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昊
身份证:36222619880830001X 江西南昌 330000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要适应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所以对土地的集约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土地的政策进一步收紧,城乡规划对未来城乡的发展等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而加强土地规划管理则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土地总体的利用效率,加快城乡的融合发展,土地的规划与利用和城乡规划与发展建设是必须建立在城乡规划的基础之上,所以这两项规划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本文尝试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探索,从而以期获得一些宝贵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城乡规划;土地规划;关系分析;措施
前言
随着我国的城乡融合发展的提出,城乡发展的快速度与日渐稀少的土地资源之间出现越来越凸显的矛盾,所以土地规划和城乡规划管理已经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这两者也是对我国现有的土地资源进行管理和规划,所以它们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只有平衡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实施合理的协调管理变得尤为重要,土地规划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只有前期做好规划,即顶层设计,才能有效率的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1、概述之土地与城乡规划
1.1 土地规划
土地规划主要是通过分析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来进行对土地的利用进行规划建设,是为了保证土地资源能够不断适应社会的经济的发展需要,开展土地规划工作要充分依靠本地区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等分布情况,使得各种资源能够充分地得到利用,避免对资源的造成浪费。土地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平衡耕地和非耕地之间的利用分配,从而保证能够在最大程度上利用土地的资源,使得土地资源集约化发展,保证各类土地的供需的基本平衡。
土地规划也是为了改善产业、土地、区域的平衡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土地、人的共同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逐步成为生态的、可持续的的发展模式。而土地规划造成的影响较为深远,同时也受到自然环境、人口、产业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地区之间由于政策、产业结构、人口总量的不同,也存在着显著差异,所以在土地规划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完善细化,总结经验,提出更贴合实际的解决方案。
1.2 城乡规划
城乡规划的目的是促进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而进行的工作,目的是为了合理分配社会资源,不断缩小日益加大的城乡之间的差距,也是满足乡村振兴的需要,改善人居环境、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等工作的需要,所以城乡规划是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多方面的综合性、战略性的工作。
2、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与矛盾
这两项工作都是我国土地管理的重要方式,虽然这两者在土地利用方式、管理方式上存在不同,这说明它们既存在联系又存在区别。
2.1 两者关系分析
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存在着目的、规划方式等的不同。目的不同主要是,城乡规划是为了平衡发展城市和农村,合理运用土地,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使得城市与农村实现协同发展,促进社会发展的公平公正,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更好地开展农业和工业活动。规划方式不同主要是,城乡规划是为了促进城乡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可能会导致耕地与非耕地面积管理不到位的情况,也不利于农业与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土地规划对土地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合理分配土地的不同用途,不会对土地造成伤害,也是为了适应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土地规划与城乡规划也存在着某些联系,他们本质都是对土地进行开发利用,两者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城乡规划是结合现有土地资源及未来发展形势进行的综合布局,而土地规划是对土地的合理利用进行调整,国土空间规划就是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的统一,使得更能统筹利用土地,整体上提高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2.2两者矛盾分析
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是我国特有的土地资源管理方式,近年来,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人口出现了从农村到城市不断迁移的现象,使得城市人口剧增,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城市规模的发展,但也带来了城市病,例如交通堵塞等,所以为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地发展,需要对土地资源进一步规划,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但在进行土地规划管理工作和城乡规划实施的实际工作中,它们存在一定的矛盾,使得我国城市化进程受到了一定的影响。随着人口不断向城市迁移的过程中,出现了耕地荒废与空心村等现象,需要进一步对这些闲置土地利用并开发,根据地区不同,因地制宜地制定土地规划管理方案,禁止出现土地资源浪费等情况,使得土地规划管理等工作可以顺利实施。
城乡规划工作是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满足产业等发展对土地资源的需求。而土地规划工作目的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的合理性,所以两者在目的上出现了根本性的差距,不可否认它们都为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但矛盾也不可忽视。现如今在具体的城乡规划中依旧有较多不科学的地方,其中最重要的缺点就是没有对耕地和非耕地进行有效的控制,也并没有明确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控制或管控方案,不能很好地对耕地红线进行控制,这一情况不利于我国的粮食储备的达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此情况主要是由于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对工业及建设用地的需求剧增,某些地区只重视经济发展,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等不正确的发展观,侵占了农业用地甚至基本农田,使得土地性质发生改变。还有某些地区在进行土地规划管理时,对土地盲目征用,没有按照规划,私自随意征拆农民的土地,造成农民的不满,也对土地规划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了不好的影响。
3、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协调进行的措施
3.1 用地管理与建设用地
根据现有的城乡建设的现象,实行联动政策增加与减少土地资源建设和规划过程已成为城市和农村建设的主要手段,调整集中管理的结构,缓解城乡发展的矛盾,需要进一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优化城乡布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可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征地现象,也可能违背了农民的意愿,所以要合理规划和利用,使得土地规划和利用更加规范有效,也要注意保护耕地,提高规划的可行性。
3.2 顶层设计与土地规划
在城乡规划建设之中,顶层设计是土地规划与土地资源调控的重要依据,在国土空间规划战略实施不断深化的环境下,要进一步促进城乡规划与土地利用规划的融合,实现顶层设计的优化。国土空间规划打破了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两张皮”的局面,能够推动多种规章制度合并政策的更快更好地实施,使得土地的利用更加合理科学,资源分配更加有效,进而推动城乡的融合发展。因此,在进行相关规划的时候,要明确不同地方的地区实际,根据不同的开发潜力和环境承受能力,调整开发的空间结构,在统筹城乡的同时,注重优化开发区域与重点开发区域,保护相关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既要推动共同发展缩小经济差距,又要限制部分开发,保护整体国土资源,在顶层设计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规划的相关理念,促进二者的和谐发展。
3.3 减少盲目征地
土地征用即相关政府单位需要用到土地时,会向相关农民征收部分土地并给予一定补偿,此时可能会出现补偿款与土地价值不符的情况,使得农民产生不满的情绪,使得征地效果不佳。一是要完善补偿机制,使得农民能够获得合理的补偿,能够保证农民正常的生产生活,二是做好农民的思想工作,因地制宜地制定补偿措施。
3.4 有效协调土地资源
规划部门需要根据土地政策的不断变化及新的形式,加强土地资源的协调管理,也要充分考虑到城镇的多样的资源,进行统筹的协调,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不断积极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和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满意度及幸福感,促进经济健康平稳的发展。
3.5 加强土地管理与城乡规划的联系
土地管理与城乡规划的和谐发展,需要统筹多方面的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也能满座未来发展需要的土地规划方案,所以城乡规划要在土地规划的基础上制定,不能两张皮,所以需要建立“双调控”的发展机制,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将制度与必要的信息进行衔接,例如,对于城市来讲,他不仅是人们居住的地方,也是一个地方精神文明及历史文化的载体,对于一些历史资源要有效的保护,它是我们文明的瑰宝。尤其是农村土地规划的规划的过程中要严守政策要求,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目标,也要避免出现违背农民的意愿,满足农民生产生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高妍.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初探[J].华北自然资源,2020(06):126-127.
[2]林镇真.刍议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J].住宅产业,2020(08):74-76.
[3]陶健伟.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探讨[J].大众标准化,2020(12):167-168.
[4]赵玉莲.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的关系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20(15):223.
个人简介:邹昊(1988.08),男,工程师,江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江西省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从事城乡规划设计工作,主要方向为土地利用与市政工程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