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与应用能力提升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3期   作者:温洪敏
[导读] 数学是学生们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的一门学科知识,在人们生活的周围也能发现数学被广泛应用,因此每位学生都应具备学习数学的能力。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初中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能力,在保证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下,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能力,使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本篇论文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应用能力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

温洪敏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陆川县陆川中学附属初级中学  广西  玉林  537700
【摘要】数学是学生们从幼儿园就开始接触的一门学科知识,在人们生活的周围也能发现数学被广泛应用,因此每位学生都应具备学习数学的能力。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初中数学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能力,在保证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前提下,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能力,使学生可以将数学知识运用在日常生活中。本篇论文对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应用能力进行分析与研究,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初中数学;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1-161-01

        引言
        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教师应当对自身的教学活动进行评价与反思,对影响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人们将数学知识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由此可见,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使学生可以运用数学原理或者自身掌握的数学知识对生活中部分问题进行解决。但是大部分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中,不会针对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对学生们进行讲解,仍然将学生在一堂课之中学会多少知识点作为唯一的教学目标,从而缺少对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锻炼,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以至于学习成绩也无法得到提升。
        1.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将数学应用能力渗透在课堂之中
        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学生需要的是什么,有哪些能力更适合学生在今后学习数学时能够更加自如,了解学生具备数学应用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的作用是什么。教师只有将不利于学生发展的陈旧教学观念抛之脑后,将正确的学习方法渗透在课堂之中。与此同时将学习数学的方法和要领传授给学生,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清楚哪种学习方法是适合自己的,从而提升学生们对学习数学知识的热情与动力。
        例如教师在对《三角形的基本性质》这一章节内容进行讲解时,由于三角形所涉及的概念和知识点比较多,为了使学生可以有良好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利用课余时间对本章节的知识进行预习。在上课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提出问题,学生们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教师应当告诉学生们什么叫做三角形和画三角形时应当注意的要领。数学教师需要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理解三角形的边、三角形的内角、以及三角形的顶点的含义分别是什么。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了解三角形还分为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以及不等边三角形。


由于本节课的知识点繁多,教师需要让学生们利用课下时间将课堂中所讲到的所有概念进行分类并总结在笔记本中,学生可以将关于三角形的各个知识点以及概念制作成表格的形式,学生在对这些知识点进行记忆时,会更加方便明了,学生在制作表格的过程中,在大脑中会形成关于本节课知识点的知识框架,培养学生可以准确地对教师所讲的知识进行知识框架的构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用鼓励性的话语激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进行思考。
        2.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着重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使学生对各种数学知识能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在教师进行数学知识的讲授时,能够利用自身的思维对数学知识进行解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部分数学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不作具体的讲解,即便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应用型的数学题,教师也只是将题目提前编好,再利用提前编好的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而学生在思考过程中,也只是根据已知条件中的数据或者数学公式进行题目的解答,学生们无法理解这道问题中真正需要自己收集的信息和数据,也没有体会到数学在这道题中所蕴含的意义。由此可见,初中数学教师在传授学生们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养成对善于发现隐藏在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还要培养学生把在课堂中学习的数学知识,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数学知识变成实际的生活问题。
        3.将生活现象与数学知识相结合,锻炼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在课堂之中,要将教材中的教学知识与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会发生的事件相结合,从而使学生产生浓烈的学习兴趣。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数学教材中对于实际生活的应用其实有很多,学生们通过观看教材可以了解在科技方面、生产方面、甚至包括互联网方面都会涉及到数学知识的应用。由此可见,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要鼓励学生将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与数学知识相结合,以此提高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在生活中遇到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师在对《二次函数》这一章节内容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制定一个生活场景。比如教师可以说:“小朱的爸爸开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汽车油箱原来还有120升汽油,在高速公路上每行驶10千米就会耗油2升,假设小朱的爸爸开车总共行驶路程是x千米,油箱中还剩有y升油,现在请学生们用函数解析式来表示变量x与y的关系。”将生活中会发生的现象与数学知识相结合,学生利用自身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对生活事件进行分析,有利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善于发现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实际问题,以此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数学的应用能力。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丢弃老旧的教学观念,受新课程理念的影响,教师需要向学生们渗透数学应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初中数学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更多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道路中的热情,为数学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杨祯祥.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99):80-81.
[2]王红丽.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0(32):13-14.
[3]雷丽秋.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浅析[J].读写算,2020 (32):73+75.
[4]任海莉.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J].当代家庭教育,2020(30):43 -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