发展。具体而言,在提升农业水利工程灌溉节水效率方面,相关部门应采用以下工作思路:首先,立足当地实际情况,根据当地气候和水资源的特点以及农业发展特征等情况,进一步合理划分工程重点区域、技术模式,并在节水工程中融入现代信息化技术,从根本上提升节水技术的集成度,增强节水效果。在农业水利灌溉工程建设过程中,当地部门可充分利用气候优势,加强蓄水储水工程建设,让水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其次,灌溉节水工程的建设标准要进行统一、规范。必须以国家提出的建设标准为主要依据,在此基础上适当学习借鉴其他地区和国家比较先进的节水农业发展模式,坚持对本地区的节水工程进行完善,以提升工程节水效益。最后,在节水工程投入使用后,相关部门要全面做好管理与指导工作,包括技术指导、工程维护、灌溉制度制定等,从而保证节水工程的高效率建设与发展。
        2.6加强示范工程建设
        在发展新型节水灌溉技术的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节水示范区域。现阶段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在很多地区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加强高效农业示范区的展示及推广可以有效推动节水灌溉技术的广泛运用,并在实际的工程运用中不断提升和改进。对节水灌溉技术的选择过程也应根据技术规范进行统一调控。
        结语
        当前水资源紧缺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水资源作为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资源,它的合理利用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生产消耗的水资源超过70%,如此大的水资源消耗比重占据了水资源总消耗的大头,因此农业节水措施的应用是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张磊.农田水利工程灌溉中节水措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农业与技术,2019,(6):64.
        [2]徐国伟,吴天骄.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的节水措施探微[J].绿色环保建材,2019,(3):239.
        [3]赵凌彩.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有效应用[J].江西建材,2017,(17):107-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