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对暖通空调设计及施工影响分析 韩志强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7月下   作者:韩志强
[导读] 在时代不断进步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迅猛,而且伴随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我国可利用土地资源被快速消耗,但社会对住房以及建筑物舒适性的需求始终处于高速上涨状态。

广东省深圳市伍德格瑞菲设计咨询(深圳)有限公司 韩志强   518101

摘要:在时代不断进步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迅猛,而且伴随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使我国可利用土地资源被快速消耗,但社会对住房以及建筑物舒适性的需求始终处于高速上涨状态。在装配式建筑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暖通专业因占用空间较大,且直接影响使用者在建筑物中的舒适性,所以更应该提高暖通设计质量,优化暖通施工过程。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施工影响分析
        1.暖通工程设计施工中的常见问题
        1.1暖通设计与实际应用不相符
        在没有足够的经济预算情况下,装配式建筑公司在招标时会容易选择与一些小的暖通公司合作。这些公司在市场上的实力与经验不足,所以相应的费用收取不高,符合装配式建筑公司的经济情形。但这种施工合作虽然价钱看着经济实惠,合作却存在很大风险。因为暖通公司资历不高,当然它聘请的暖通设计师也就经验尚浅,不能兼顾设计标准与实际问题,很容易在设计时走弯路,而公司又没有配备技术人员进行实际检验这样最终导致的同样是设计不达标,双方合作终止,使装配式建筑工程不能保质保量完成。
        1.2暖通设计不符合规定
        暖通设计者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个人能力及思维模式影响。在设计的过程中,若设计人员专业性不强、经验不足、缺少资质,设计出更加符合自己理念的,却不符合国家设计及施工的标准、规定的图纸,导致暖通设计工作效率低和质量难以提高。而且同样会使施工出现矛盾,因为施工需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这样会使施工人员难以理解设计者的要求,或者以错误的施工方法施工,影响施工的质量。设计单位应加强设计人员的培训学习,尽快提高设计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并配合企业校对、审核、审定流程,以提升图纸质量、严谨图纸内容、方便施工。
        1.3设计管理问题
        部分设计人员对内审不够重视,使校对、审核、审定工作流于形式,设计企业应加强设计人员对内审工作的重视程度,将内审作为保证图纸质量的第一道屏障,将设计问题尽量消除在内审环节。部分设计单位内部存在组织架构混乱、权责不清,导致设计工作流程不严谨、效率低。企业应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的权责机制,将具体的责任落实到个人,明确暖通设计各过程的责任主体与权利主体,从而督促、监督设计人员提高设计质量。
        1.4暖通与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技术的配合
        装配式建筑也结合BIM技术的利用,暖通更应该增加BIM类先进软件利用。而且与国内目前主流CAD设计方法相比, BIM更先进高效立体。暖通设计过程中利用装配式建筑BIM模型,以分析建筑负荷、能源影响,可使设计更实际、节能。施工阶段也可利用BIM一同进行进度模拟(4D),优化施工方案,高效配合,提前预知施工效果。伴随施工进度实时修改模型,可直接完成竣工图。
        2.装配式建筑暖通空调设计的原则
        为了保证装配式建筑暖通空调设计可以高效开展,需要注意遵从如下一些基本的设计原则,具体如下:其一,实事求是原则。在开展暖通空调设计实践中需要本着实事求是的设计原则,深入实地去调查和了解现场及周边的装配式建筑物以及电、热、水等相关管线的敷设情况,这是设计装配式建筑入口的重要基础。其二,规范性原则。在暖通空调设计中,始终以规范为依据开展各项设计工作,如需要根据装配式建筑总高度、层数与层高对装配式建筑是否属于装配式建筑进行判断,或者对装配式建筑内部人员数量以及空调使用时间与有无废气排放等进行仔细地调查与统计,之后结合相关设计标准与规范来划分负荷系统。其三,安全性原则。要注意科学、合理地划分防火分区,期间要对火灾疏散路线、防火墙设计位置以及防烟分区等进行科学设计,保证防火阀门与排烟系统等设计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3.装配式建筑对暖通空调设计及施工优化措施
