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功利
海宁市职业高级中学314400
摘要:中职学校教育当中不仅仅需要学生具备专业的技术知识,还需要他们掌握到更加全面的文化知识,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最基础的文化科目,对于提升学生的交际表达能力与道德素养、文学素养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语文学科的教学质量与学生的综合发展、健康成长息息相关。鉴于此,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进行探索与创新,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进而有效促进语文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本文就提高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中职教育;语文教学;有效策略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是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劳动者,以满足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求,而语文课程在中职学校当中属于必修科目之一。现阶段许多中职学校的学生思想尚未发育成熟,文化基础水平相对来说较为薄弱,对于语文课程的学习难以保持着长久的兴趣。因此,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为了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与不断进步,应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进而有效促使语文课程教学过程能够得以优化,进而推动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与有效性提升。
一、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意义
中职学校的教育与社会的人才需求具有比较重要的关联,对于我们国家培养综合型人才战略的意义十分重大。新的教育改革与课程标准当中明确提出了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性,强调了“语文是学生必修的一门主要文化课程,是具有基础工具性质的课程,除了是一门基础课程之外,也是一门工具课程。”显而易见,语文学科在中职学校教育当中占有十分重要与基础性的地位,有利于学生的人文素养、综合能力等方面的培养与提升。从学生的就业方面来看,语文课程知识内容是确保其在社会上占有优势的重要课程,需要教师在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交际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等,能够对于学生以后的就业创新意识进行有效培养,进一步有效强化学生自身能力与社会各项职业的重要对接,促进学生的就业能力有效增强。
二、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趣味导入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构建良好的导入环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是确保整节课堂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并且良好的课堂导入环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将自己的精力与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之中,进而有效开展教学活动。因此,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趣味导入课堂的方式,借助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与事情,开展合理的学习引导,为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奠定基础。
例如,在进行《我的母亲》教学过程中,笔者首先运用了问题导入法调动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在课堂中探讨交流,展开分享活动,让他们分别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说一说自己的妈妈是什么样子的,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与妈妈之间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等,简要讲述一下自己实际经历过的事情。然后,笔者在规定的时间之后便让学生们停止了讨论,并且向学生们提出了相关的问题:“同学们刚刚都说了自己的妈妈,那大家想不想了解一下老舍先生的母亲呢?”有了之前的讨论,学生们已经对母亲这一话题十分感兴趣,笔者在提出问题之后大家都表现的十分活跃,都想带着自己的好奇心详细了解课文。最后,笔者借助了学生现在良好的学习状态,结合课文中的知识内容展开了讲解与分析,很好的吸引了学生们的课堂注意力,进而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如此一来,笔者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很好的导入了课堂教学,使学生在探讨的过程之中纷纷积极参与进来,并且通过笔者的问题引导使他们更加迫切的想要学习课文知识,进而有效推动了教学效果与质量的整体提升。
(二)发挥专业优势,融入到语文课堂中
在以往的中职语文课程教学过程当中可以看出,学生普遍比较注重专业课程的学习,忽略了文化课程的学习,加之文化课堂教学十分枯燥无味,导致了一些学生对文化课程学习没有较高的兴趣,甚至一些学生直接放弃了文化课学习。因此,中职语文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将专业优势发挥出来,在课堂中融入舞蹈、音乐、美术等专业课程知识,尽可能的增强课堂教学趣味性,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语文学习,推动他们的综合素养与学习效果提升。
例如,在进行《荷塘月色》教学的过程中,笔者首先抓住了课文中的意境之美与描写特点,将感悟其中的语言美与情境创设作为教学中的重点,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熟读文章。然后,笔者再选出几名美术基础比较好的学生,立足于文章中知识内容的基础之上,使用简笔画的形式在黑板上描绘出景物,让其他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纸上画出来,学生们在这种学习过程中一边读一边画,都十分认真的参与进来,并且很快能够画出一副优美的风景图,描绘出了亭亭玉立的荷叶、袅娜的荷花以及轻轻的荷波等,构建出了十分活跃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可以轻轻松松的掌握到语文知识内容。与此同时,笔者还会将书法、音乐等元素融合到语文课堂教学当中,发挥出专业的优势,并且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创建小组合作,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创建出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不仅仅能够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还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得以优化,使他们在互相帮助的过程中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有效解决疑难问题。因此,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将学生合理进行分组,再为学生布置相关的任务,将学生合作学习的欲望与动机充分调动起来,确保小组合作能够顺利开展,学生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够有效实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最终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与学生的学习质量获得有效提升。
例如,在进行《劝学》教学的过程中,笔者为了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提升,首先在课堂中结合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特征等引导其进行了比较合理的分组,并且从中选出一位小组长。然后,笔者再为各小组布置了学习任务:本文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课文主要劝人们学习什么?你对课文有怎样的看法?笔者在布置完这些学习任务之后,各小组成员立即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笔者在各小组进行讨论的时候适当对他们进行了帮助与指导,让学生能够对问题进行正确的分析,使他们能够通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得出结论与答案。如此一来,笔者在这一教学的过程中借助创建小组合作的方式,有效促进了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
(四)注重因材施教,体现教学的阶段性
在我们国家当前阶段课程标准当中强调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学生的综合特征与思维差异等因素,合理对她们进行高效的指导。因此,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发现不同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等,并且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合理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能够不断取得进步与成长。
例如,在进行《老人与海》教学的过程中,笔者首先让学生熟读课文并结合他们的理解能力,将学生分为了几个教学层次,针对一些不能正确理解文章大意的学生,笔者要求他们找出文章中的重要句子与线索,针对一些理解文章大意的学生,笔者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将课文写作意图与大意描述出来,针对已经深刻理解文章的学生,笔者要求他们尝试自主思考老人是在怎样的情况下与鲨鱼接二连三进行搏斗的等问题。
总而言之,随着教育的改革各方面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越来越重视,中职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趣味导入课堂、发挥专业优势、创建小组合作、注重因材施教等多方面出发,全面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罗艳. 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2]毛青云.影响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因素及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7(08):10+16.
[3]谌若云.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与路径[J].课外语文,2016(17):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