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成浓 杨丰
(广东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523808)
【摘要】教育改革发展背景下,为能有效提升医学院大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质量,要求构建长效教育机制,适应当前学生素质培养的需要。基于此,本文主要就医学院校大学生“医德医风”问题以及长效教育机制构建措施详细探究,希望能为实际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医德医风”;长效教育机制;医学院
0.引言
医学院校大学生“医德医风”长效教育机制的构建,需要从多角度进行考虑,保障机会的完善构建,为医学院校大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从整体上提升教育的质量水平。面对新的教育改革发展的形势,医学院校在教育创新方面要加强重视,做好各方面优化教育的工作,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1.医学院校大学生“医德医风”问题
从医学院校大学生“医德医风”的现状能发现,存在着欠缺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受到教育的因素影响,没有注重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影响了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医德医风”的培养对医学院校学生未来的就业发展有着很大的影响,对其职业发展也有着深远影响,加强对学生“医德医风”的培养教育显得格外重要[1]。但从实际的教育现状能发现,医学院校大学生“医德医风”的培养方面没有注重和实践进行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方面重视理论知识讲述,而缺乏实践的强化,使得“医德医风”的教育培养的效果不佳。
2.医学院校大学生“医德医风”长效教育机制构建
医学院校大学生“医德医风”教育培养需要构建长效教育机制,从以下几点构建措施方面要加强重视:
2.1新生环节教育要加强重视
医学院校大学生“医德医风”的教育工作开展中,要在不同的阶段学生实施相对应的教育举措,提高教育的整体质量效果。对于医学生新生环节的“医德医风”教育要能把握好方向,以及明确要求,医务人员中大学生塑造是比较重要的,而大学塑造中新生环节是比较重要的,由于新生面对着新的知识学习环境,学习的心态也在发生着转变,对学业以及理想信念等培养方面都是比较重要的,对学生道德情操以及专业能力素养培养也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只有从实际教学当中进行积优化设计,才能有助于促进学生后续的专业知识高效化学习[2]。所以在新生环节“医德医风”的教育过程中,这就需要把握好要点,通过榜样精神来弘扬价值观教育和医德医风精神,还要能从做细做小层面加强重视,能够真正走进医学新生日常生活当中,通过以朋友和老师双重身份和学生交流沟通,促进其认识到医德医风培养的重要性。
教师也要能够通过新技术的科学应用,推进四进四信,以及准确把握社会舆论导向。
2.2强化实习医院的联系以及走访
医学院校大学生“医德医风”的长效教育机制的构建过程中,在不同的环节都要能加强重视,学校和实习医院之间要加强沟通联系,多走访。医学院校学生在有学校培养的基础上,实习期是提高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动力,为能有效提升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发展以及素质提升,这就需要促进学生在实习的环节能将理论知识加以灵活运用,提高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这是促进学生专业素质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动力[3]。医学生在实习医院中所接触到的人是形形色色的,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理论内容,和医院中所需要的技能可能会存在出入,只有通过实习锻炼,将理论知识化为实践,并不断进行优化,才能有助于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素质,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提升起到促进作用。学校要加强重视,并不是医学生实习期间不再校就放手交给实习点进行教育管理,在学生实习过程中,辅导员和相应教职工要能够和实习医院加强沟通联系,提高走访的次数,能够和医学院校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形成走访报告,这样能够为后续的工作优化提供相应的参考,能有助于对学生专业素质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3注重“医德医风”文化传承弘扬
医学院校大学生“医德医风”长效教育机制的构建过程中,从文化传承以及弘扬的角度出发进行积极优化,中华文化传承是后人的责任义务,优良的“医德医风”传承需要医学院校学生作为重要的力量,将文化传承的工作能够做好[4]。医生护士犹如生死轮回摆渡人,救人于死亡的边缘,要将“医德医风”的教育融入到每个教育环节当中去,将从事职业的神圣一节伟大鲜明突出,将优良的“医德医风”在工作实践当中进行展现,从而能够为提升学生的综合学习素质起到促进作用,能够为专业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促进作用。除此之外,要注重创新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的额载体,能够将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做好相应的宣传工作,提高学生对“医德医风”文化弘扬传承重要性的认知能力。
3.结语
总之,医学院校“医德医风”的长效教育机制的构建过程中,要能从多方面加强重视进行考虑,注重从多角度出发提出高效化的教学策略,能够为学生的学习素养提升起到促进作用,为学生“医德医风”的良好树立打下基础。通过从理论层面就医学院校学生“医德医风”的教育的研究分析,能为实际教育工作的有效推进起到积极作用,实现高质量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朱林,俞涛,宋海洋,方正清.医学院校大学生“医德医风”长效教育机制的构建[J].科技视界,2019(32):238-240.
[2]龚小兵,李嫣.医学生廉洁文化教育初探[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9,26(01):89-90.
[3]彭鎏佳.新医改背景下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特点、方法与效果评价[J].东方企业文化,2019(13):259-260.
[4]冯泽明,魏永艳.医学生医德医风知行统一培育机制调查[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9,30(06):344-345.
作者简介:官成浓,(1967年9月),男,籍贯:广东梅州,学历:博士
职称:教授、主任医师,研究方向:肿瘤基础与临床研究,医学教育研究,邮编:523808,单位:广东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杨丰,(1971.8),女,籍贯:广东信宜,学历:本科,职称:主任技师,研究方向:医学技能教育,邮编:523808,单位:广东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