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建筑生态化设计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7月下   作者:杜强
[导读] 在全球能源紧张的背景下,低碳、被动房、生态建筑等新的建筑设计理念不断提出并实践,但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现阶段使用最多的手段却还是外墙屋面保温、门窗节能、选择可再生材料和节能设备等基础措施。

陕西西安身份证号码6127011982021****6        杜强

摘要:在全球能源紧张的背景下,低碳、被动房、生态建筑等新的建筑设计理念不断提出并实践,但实际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现阶段使用最多的手段却还是外墙屋面保温、门窗节能、选择可再生材料和节能设备等基础措施。因此在绿色建筑发展中,还需要设计师及相关行业的不断努力。我国于2019年3月发布,自2019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GB/T50378—2019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使绿色建筑的设计工作落实到具体措施。绿色建筑的设计重点在于找到一个和自然共生的平衡区间,如何在尽可能少的耗能条件下建造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的空间,体现在建筑空间和自然环境的接触交融,建筑内部更多的自然通风采光、减少能耗;具体措施包括简单明了的形体、减小建筑进深、有组织的通风、外遮阳、屋顶花园和适宜的节能技术等。
关键词:办公建筑,生态化,设计策略
        引言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猛,截至2019年国内既有公共建筑总面积已达100多亿㎡,其中建设于90年代的公共建筑由于受当时条件所限,大都存在着高能耗、低舒适度的问题。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对我国建筑行业的后续发展方向提出了“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方针,而当前在既有建筑改造领域,仍主要以节能减排为主要目标。近十年来,绿色建筑理念在国内发展日趋成熟,既有建筑绿色改造的潜力有待进一步挖掘。
        1.生态化模式概述
        生态化模式简单来说就是让建筑设计更加的节能、环保、绿色,让整个建筑设计在以人为本的前提下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从建筑设计来说要从项目方案、规划、技术、施工各方面进行考虑,根据生态化观念进行方案的优化、科学的规划、技术的提升、合理的施工,让整个建筑设计符合社会绿色发展趋势,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2.办公建筑生态化设计策略
        2.1自然光和人工照明相结合
        阳光是人类健康的基本需求。自然光永远是人类最舒适的光源。采用自然光不仅帮助人们清醒,降低抑郁风险,避免重复使用人工光源还能节约能源。研究发现,良好的自然光条件会使得工作人员敏锐性和记忆测试表现比在人工照明工作的人强10%~25%。由于城市发展和效益需求,建筑间距缩小、空间朝向等因素造成很多办公空间自然采光不足。办公建筑往往布置大量照明设备,但人工照明所耗费的电力同样惊人,据调查至少会占到建筑总能耗的30%。长时间在办公室内工作的人们无法接触到阳光,对生理和心理都会产生不良影响。自然光照条件也是评测办公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在空间布置和设计上应该优先考虑使用自然光,采用自然光和人工照明相结合。
        2.2科学合理进行整体布局规划与设计
        生态化模式终还是要落地到具体的工程当中的,因此需要做好整个建筑的布局与规划。在进行建筑设计之前必须要进行现场的勘察、详细记录建筑工程的现场情况、周边环境情况、周围居民居住情况等。同时,进行当下建筑场地的地形地貌、土质、软土层、河流的相关了解,要清楚在建筑建设过程中涉及到的每一个环节以及影响建筑的每一个因素,让建筑工程的整体布局规划与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在原有的建筑功能基础上进行生态环保理念的引入,让整个建筑工程更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人们的需求。



        2.3可持续性建筑设计与社会融合
        建筑师可以邀请无家可归的人参加到设计中,这能够了解他们的需求,从而帮助他们解决相关的问题。他们参与设计、规划、建造和管理该场所,有助于增强自身的归属感、安全感,能够改善他们与社区之间的障碍,通过设计实践,可以让无家可归者做出自己的贡献。社会部门进行设计干预,指导技术方面的创新,通过布置设计和参与者的任务,在为无家可归者提供社会服务的过程中获得领导权。该项目旨在吸引不同的利益相关者,例如设计师、社会工作者和地方政府等,通过协作的工作方式,能够有效地将理论层面和实际成果结合起来,有助于改善部门关系,例如援助形式的社会部门、具备低排放建筑技术的建筑部门。
        2.3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
        当下建筑行业仍存在着很多的人力、物力、资金的浪费问题。生态化建筑并不是说单单针对建筑材料上的绿色环保而是针对整个建筑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对此,要积极引入新技术新材料进行生态化建设。首先在人力上要实现专人专事,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用专业的人才进行建筑工程设计、规划、施工,加快工程进度的同时提升工程的质量。建筑企业也不会因为人员问题,人员的主观意识技术落后而延迟整个工程进度,降低工程质量,到时资金投入大、人力资源浪费多,无法实现生态化建筑。对此,要积极进入高新人才,应用高新技术,比如融合当下的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加快对建筑设计的分析整合,改进人力施工的低效。其次,在材料的选用上,应当选择一些具有高强度、耐用并且能够循环利用的材料,同时还要在环保的理念下进行材料选取,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例如建筑中运用到的模板问题一直都是资源浪费的重头,采用新型的装配式建筑能够大大降低模板的使用,减少木材的浪费。
        2.4可再生能源与节能技术相结合
        因为能源消耗巨大,办公建筑的节能是设计中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办公建筑属于主要消耗电力的高能耗空间。电力是高品位的二次能源,主要通过煤等不可再生能源供应。在办公建筑的设计中,应考虑首先使用可再生能源,选用可再生材料。可再生能源是自然界中能够持续使用的能源,对于环境基本无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应根据办公建筑的气候环境情况,选用适宜的可再生能源,就地开发利用。太阳能是非常适合办公建筑利用的可再生能源,既可以主动利用,也可以被动利用。例如,澳大利亚环保机构Stamp House位于国家公园的热带雨林。这一机构旨在打造一个充分利用周边热带雨林环境的生态建筑。建筑采用了一体化的悬挑设计,能够抵挡洪水冲击和飓风。建筑屋顶覆盖太阳能板,使用太阳能发电和沼气发电双系统供应电力,还采用计算机控制系统分配能源使用达到节能的目的。建筑还配有具备收集与回收雨水系统供应用水。风能对于具有良好风力资源的地区是非常好的清洁能源。在风力不够的气候条件下借助设计手段同样也可以利用风力资源供能。
        结束语
        在我国公共建筑以往的改造中,节能减排是首要目标,随着社会趋向于可持续发展,单一的节能改造已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美好生活的需要,因此在改造规划中加入舒适性、绿色化理念,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改造效果。在后续实际绿色改造工程中,结合建筑本身的功能需求,并与职工沟通办公环境潜在提升空间,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充分挖掘建筑中的改造潜力。
参考文献
[1]王瑞.论高层办公建筑内部公共空间的优化设计[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8(10):84.
[2]王春雨,李凯.行政办公区集约化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8):84-85.
[3]史泽刚,刘畅,贾京花.北京市某办公建筑供电方案设计要点[J].建筑电气,2018,37(09):9-15.
[4]袁希.论企业办公建筑设计特色的表达[J].山西建筑,2018,44(26):22-23.
[5]徐森林.浅谈住宅建筑、办公建筑和商业建筑的设计原则[J].居舍,2018(25):129+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