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雷电灾害多发的原因及防护技术研究罗忠旭

发表时间:2021/1/28   来源:《论证与研究》2020年12期   作者:罗忠旭1 罗淼2  袁觅
[导读] 摘要:雷电灾害在我国农村地区较为常见,一旦出现雷击事故,将会造成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在农村发展中,由于人们的防雷意识不强,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进行造成了一定难度。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的发展,需要制定科学的防雷减灾策略,从而更好地对人们的生命财产进行保护,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罗忠旭1 罗 淼2  袁 觅1  张 欣1
                          (1.贵州省大方县气象局 551600;2.贵州省毕节市气象局 551700)
        摘要:雷电灾害在我国农村地区较为常见,一旦出现雷击事故,将会造成经济损失或人员伤亡。在农村发展中,由于人们的防雷意识不强,为农村防雷减灾工作的进行造成了一定难度。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的发展,需要制定科学的防雷减灾策略,从而更好地对人们的生命财产进行保护,更好地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农村雷电灾害;原因;防护对策
        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自然灾害的国家,长期以来雷电灾害给人类和地球上的生物带来灾难性的打击。由于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武宣县成为雷电自然灾害的重灾区。而农村对雷电灾害现象的发生、发展过程认知度严重不足,雷电灾害产生时农民的防护意识依旧淡薄,防御知识仍存在盲区。夏季是雷电频繁活动时期,尤其以5-7月为武宣雷电集中活跃时期。加之农村地理环境复杂,农民对于极端气候的危险意识不强,使得农民成为了雷击事件中受伤害的高危群体。所以,做好农村地区的雷电防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雷电灾害成因
        1、农村防雷设施落后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居民生活质量也提高了很多,越来越多的楼房拔地而起。农民家庭中的太阳能热水器、电视接收器等都安装在屋顶上,没有对其进行接地操作,很容易遭到雷电袭击。随着农民经济收入的增加,农民生活方式有了很大变化,农村建筑物内的电视、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的数量日益增多,这些电器电源线和信号线都是经过架空后进入室内的,普遍存在布线不合理、电源线路乱拉乱接现象,存在很大的雷击安全隐患。其次,由于这些信号线、电源线路上缺少防雷击电磁脉冲设施,在雷雨天气时,雷电产生的雷电流会沿这些线路进入到室内,对室内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2、农村民众雷电灾害防御意识较为薄弱
        大多数农村区域仍处在比较偏远的山区地带,而且农村青壮年大都外出务工,老年人居多,这部分老年人所接受到的教育水平有限,文化程度较低,缺乏雷电防护基础知识及雷电防御技巧等相关知识。每年夏季为雷电灾害高发阶段,同时也属于农事繁忙季节。有些村民为了抢赶农活,在雷雨天气下仍旧会外出劳作。农村地带的田地及水域位置特别空旷,同时因为村民缺乏雷电灾害防御意识,进而造成雷击事故频发。例如有些村民在田间地头、水域中从事农事活动,在遭遇雷雨天气时,往往会下意识的扛起锄头或者铁锹在雨中奔跑,这样特别容易引雷入身,进而引发雷击伤亡事故。
        3、农民防雷意识淡薄
        当前,由于农村经济水平较为落后,农民接收的知识有限,所以知识层次较低,很难对雷电灾害的形成和发生机理进行科学合理的认识。一旦出现雷电灾害,农民会认为是雷公发威,天神惩罚,采取消极放任的态度,很难对雷电直接进行对抗。在房屋建设、田内劳作时自身防雷意识淡薄。在房屋选址会听信“风水”先生的建议,将房屋建造在雷击灾害频发区,缺少雷电风险评估;村民缺乏雷电灾害防御意识,进而造成雷击事故频发。例如有些村民在田间地头、水域中从事农事活动,在遭遇雷雨天气时,往往会下意识的扛起锄头或者铁锹在雨中奔跑,这样特别容易引雷入身,进而引发雷击伤亡事故。
        4、防雷减灾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自相关的防雷减灾法律法规颁布实施以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城市内的防雷减灾工作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很快得到了落实,城市内的建(构)筑物的防雷装置设计、安装、验收过程中都有与之配套的管理程序,且取得了良好的防雷减灾效果。

