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动产登记测绘中的地籍与房产数据整合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0月29期   作者:翁建梅
[导读] 现近阶段,制定、完善不动产登记制度是我国机构的一项重大任务,此工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都在大力关注、重视。
        翁建梅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彝族自治县不动产登记中心 云南省景东县676299
        摘要  现近阶段,制定、完善不动产登记制度是我国机构的一项重大任务,此工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都在大力关注、重视。不动产权籍调查是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关键与基础,同时这也是不动产登记信息数据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详细、准确的不动产登记信息能够在应用各项不动产登记发证以及共享查询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来确保不动产信息管理平台的有效开展。现将在本文中围绕“不动产登记测绘”展开,简要谈一谈不动产登记测绘中的地籍、房产数据整合中的问题与措施。
        关键词  不动产登记测绘  地籍数据整合  房产数据整合
引 言  
        我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工作所包含的环节是比较多的,涉及到房屋、草原以及海域等多方面。其中,不动产登记是由空间信息和权属信息相互结合到一起而形成的。在具体的登记工作中,不同工作进度、数据整管理等因素会对工作产生影响,对不动产登记地籍和房产数据进行整合时,建设数据体积系统操作平台有利于提升整合效率。
一、不动产登记地籍和房产数据整合具备的特点
        对于不动产登记工作,其数据主要包含地籍和房产数据,现阶段数据采集、储存以及应用单位等多方面差异性使数据分类构造与管理形态之间存在差距。在这工作一环节中,房产数据主要体现房屋地块和构筑物的权属信息,具体还会涉及到房产薄册、图形文件等多个环节,是房屋产权管理更受关注的一个阶段。一般来说,房屋测绘平面图位置自身的准确性较高、权属以及地界线比较的清楚和明确,可以分为分幅图、分户图等,测绘时所选比例一般为“1:500”,比地籍图的准确性更高。
        地籍信息包含土地价格、权属登记模块等多方面,相对空间的地理参考依据、空间建筑、各项专题制定等都会涉及到。它的目标是构建数据库系统,构建时将会以宗地为主,构建系统有利于采集地籍信息、处理和探究数据,针对地籍图形数据的检查、探究为重点内容,测绘土地尺寸、边界点位坐标的目的在于借助土地权属信息来了解土地出让税费、征收征用土地建设情况,这有利于缓解土地权属中存在的矛盾,比例尺大小往往与土地地块价值具有密切联系。拿发展缓慢的区域来说,地籍测绘的比例尺会比较小一些,而面对经济发展较快并且土地利用价值相对较高的区域而言,比例尺则会更大一些。
二、不动产登记测绘技术现状
        1、数据整理存在问题
        在实际开展不动产工作时,其涉及到的部门是比较多的,比如说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等,不同部门之间往往具有工作权限、规章制度等多方面差异,这些差异会对开展不动产登记工作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比如说,测量、整理标准难以统一就是一个十分棘手的问题,此问题很容易导致不动产登记工作中缺乏标准流程,进而出现数据难以整合等问题。
        2、数据检测存在问题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多种高新技术被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不动产登记工作也受到了影响,此工作中凡是数字性的资料整合、检测都可以经由计算模拟来实现,比如说建筑土地位置、施工数据等,计算机强大的模拟、计算功能等都可以胜任,这样能够有效保障测绘数据的高效传输,尤其是在空间数据检查中。近年来,在不动产登记工作中,虽然一些数字化手段逐步得到了应用,但是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问题。
        3、数据管理存在问题
        在不动产登记工作的实际开展过程中,自然资源不动产登记部门逐步建立了数据库,而数据库管理工作是一个大问题。比如说,中介机构的干预手段容易使得不动产登记与交易过程中出现 “重复测量”问题,反复标测会严重损害业主利益。虽然国家有关部门针对此问题逐步进行相关法律约束,但是行业中现存的潜规则仍然会损害业主利益。


