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有效教学浸润数学课堂——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探寻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0期   作者:李武俊
[导读]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个活跃学生思维

        李武俊
        湖北省潜江市浩口镇三柴小学,湖北 潜江 433116
        摘要:众所周知,数学是一个活跃学生思维、提高学生逻辑分析能力的学科。学好数学,生活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小学时期的数学学习仅仅是学生在所有学习阶段接触的数学知识的基础,只有基础打好了,学生以后的学习才能毫不费力。因此,教师应该竭尽所能帮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本文结合了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关于如何使数学的课堂教学更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字:小学数学 有效教学 教学策略
        前言:
        小学是学生智力与心理的启蒙时期,在这一阶段,学生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渴求获得知识。而在课堂上的学习成为了学生们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在这个时期,教师应当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方法,与其他教师沟通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精心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能够满足其想要获得更多学习成果的需求。那么,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了每一个教师都应当关注的问题。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充分理解教材内容,并且举一反三,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就属于有效教学。
        一、小学数学的教学现状
        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十余年,有效教学成了教育工作者们非常关注的一个词汇。所谓是指教师们在一定时间的教学过后,学生们获取的知识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学生的各项能力都有所提高。但是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使课堂教学效率不高,学生的学习成果不理想。首先是教师的教学目标模糊不清。教学目标是教师依托于教材内容制定的,既要符合教学实际又要具有可操作性。但是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把握课程进度,讲课时“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过于混乱。其次是教学模式的单一。时代在发展,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当今时代已经不适用了,一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依旧不注重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只是将理论知识讲完,然后带着学生题海奋战。虽然多做数学题对学生的学习是有所帮助的,但是效果远远不及在课堂上将知识学透彻。再三是教师急功近利。一部分教师过于急切地想要看到教学成果,往往在课堂上反复强调学习内容中的重难点,生怕自己哪里讲的不透彻,学生学不会,但是教师忽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二、有效教学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
        有效教学是教育改革之后社会与教师都在关注的热点问题,它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开展有着重要意义。首先有效教学是与小学数学教学规划相吻合的。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数学的教学规划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来的只注重学生是否学会基础知识,变为了在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上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而有效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既有成效,还能够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是有效教学能够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一部分教师对《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理解不到位,使得教师在形式上为新课标的理念,其本质还是在进行传统教学,这导致了教学质量始终没有明显的提升。有效教学倡导的内容是对教师的教学产生积极影响的,使得教师能够优化教学方法,合理搭配教学时间,促使学生的学习有效率,有成果。
        三、有效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前文已经提到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依旧存在许多弊病,有效教学的实施策略需要改正这些弊病,紧扣教学实际,因势利导,继而有的放矢的进行教学实践。
        3.1明确教学目标
        虽然新课标要求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但是教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领者。不能学生看过教材之后知道所学的课程内容,而教师却没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计算教学计划中每一个计划需要的时间,然后根据时间一点一点的完成计划,无须在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知识点上做过多叙述。教师的教学目标在制定时一定要计算课程时间,并且要符合教材内容。只有教师有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让整节课堂被充分利用,使学生吸收更多知识。
        3.2情景导入,合理激发学生兴趣
        数学最开始是源于古人想要合理分配事物或者生产劳动所得,主要以结绳计数的形式出现。由此可见,教师可以选择给学生创设与生活有关的数学情境。例如在北师大版本一年级上册《一共有多少》一课中,教师就能够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加法的意义。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几个可爱的毛绒玩具,在教学开始时,先拿出一个,然后依次递增。可爱的毛绒玩具能够瞬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继而教师再提出问题,导入课程教学,让学生理解加法的意义,学会5以内的加减法。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同时还可以创造一个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积极思考数学问题,从而使得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3.3转变教学理念,培养质疑习惯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种现象,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课桌前眼神呆滞,当教师问学生是否听懂了,学生都会统一口径告诉教师听懂了。但是当教师对刚刚讲过的内容进行提问时,学生们又面面相觑。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太过陈旧,没有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思考,主动提问,然后再针对所提问题教学解答。
        结语:有效教学是当代教学的信念和追求,要求教师能够负起责任,为了让学生能够多学知识而教学。为了完成有效教学,教师需要不断反思教学过程,从中发现问题,进而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教师的教学有成效,学生的学习有成果。
        参考文献:
        [1]赵春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研究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4(24)
        [2]刘国梅.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J].速读(下旬),2014,(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