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海绵城市理念的排水设计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吕芳芳
[导读] 海绵城市是城市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进城市基础建设的系统性

        吕芳芳
        120225198907133920,天津市  300000
        摘要:海绵城市是城市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进城市基础建设的系统性,有利于将城市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在排水设计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利于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态格局、维系生态本底的渗透、滞蓄、蒸发(腾)、径流等特征,保护和恢复降雨径流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关键词:海绵城市;排水设计;
        
        一、贯彻海绵城市理念的必要性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积极践行“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按照天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让水蓄起来、活起来、清起来”的要求,以“建设生态水网、打造津门水乡”为目标,以水源保障为基础,以水系连通、蓄水增容为抓手,以修复水生态、改善水环境为重点,以加强水生态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为保障,努力打造具有津门特色的生态水网环境,让城市更富韵味与灵性。海绵城市是在城市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进城市基础建设的系统性,有利于将城市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在排水设计中融入海绵城市理念,有利于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态格局、维系生态本底的渗透、滞蓄、蒸发(腾)、径流等特征,保护和恢复降雨径流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对更好的发展生态文明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意义深远。
        
二、排水设计融入海绵城市理念
        排水工程中的不同阶段应遵循海绵城市理念的技术路线与方法,目标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理念系统谋划,因地制宜,灰色排水设施和绿色排水设施相结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方法综合施策。
        排水设计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是城市内涝防治综合体系的重要组成,在规划阶段需注意同步设计城市雨水管渠系统、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在最初的规划阶段应注重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城市排水系统、排水防涝综合规划等相关排水规划并提出如下要求:在满足《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318)、《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等要求的情况下,应结合当地下垫层特点及相关规划规范要求确定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与建设内容。
        排水设计中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设计的流程:现状条件及问题评估——确定设计目标——方案设计(竖向设计、汇水分区划分、技术选择与设施平面布局、设施规模、水力计算、技术经济分析、方案比选)。
        
        三、结合案例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设计注意的几点问题
        为了更形象的展示排水设计中的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设计,下面我将以天津市华侨城A1A2地块洋房区海绵城市方案设计为例,简单介绍一下海绵城市设计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项目位置距市中心约24km,距滨海国际机场15公里,距火车站28分钟车程,距天津港30分钟车程,交通十分便利。北临东丽大道,西侧及南侧换水而栖,东侧为代建项目用地。中心洋房区域用地面积24092㎡。其中建筑物占地4751㎡,占总用地面积的19%;小区绿地10026㎡, 占总用地总用地面积的42% ;透水铺地4613㎡;硬质铺装730㎡。现状的地势比较平坦,场地内标高高于周边道路。


        确定设计目标应满足国土空间规划、专项规划等相关规划,在无相关规划的情况下,应满足国家及当地的海绵城市提出的相关要求,确定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与指标要求,结合《天津市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导则》、《海绵城市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相关要求,确定案例项目的年径流量控制率为75%,对应降雨量为25 mm,年SS总量控制率40%。
        根据确定低影响开发控制目标与指标要求,并结合气候、土壤及土地利用等条件,合理选择单向或组合的以雨水渗透、储存、调节等为主的主要功能的技术及设施。根据景观设计方案及现状条件构成的汇水分区,合理确定雨水排水分区和排水出路,保护和修复自然径流通道。
        案例项目分别确定屋顶雨水、道路雨水、绿地排水组织方案为:(1)屋顶雨水→雨水花园/下凹绿地→道路雨水管网→市政雨水管道;(2)道路雨水径流→地表有组织汇流→下凹绿地、雨水花园→道路雨水管网→市政雨水管道;(3)绿地→下凹绿地、雨水花园→道路雨水管网→市政雨水管网。中心洋房区用地红线面积:24092 平方米,按75%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设置271 立方米的调蓄设施,对应设计降雨量为25毫米。
        排水分区:结合景观方案,满足天津市住宅类用地径流系数小于等于0.45,进行方案划分对比,满足相关指标要求。确定方案划分为南北两个区域。北区面积为10564平方米,综合外排径流系数为0.39,按75%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对应设计降雨量为25毫米,需设置容积为103立方米的调蓄设施。南区面积为13527平方米,综合外排径流系数为0.28,按75%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对应设计降雨量为25毫米,需设置容积为94立方米的调蓄设施。
        控制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的LID设施主要有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渗井、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雨水罐、调节塘、调节池、植草沟、渗管/渠、植被缓冲带、初期雨水废弃流设施、人工土壤渗滤等。单项设施往往具有多个功能,如植草沟的作用除渗透补充地下水还可削减峰值流量、净化雨水,实现径流总量、径流峰值和径流污染控制等多重目标。根据具体项目特征及设计目标,灵活选取低影响开发设施及其组合系统,根据主要功能按其相应的方法进行设施计算。案例项目采用了雨水花园+下凹绿地+透水铺装即可达到控制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的目的,去除率能达到70%以上。但是每种设施也是有优缺点及使用情况的,还有相关的要求。举例说明透水铺装适用于广场、停车场、人行道及车流量和荷载小的道路,如建筑与小区道路、市政道路的非机动车道。存问题在陡坡塌陷、滑坡灾害的情况,使用频率高易造成径流污染。但是初期成本低效果明显成为了很多项目的首选。
        每种设施达到渗透、储存、调节、转运、截污净化等功效不同,可以通过对比设施的主要功能、经济性、适用性、景观效果等因素选择效益最优的一种和多种设施,来实现径流总量控制、径流峰值控制、径流污染控制及雨水资源化利用。缺水地区可选择雨水储存设施为主,例如蓄水池、雨水罐等设施;内涝地区可选择峰值效果交友的雨水储存和调节的雨水湿地和调节塘等设施;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可选取雨水净化和峰值削减功能较优的植被缓冲带等设施。选择设施时需要注意一些设施是不计算总调蓄容积:不计入总调蓄容积面积的设施有调节塘、调节池、转输型植草沟、渗管/渠、初期雨水弃流、植被缓冲带、人工土壤渗滤、透水铺装和绿色屋顶等设施。
        
        四、结论
        海绵城市是一种理念而非工程,排水工程在遵循国土空间规划时需要明确控制目标和详规阶段制定的综合指标,在方案设计阶段要完善单项指标。根据地形和排水分区确定排水出路,同时考虑保护和修复自然通道,延长径流路径,优先采取雨水花园、湿塘、雨水湿地等设施合理控制地表径流。应最大限度发挥海绵城市系统对径流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的作用,城市排水设计中应考虑低影响开发设施的溢流。建设生态性排水设施,对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
        [2]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GB/T51345-2018
        [3]华侨城A1A2地块洋房区景观设计海绵城市方案设计专篇成果文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