三、不动产登记测绘中地籍与房产数据整合的关键技术
(一)数据库结构建设
        在建设数据库结构时,工作人员应当充分考虑现阶段土地和房产登记业务的开展情况,对不动产统一登记数据库准则进行完善时,必须遵循实际要求。所需要完善的这项准则主要涉及到不动产的图形表、业务登记属性表、字段长度及其基本约束条件,完善该项准则的目的在于整合数据,其作用与地位都非常重要,可以为不动产统一登记信息管理平台的稳定运行提供基本的依据。
(二)对数据进行整理
         1、整理无效数据:
     原不动产土地和房产登记资料都需要进行检查,需注销的数据要被记录下来加以清除,要确保落入档案库内数据的准确性,然后实施全面管理。对于档案库的管理来说,可根据原有不动产土地和房屋登记档案管理要求进行管理。
        2、落实土地房屋具体登记数据
    针对原有不动产土地和房屋登记数据进行探究与讨论,然后要针对未落实的信息进行详细整理,这样就可以根据原有不动产证书信息寻找图形宗地信息,两种必须具有对应关系,然后就可填写宗地标准代码,最终就可完成数据登记工作。
        3、规范化管理
    工作人员应当针对数据整理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如果登记信息内存在不一致现象,就可按照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的基本需求来制定转换映射模板,这种模板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所有不动产登记信息的完善性。然后就可根据不动产数据的不同类型进行划分,小数点位、数量单位等都必须保持相同原则。最后需要注意,不动产登记簿内提出的相关要求应当被考虑,土地与房屋登记中的异常数据应当被妥善处理,要尽最大努力确保数据完善性。
        4、逻辑关系
    针对原有不动产土地和房屋登记期间的大部分工作来说,都需要严格遵循登记薄管理要求来建设逻辑关系,同时还应遵守“原有不动产权力关系相互一致”这一基本原则,在构建新型的不动产登记薄时,可以新建不动产登记单位来完成这一工作。在进行这些工作的同时,原有的业务号也应当被记录下来,这样可以确保当前与原有的不动产登记档案之间可相互联系,另一方面,被储存的宗地编号还能够和图形联系到一起。
(三)转换数据
        如果为纸质信息数据,那么可从标准数据入手,录入有关的土地登记、房产登记数据,然后将信息运往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内。拿需扫描的电子档案数据来说,则要进行导入式管理,但必须符合规范的不动产土地和房屋档案管理要求。
(四)检查数据
        数据检查可分两种形式:空间与非空间数据检查,这两种方式的效果都非常不错。拿空间数据检查来说,其主要借助计算机图形管理系统进行检查与研究,但必须遵循规定的检查要求,所检查内容往往比较多,包含空间图形自相交、重叠等,特别要注意图层之间的房屋宗地图形必须落实于土地宗地的图形区域内,同时宗地图形要与相对应的地籍区、地籍子区的空间部位相同。而实施非空间数据检查时,则具有计算机、人工操作两种模式。
(五)数据入库
        宗地、房屋数据被整合到一起后,就需要进行入库处理,要想提升属性值,则必须满足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内的基本要求,标准化是对此工作的一个基本、重要要求,这样能够更好地满足空间数据的基本质量需求,形成标识码。在落实数据入库这一工作时,必须要与现存的不动产登记数据库相联系,还可以转换现有数据,转换时必须要与不动产登记数据库内业务属性登记相一致。在数据入库之前,数据应当符合不动产登记对于历史业务处理期间的查询现状,这样能够进一步提高数据准确性。

四、结语
        总的来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不动产统一登记能够更好地满足行业发展需求,在实际工作中,地籍与房产测绘技术的融合是一个关键点,技术融合能够更加充分地实现相关区域内土地、房产等各类资源整合,从而有效推动不动产登记工作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守菊, 李倩倩. 不动产登记中的房地产与地籍测绘数据整合探析[J]. 时代金融(上旬), 2019, 000(007):47-48.
【2】李庆胜. 不动产登记中的房产与地籍测绘数据整合[J]. 住宅与房地产, 2019(19).
【3】田塔拉, 高文俊, 李健. 不动产登记中的房产与地籍测绘数据整合[J]. 商品与质量, 2019, 000(001):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