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与信息化技术应用 刘文娟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8月上   作者:刘文娟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其中水利工程就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深化与完善,极大提高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及满足不同层面实际需求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相比较其他的施工建设,水利工程施工涉及到的技术应用更加复杂,内容复杂性更加突出,只有严格抓好管理工作,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安全系数,而这也与新时期信息化技术应用紧密联系到了一起,借助于

山东省莘县水利局  刘文娟 2524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其中水利工程就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依托于水利工程建设的深化与完善,极大提高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及满足不同层面实际需求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相比较其他的施工建设,水利工程施工涉及到的技术应用更加复杂,内容复杂性更加突出,只有严格抓好管理工作,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安全系数,而这也与新时期信息化技术应用紧密联系到了一起,借助于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的提升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整体成效性。本篇文章主要是对施工管理与信息化技术应用的结合进行了剖析,这对于加快新时期水利工程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新形势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研究
        引言:根据水利部门的统计,在整个十三五期间,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始终保持了6.7%-8.4%的新建改建及扩建速度,各地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当中的投入不断增多,对于满足我国新时期水利工程发展建设基本需要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从整体层面看我国水利工程在保障农业生产满足城镇地区生产生活用水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整个国计民生当中的基础性影响也更加突出,为此对于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现代水利工程而言,包含的施工内容更加复杂,各项技术要求标准也更高,需要更好的突出基本管理事宜,并综合相关的信息化技术应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施工管理的质量水平,也才能让现代水利工程的价值作用更好体现出来。
        1.当前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与信息化技术概述
        1.1水利工程建设施工管理
        在社会发展推动下,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当中的投入不断增大,各个层面的发展潜力得到了有效释放,我国现代化水利工程建设体系不断完善,对于保障我国新时期农业生产基本需要,对于更好支持城镇化进程中各个领域用水需求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这也是我国新时期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加快的原动力所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包含的内容非常多,常见的有防洪防汛工程、农田水利系统、水利发电工程、供水及排水工程等,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调度,对于调蓄我国水资源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分布不均有着重要意义,同时,还可以更好的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对于减缓水资源浪费现象具有重要影响,由此可以看出水利工程在现代社会发展建设当中的意义。同时,现代水利工程涉及到的技术应用、工艺水平、施工理念等也更加先进,整个施工建设也更加复杂,涉及到的施工主体多,施工材料多,施工的过程更加复杂,对于施工管理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只有严格抓好施工管理,才能确保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符合标准要求,才能确保各项施工建设任务的顺利进行。
        1.2信息化技术
        在现代水利工程建设当中,信息化技术是重要支撑,主要是指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科学管理与全面监控与水利工程建设的结合,可以实现对施工区域地形环境特点的全年面分析,可以相关软件技术的支撑,实现对施工建设全生命周期的模拟,而且还可以获取水利工程的数字地图,从而保障了水利工程建设的高质量进行。同时,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管理当中去,在提高各种数据信息的收集、分析、共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影响。
        2.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当中的优势分析
        2.1可以有效推动水利管理模式的转变
        我国是一个水利工程建设大国,但是在水利工程建设当中的管理方式却较为滞后,管理方式较为单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提高。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更好加快水利工程管理方式的转变,借助于信息化技术,可以对不同的平台及系统进行融合,从而对水利工程进行全面管理,这与信息化技术软件及硬件系统的兼容性具有直接关联性。


通过信息化技术,可以将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等基本情况向社会公开,从而更好接受人民群众监督。
       2.2可以显著提高水利工程决策水准
       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水利工程施工各个阶段的数据信息进行更好的整合与完善,并借助相关技术软件实现数据信息规律的把握,从而更好指导施工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借助于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所有数据信息在不同施工部门之间的共享,从而强化了彼此之间的协调联动,减少了推诿扯皮现象,更有助于综合性决策的做出。
        3.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管理当中的应用分析
        3.1GPS技术的应用
        在当前现代水利工程施工当中,GPS技术有着广泛的应用,重点上对各种数据信息的采集,以往的水利工程建设数据信息采集主要是由人工完成,不仅增加了数据失真的可能性,而且整体的采集耗费时间比较多,影响了水利工程正常施工建设进度,也降低了水利工程管理水平的提高。借助于GPS技术的应用,能够让相关的测量作业更加精准,可以实现全方面数据信息的收集。将GPS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管理当中,需要注意以下内容:对测量设备进行合理选择,测量仪器对于测量效果有着直接性的影响,测量仪器一般包括单双频,测量仪器不同实现表现出的测量精度也会存在差异,成本开支上也不同,单频接收机的性价比更高;在测量方法的应用上要注意,常用的测量方法主要有静态、动态、快速静态测量三种方式。
        3.2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应用
        在实际应用上,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价值作用非常明显,实现了对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及三维技术的综合性应用,对于提升水利工程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对于该技术应用而言,地理坐标发挥着重要影响,可以实现对水利工程各个位置的精准把握,而且对相关数据信息可以实现科学有效分析,能够实现对水资源量、受灾面积等的科学统计分析,对于扎实做好水情预报等都有很大帮助。
        3.3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
        在当前水利工程建设当中,卫星定位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在抗洪救灾及防灾等事宜当中有着深刻影响,能够为各项工作提供最为精准的指导。对于水利工程建设而言,更加体现在各种信息定位上,从而提高了水利工程施工建设的针对性、成效性,节省了不必要的成本开支。
        3.4数据库技术的应用
        对于现代水利工程而言,整个施工过程会产生非常多的数据信息,涵盖了前期勘察、施工设计、基本方案、机械设备、人员管理、技术应用、监理监督等,实际产生的数据信息是越来越多,传统的数据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将程序设计理念融入到水利工程数据库处理工作当中,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的灵敏度,同时数据库技术还要将抽象学的思想融合进去,为水利工程管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供保障。除此之外,数据库能够实现信息共享,让水利工程管理部门有效地整合数据资源。
        结束语:综上所述,本篇文章主要是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及信息技术进行了分析,明确了信息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管理当中的优势,继而对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当中的实际应用类型进行了逐一剖析,这对于加快加快现代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发展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杨飞,李爱宁,周翠萍,等.兼业程度、农业水资源短缺感知与农户节水技术采用行为——基于陕西省农户的调查数据[J].节水灌溉,2019(05):113-113.
[2]郭磊,崔争,李慧敏,等.水利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9,33(01):106-106.
[3]钱雪忠,须文波.企业信息化技术及其应用实现[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2000(05):514-5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