但是农村地区的防雷减灾却收效甚微,由于农村地域宽广、建(构)筑物较为分散、经济水平高落后等原因,严重阻碍了农村雷电防御工作的顺利开展。
        5、农村雷电预警信息发布不畅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进步,气象部门可以对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雷暴天气强度、出现地域等提前进行预报预警,由于受到农村地域特殊性的影响,雷电预警系统和监测网络还没有覆盖整个农村地区,雷电预警信息很难在第一时间传递到每位农民手中,在雷雨天气来临之前人们根本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防御,使得雷电造成的危害不断加重。
        二、农村雷电防御工作对策
        1、加大对农村地区防雷科普知识的宣传
        进入到雷雨季节后,农村地区的雷电灾害频繁出现,由于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较低,自身的防雷意识淡薄。因此,应深入到农村地区加强防雷科普知识宣传,提升农民的防雷意识,积极引导农民进行正确的雷电灾害防御。气象部门应安排专业的防雷工作者到各个乡镇,开展现场咨询、现场专家咨询、发放防雷宣传画册和防雷知识问卷,并在现场通过施放气球、广告横幅等的形式进行防雷知识宣传,向广大农民讲解雷击事件发生的原理和正确的防御措施,详细介绍在具体的雷电事故中如何进行正确的防护,尤其是在田间劳作遇到雷雨天气时的正确应对措施,不断提升农民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2、加强雷电监测的预警预报
        针对防灾减灾的需求和未来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应对雷电灾害预测预警子系统不断进行完善。在雷电监测站网的基础上,尽快建立起雷电灾害信息接收和处理平台,以此实现对雷电信息的实时显示、查询雷击灾害资料、统计分析等功能,确保雷电灾害预警和对策服务工作可以顺利开展。对雷电灾害和相关的技术加强研究开发,不断增强气象部门对雷雨天气的监测、预报预警水平。借助于现代化的多媒体平台,如电视、电话、手机短信、电子显示屏、互联网等,将雷电灾害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每位农民手中,争取为农村地区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3、加快雷电预警信息网络建设和信息发布
        为了提升农村地区雷电灾害预警和雷电灾害防御服务能力,应对雷电监测网络和雷电预警模式加大建设及开发力度,将雷电预警过程中的温度、风、雨等气象要素的变化对社会公众发布。对农村雷电检测预警网络不断进行完善,同时根据卫星云图和雷达探空等观测资料,建立起雷电资料共享平台,积极开展雷电监测预警等相关的业务。
        4、做好农村地区的防雷检测
        气象部门应联合防雷中心、教育局、住建部等部门做好农村防雷装置的年检工作,特别是要重点检查各个乡镇的防雷工作开展情况。对防雷装置性能加强检测,还要做好相关的维护工作,对农村校园网等通讯设备、师生集中活动区域、学校电力设施设备、学生活动的操场等区域重点进行安全检查,一旦发现防雷安全隐患应提出合理的整改措施,监督学校及时完整整改工作。禁止农民私自拉扯金属线路,将线路的敷设入户工作做好,同时还要安装相应的浪涌保护器。
        5、推动农村防雷科学化管理
        在规范农村电力线、电话线等线路的同时,还要实施严格的防雷措施。农村的电路大都是架空线路,受到雷击的概率较大,大多数的保护器很难确保架空线路的安全。在安装电话线路时应将绝缘子铁脚接地,架设的线路需要使用金属避雷针,进而确保天线的安全。对于广播电视、通信和电力部门架设的线路,需要做好防雷安全检测,在农村加大推广电源线和信号线的地埋技术,降低因架空线路引入雷电产生的危害。
        三、结论
        农村的雷电防御工作与广大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气象部门必须高度重视起来,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做好农村地区的防雷科普支持宣传,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不断增强农民的防雷意识和能力,重点做好农村中小学校防雷装置检测和安全隐患整改工作,将雷电防御工作在气象为“三农”服务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邓伟,杨虎,陈勇.农村雷电事故多发原因及防御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7,(17):222,225.
        [2]陈若君,罗桂森,周国明,等.佛冈县农村的雷电防御现状及其对策[J].农业与技术,2014(3).
        [3]马林.山东省农村雷电灾害现状及防御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