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及评价方法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7月下   作者:唐婉辉
[导读] 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也在加快。

湖南中湘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唐婉辉   412000

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公路建设也在加快。而路面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以及拌和碾压等工艺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从这一点出发,分析了目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尚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了解答策略。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评价方法
        引言
        在公路建设中,经常遇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拥有平整度高、使用周期长、路面不易变形、雨水不易下渗等优点,也具备一定的抗滑性、对温度变化不敏感的稳定性等特点。而沥青混凝土本身是一个经过诸多施工工序而得到的产物,无论是选材、指定配比、挑选恰当的场地进行预拌,还是到沥青混凝土的制作、加工、运输、使用,每个环节都相当重要,如果发生错误,将导致路面的使用寿命减少,致使沥青混凝土路面较早出现开裂、推移、泛油和剥落等病害,所以必须按照施工规范,严格控制路面施工每个施工工序,科学施工从根本上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
        1.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特点
        在沥青混凝土面层实际施工往往会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为了满足道路工程建设要求,在工程项目建设完成后需要确保车辆通行的安全性,这就为沥青路面的抗压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施工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这就对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技术带来了不利影响。为了确保道路中车辆行驶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相关部门需要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抗压能力不断提升,其温度性能也会比较稳定,在抵抗流动变形过程中抗压能力也会提升。除此之外,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很强,尤其是荷载抵抗能力,技术人员需要根据工程项目实际情况合理地制订施工方案,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各项性能,为道路质量的提升提供支持。
        2.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2.1施工准备
        在铺设沥青混合料之前,要保证基层的基底足够清洁,不能有任何影响混合料实际配比的多余石料,也不能有影响铺设效果的灰尘及其他杂质等。在喷洒透层油中,对喷洒的角度和高度应当严格遵守规定:从与已喷洒的透层油形成重叠的高度上,以30°衡量喷洒管管口与路面的夹角规范程度。在测定基准线时,应当先选择一个中部打入定位钢桩的基准面,其选择依据与道路两侧的平石有关。此外,选择钢丝绳作为高程的标注线。对底层进行清洁处理后才能进行测量防线工序。
        2.2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1)目标配合比设计。前提是材料合格,然后按照级配的用量比例,进行马歇尔试验,以验证最佳沥青用量。(2)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在进行两次筛分后才能确定材料比例,第一次是用拌和机,第二次是在冷、热料仓中。通常,在保证冷、热料仓的供料平衡之后,再次进行马歇尔试验,最后确定最佳生产配合比。(3)试拌和试铺。试拌和试铺是检验沥青混合料配合比是否合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对铺摊机速度、摊铺温度、找平方式等工序进行严格地控制,避免出现因为施工工艺不当而导致错判配合比的情况。
        2.3摊铺质量控制
        在进行沥青混凝土铺摊施工时,应确保混凝土运输车辆距离铺摊机30cm处停车防止车辆和机械之间发生碰撞。在进行路面摊铺时,应使用摊铺机梯队作业,在纵向接缝处理的过程中,进行整幅摊铺或半幅摊铺。具体的工艺流程是在进行摊铺前要先预热熨平板,温度要在70℃以上,纵向接缝时要在前部已经铺摊的部分留下10~20cm的宽度不做碾压。然后以热接缝技术在前部已经铺摊部分的5~10cm左右进行重叠铺摊并要保证上下层的纵缝能够错开15cm以上,作为后续摊铺的高层基准面。沥青混凝土摊铺时要进行初压、复压和终压。沥青混凝土初压时应使用6~8t的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以2km/h的速度进行碾压,因为刚摊铺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温度通常在110~140℃,所以压路机要碾压2~3遍才能保证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在进行复压时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温度应控制在80℃以上,可以使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或重型静力双钢轮压路机与16t以上的轮胎压路机交替进行碾压。终压要紧跟复压之后进行,以确保路面能够有较好的平整度,在终压结束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温度不应低于70℃。在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的过程中,要加强对混合料的观察,确保其温度在正常范围之内。如果施工时混合料出现了黄色蒸汽,说明温度过高,如未出现蒸汽,则说明温度过低,正常的沥青混凝土摊铺过程中通常会出现淡蓝色的蒸汽。为保证路面摊铺质量,施工人员还应把握好摊铺厚度。
        3.沥青混凝土路面缺陷及其防治措施
        3.1表面波浪
        (1)道路表面波浪的形成有诸多可能因素:既可能是因为设计方的混合料配比不当,也可能是施工方在施工过程中没有将混合料充分混合,还可能是材料本身的问题—所选择的混合料过于软弱。(2)鉴于路面波浪形成的原因不同,在针对其进行防止优化时,应当从多角度入手:首先在设计方面,选择出最佳的混合料配比,从源头上保证混合料的质量;此外,在施工过程中,也要注意混合料的实际投放量、混合时的温度及对施工温度的保持、摊铺机达到适宜工作状态等,施工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施工要求,进而从多角度对道路质量进行把控。
        3.2接缝处理
        正确处理接缝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重要任务。接缝为纵向,可以使用切刀来切齐,也可加设高挡板,半幅施工不可热接缝处理。在铺设另外半幅的过程中,要清理干净缝边,涂抹好黏性沥青材料。摊铺作业时,已铺层上面要铺设5~10cm重叠层,之后快速将前半幅混合料铲走。碾压中,路面完工工作人员可以在上面行走,新铺设混凝土层厚度应控制在10cm左右并做好压实工作,有效衔接起接缝。接缝是横向的情况下,可以选择使用双轮或者三轮压路机作业,新铺设的混凝土层中,混合料可深入10cm作业,以确保路面密实度合理。
        3.3压实度
        压实度是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耐久性能的因素之一,在施工中,如果石油比、细料出线、压实不到位、混合料碾压温度不适宜都会造成压实度不够。因此,不同的情况,防止措施也会有所不同,但要对其原因进行有针对性地处理。
        4.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评价方法
        4.1评价模型
        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进行评价,施工工艺见图1。根据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流程,考虑到影响路面施工质量的主要因素建立施工质量评价体系见图2。

        由图2可知,施工质量的评价层次:基于设定目标的目标层,针对施工对象的对象层以及行业统一规范的指标层等。对象层包括4个评价对象,基层清理及透层油施工质量、拌和质量、摊铺质量及碾压质量,即施工质量评分值由基层清理及透层油施工质量、拌和质量、摊铺质量及碾压质量分值加权得到。
        4.2评价标准
        通过实际工程,并参照相关规范,施工质量在90~100分之间的等级为优;施工质量在80~89分之间的等级为良;施工质量在70~79分之间的等级为中;施工质量在60~69分为次,小于60分为差。
        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中,社会各界对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是其中的关键,相关部门必须予以重视。在市政道路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具有系统性特点,技术人员需要加强对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明确施工质量控制方法,探索更多新型的施工工艺和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沥青路面施工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郭铄,李宇峙,张平.SBS与TP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J].中外公路,2013(1):216-218.
[2]龙新跃.环氧沥青配比对混合料路用性能影响[J].湖南交通科技,2018(2):99-102.
[3]于晓芳.浅析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方法[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9(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