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启群
湖南省衡阳市常宁市板桥镇中心小学 421519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呈现出新的特点,构建高效课堂是素质教育体制下的必然产物。针对于小学数学而言,高效课堂的构建已然成为新课改的教育目标之一,如何保证小学数学教学的高效性是优化课堂教育资源的根本。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进行研究,对现有较为推崇的方法进行总结,旨在让大家更深刻的体会高效课堂的优势和需要改善的方向,以便更好的教育和引导学生。
关键词:构建;小学数学教学;高效课堂;方式方法
从新课改各项规定出发,构建高效课堂的主要方法是老师通过自身教学行为的表现,以新课标为落脚点,严格地组织教学结构,灵活地运用教学方式,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的教学策略,协调教与学的关系,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地探究新知,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如此的课堂改变能够让学生更深刻的领悟各项学科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也能从中更好的把握自身的不足和未来的改善方向,从而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提升课堂效率。但就目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情况看,发展并不是很顺利,在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师生关系不融洽、学生参与度不高等众多问题,从而影响课堂教学。对此,作为小学数学老师而言,应从课前、课中、课后三方面出发,通过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提高数学教学效率的方法,更好的掌握高效课堂的构建方式。
一、优化课前教学设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构建高效课堂的第一步应该是有效提升教学设计和内容,以便更好的吸引学生学习课堂能容,进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应该重课前的课堂设计做起,不断优化设计内容,在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的基础之上,以传统教学设计为基础,加入新课改和新时代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学生更感兴趣的教育素材和教学方式入手,有节奏的带动课堂气氛,从而带动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节奏。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对小学数学教材进行全面梳理,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为之后的教学设计优化做准备。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时、分、秒》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不急于对这一数学概念进行灌输和教授,而是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先让学生回顾自家钟表是如何走的,自己的电子表或者父母的手机中的手表数字是如何变的,随后再引入教学内容。此外教学设计中应体现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将钟表、电子表等事物带入课堂中,在课堂上进行展示,通过增强观感和互动性来促使学生感受到不同指针时间的不同应用情况,提升学校数学课堂的教学兴趣,从而达到构建高效课堂,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引入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方法
1.运用情景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
情景教学法是指教师创设一些形象、生动的场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方面的主要目的是直接刺激学生感官,通过引入身边的社会和生活中的相关势力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提高其主动学习和理解的能力,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如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学除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情景:小张同学每天就会进行一定的跑步训练,他的计划时2个月跑够100千米,那么他每周要跑几千米呢?如此的情景构建能让学生更好的带入自己的生活,从而积极的参与除法运算的学习中去,思维更加活跃,教学效果更好,高效课堂因此也更进一步。
2.运用多媒体技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多媒体等多种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面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方法的表达,教师可以通过新媒体技术将抽象的概念更为形象的表达,让学生透过更为生动的教育内容更有观感的感受数学的乐趣,从而更好的投入到学习中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教授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位置与方向(一)》这一节时,教师单纯教授学生其中的内容不容易让学生理解,很比较枯燥乏味,学生对其兴致缺缺。在此情况下,教师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生动有趣的呈现不同城市的不同地图的方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从而引导其如何确定自身的方向,让学生更有兴趣的主动参与到互动和学习中来,较大提升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3.开展探究式教学启发学生思维
新课改背景下鼓励教师开展探究式教学启发学生思维,在此基础上也能够达到提高课堂效率,创建高效课堂的目的。对于小学数学教育而言,引入探究式教学方式能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自主研究和解决问题,对于提高课堂效率有较大的帮助作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定不同启发性问题让学生自主研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思维。
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中关于“几何图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先教授学生各种几何知识,然后对学生进行问题:“在生活中你们有没有发现这样的几何图形?”、“这些图形怎样变化就跟你们见过的一样?”等,引导学生对几何图形进行认知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究,从而提升学生探究能力的基础之上,提高课堂效率。
三、注重课后反思及教学效果评价
进行课后反思是任何教学的重中之重,有反思和评价才能提高和进步。对于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工作而言,及时反思并进行科学的教学评价十分必要。教师通过反思自身数学教学的“亮点”和“不足”,能够更深入的了解自身课堂的优劣势和对学生的积极或消极作用,从而促进自身更多的改善和进步;科学的教学评价能够客观反映教学生的课堂反映和表现情况,从而促使教师有方向性的改善现有教学方法和内容,为构建高效课堂而努力。
如在人教版《统计》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图片方式展示超市的水果,向小学生提问喜欢吃什么水果,小学生则会依照情景教学的方式被教师带入情境中更好的了解如何统计水果的数量。教学结束之后,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课堂反映效果做出科学的教育评价,如果学生的兴趣点不高,则表示教师应更深入的了解小学生的兴趣点和生活,通过改善教学设计和方法及素材的方式进一步改善教学效果,构建高效课堂。
四、结论
总的来讲,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是新课改下每个小学老师都应该注意教学点,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营造好的学习氛围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主要方法和目标,为此教师应从课前的教学设计,课中的教学方法和课后的反思评价等不同方面而努力,贴近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为构建高效课堂而逐步努力。
参考文献:
[1]王秀芳.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甘肃教育,2019(23):88.
[2]丁伟.创新小学数学预习方法,构建高效课堂有感[J].山西青年,2019(22):147.
[3]郭上海.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J].教育艺术,2019(11):13.
[4]殷延聪.对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思考[J].散文百家,2019(11):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