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规划理念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7月下   作者:侯乐伟
[导读] 近年来,人们经济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行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此为重要依据,提出园林景观设计理论是保护环境和美化环境的双重发展途径。

西安思源学院  侯乐伟 710038

摘 要:近年来,人们经济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实行和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此为重要依据,提出园林景观设计理论是保护环境和美化环境的双重发展途径阐述     了生态规划理念和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定义,分析了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探讨了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生态规划理念;园林景观设计;应用
        当代社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难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污染。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生态压力集  中,园林的出现缓解了城市生态压力,保障了生态平衡。所  以,生态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
        1.生态规划理念
        生态规划理念的根本含义就是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重 要性意识的加强,逐步形成相关理念,这对于园林景观设计  的开展具有指导意义。在园林景观规划过程中根据本地区实际的气候条件、自然生态、生产力水平等因素及生态保护  学思想,合理规划本地区可持续发展。在提出方案的同时,概  述后期工作计划,为日后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
        2.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定义及意义
        城市园林景观设计的基础依据是生态美学,同时,包含 科学合理规划城市结构层次和塑造客观生态景观 2 方面重要内容。园林景观设计不能脱离实际,应充分结合当下环境的各种条件,结合生态美学观念和自然景观,将二者合理结合,在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最大程度提升园林设  计生态美感,同时,还要结合当地文化。园林景观设计是社会  生活的一种表现模式,要让本地居民感到亲切,外地游客感  到富有个性。
        生态规划理念的重要意义城市在发展建设的过程中离不开三大产业的支持,而建筑的不断建设也使得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经济水平得以提升。然而在城市的稳步建设过程中,也对周边环境造成一定污染及影响。例如,汽车尾气不断排放,工业工厂在日常生产中向大气层排放的污染气体等均对城市周边环境及空气环境造成一定破坏,而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可对空气起到净化作用,且绿化环境可有效提升城市的美观度与生态程度,并在一定程度上为居民提供健康的生态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中多种建筑占据城市大部分空间,且随者高层建筑的增多,建筑装饰材料的不断丰富,虽然城市看起来丰富多彩,但如果缺少绿化生态,就会使得城市不够美观。将生态规划理念融入城市建设中,可充分结合绿化园林与城市环境,将城市内生态环境在合理范围内不断扩大,不仅能够对周边环境加以净化,同时还能够充分利用绿化生态提升城市美观程度,增加我国绿化面积,为进一步加大城市建设力度、促使城市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3.现代园林景观的设计原则
        3.1可持续性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可持续发展理念必须贯彻到底。运用各种现代技术,推行绿色生态保护,从内而外改善环境条  件,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园林规划理念的推行,需要思考  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利用有效的资源,提高居住环  境质量,推进生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持续性原则主要是根据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的,回看我国近年来的经济发展状况,虽然是星现飞速发展的状态,但却是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的,这一举措显然是不合理、不科学的。为了弥补此举带来的后果,在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在引入生态规划理念的同时,要坚持持续性原则,只有这样才能改善如今恶劣的自然环境,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不仅如此,在秉持持续性原则的基础上,还要善于借助科技的力量,更好地规划设计园林景观,助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社会良好健康发展。
        3.2环保性
        环保原则是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前提,在生态学原理的帮助和环保达到标准的情况下,实现园林设计景观和周边景物的协调呈现,真正意义上发挥其生态美学功能。将生态美学、园林设计学、植物学的各类知识综合运用起来,全面高效地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和谐展现。



        3.3地方性
        不同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形、地貌,所以,园林景观设计规划要采取针对性的方式分析当地地形、地貌,选择合理的设  计方案给予实施,在不破坏原有地形、地貌的基础上,合理地将生态理念融入其中。同时,彰显出地方文化特色,注重地方  民族的文化接受范围,与当地生态景观合理融合。
        园林景观设计应保证集约性基于长远发展的园林景观设计规划理念,园林的设计以及建设应及时修正某些项目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以“扩张”和“分散”为主的功能布局形式,转而实现各类城市服务功能配置的紧凑式、集约式发展。这样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居民的出行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很好地促进城市的区域性经济发展,进而形成套完整、有效的经济模式,并与其他些社会服务功能协同组成一个经济结构,实现城市的健康高速发展,为更多的人提供服务岗位,推动社会的良性进步
        4.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4.1符合现实环境特点和气候情况
        园林景观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外界环境因素, 因为气候和环境是不可掌控因素,他们的波动变化关系着园林景观状态。所以,在设计决策前,要严密总结自然环境的特征和气候特点,列出注意的细节,既要保证与气候环境互不冲突,又要充分落实生态环境保护理念,全方位提升园林景观设计质量。
        4.2协调好人类与生态园林景观系统的关系
        很多园林景观设计从外观上观察,都将生态美学理念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资源过度  消耗的现象,这与节约环保理念背道而驰。同时,注意保持当  地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和本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把人们的日常行为因素加入考虑,人类活动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影响着生态景观的发展。
        4.3完善资源保护工作
        植被生态系统的合理保护对于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至关 重要,不能破坏原有环境的生态系统,同时,注重保护当地资源,比如,油、电等不可再生资源,应减少利用这些资源,重点放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上,不仅实现了资源  的可循环利用,而且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减少对生态环境的  破坏。
        4.4生态植被的种植
        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设计中的直接体现是植被的种植。现代园林设计应充分考虑外来物种的适应性问题,所以,应尽量选用适应性强的本土植物,合理分配各类植物种植区域,为植物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更好地凸显生态园林景观的独特美感。
        生态种植是园林景观生态规划中使用的重要方法,使用生态种植的方法,不仅可以满足地方生态环境需求,还可以提高植物的地方适应性,实现地理环境与植物的有机统一,为植物健康生长提供必要的条件。首先,在园林景观种植中,应尽可能使用可再生植物资源,这样可以提高植物的地方适应性,做到因地制宜,保证本地植物的使用,并且达到可持续发展目标。其次,在生态种植过程中,应当更好地体现出植物的多样性,在混合搭配中,提高各种植物之间的适应性,以便于将园林植物构建成一个统一体,切实满足营造多样景观需求,这对于发挥生态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丛植、孤植与群植方法的价值有重要意义。
        5.结语
        综上所言,园林景观设计是实施生态规划理念,提高生  态环境水平的有效措施。将生态规划理念深入人们日常生活  中,在耳渲目染之中,生态保护理念也会随之建立,逐步形成社会的生态核心思想,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生态园林景观设计虽然发展前景广阔,但是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例如城市园林景观的适用性不强、可存在期较短等。未来要更好地合理分配可利用资源,提升生态园林景观的观赏性和适用性,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庞杏丽. 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7, 000(002):49-50.
[2]刘春艳. 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江西建材, 2017, 000(016):185-185.
[3]姜甜甜, 孙晓煜. 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工程技术(文摘版)·建筑:00262-00262.
[4]庞杏丽. 生态规划理念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美术教育研究, 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