        3.1水力平衡设备设置设计
        水力平衡与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空调系统运行中出现的系统水利失调、系统能耗过高情况也都与水力平衡有着直接的关系。始终保持水力平衡处于最佳状态,能够保障空调系统的运行状态最佳、能耗最低。通常情况下,定流量水系统,其水力平衡只有惟一一个状态,即为静态水力平衡。这种平衡状态的实现通过在主要分支的供回水管安装静态平衡阀即可实现。但变流量水系统,其运行流量通常与设计工况有很大关系,因此,为了避免系统流量出现大幅度变化,会使用旁通调节阀对水力进行调节。由此来看,水力平衡设备的设置还需要根据具体的设计情况以及使用对象流通能力进行选择。但在设计中也存在特殊情况,当使用多台冷水机变流量一级泵系统时,如果水泵与机组共用相同的集管,应将电动两通阀门安装在每台主机、进出水管上,实现其与水泵的联动。
        3.2蓄冷低温送风技术
        空调冰蓄冷技术是20世纪末兴起的一门具有实用性的综合性技术,而低温送风技术则是在蓄冷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空调技术。低温送风按照温度的高低可划分为两类,一是超低温送风,其送风温度为4-6℃,需要特制的通风口,一般很少应用;二是低温送风,其送风温度一般为6-8℃,在应用该技术时,通常将其与冰蓄冷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方可获得更好的空调效果,并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3.3设置合理的空调室内参数
        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降低室内温度参数设置标准,在符合室内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提高夏季时室内的温度并降低冬季时室内的温度。在室内制冷过程中,其温度不宜低于26℃,而在制热过程中,温度不宜超过20℃。当装配式建筑对室内的湿度未提出明确要求时,可降低其设置标准,一般夏季时,装配式建筑室内的湿度以不超过70%为宜,而在冬季时室内的湿度达到30%以上即可。新风量在设计中也可严格控制。在需要制冷与供热的装配式建筑房间中,系统能耗将随着新风量的增加而变大,针对这种情况,需将新风量严格限制在满足卫生要求最下限即可。在春秋两季,可使自然通风达到最大,缩短新风机组实际运行时间,起到节能的作用。在满足卫生条件要求前提下,借助有效手段控制新风量,如减少换气频次、于新风入口处增加旁通,采用双风机;于回风处设置CO2检测装置,以回风中CO2浓度为依据对新风风门实际开度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利用回风;根据室内人员流动情况,制定合理的风阀控制计划。
        3.4通风系统设计的要点
        在写字楼、商务楼等装配式建筑内部,无论是储藏室、设备间或者厨房与卫生间等区域都会相应地配备恰当类型的一些通风系统,这关系装配式建筑内部通风的质量。针对高层酒店卫生间所设置的排风系统,可以采取回收式机组在室外进行科学安排。新风机组与空调机组上面都要注意加装一些袋式初效过滤器来进行过滤处理。而厨房、锅炉房以及空调制冷机房的内部相应地设置事故通风系统,并且通风换气次数不应小于12次/h。只有科学设计装配式建筑通风系统,才能够保证装配式建筑内部拥有一个良好的内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当前土地资源紧张的现状,在未来我国将建设越来越多的装配式建筑,而考虑到装配式建筑的高度、大气污染致使室外空气环境的恶化等情况,暖通空调系统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地位也将进一步突出,未来暖通空调设计不应单纯从功能、效果上考虑,还要从装配式建筑运行需要出发,从环保性、经济性等多方面进行考量,提升暖通空调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及环保性,减少其能源的消耗,从而大大提升暖通空调系统运行效益,使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运行水平大大提升,并为实现装配式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李东泽.试析绿色理念在装配式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节能设计中的应用.中国设备工程,2019(3).
[2]王小平.暖通设计中常见问题和对策探索.现代商贸工业,2019(11).
[3]任海波.暖通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对策分析.建设科技,2019(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