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矿业有限公司 云南玉溪 653405
摘要:在矿山企业的发展过程当中,矿山工程的开采质量和效果将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而矿山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过程是否能够得到科学的保障,又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对矿山开采的效率产生不容小觑的影响。但是从当前此类设备的管理过程来看,依然存在着诸多的漏洞需要得到及时的填补,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得这些设备都能够在正常运行的情况下为矿山的开采过程保驾护航。而本文正是以此为基础进行有效的探讨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管理此类设备并对其进行维护和保养的措施,希望能够为我国矿山开采效率的提升贡献一己之力。
关键词:矿山机械设备;管理;维护
前言
当前,为了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于铜矿工程分外重视,许多铜矿项目也已经开始建设,在矿山工程中,机械设备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对于矿山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近年来,随着我国矿山资源开采行业的不断发展,矿产机械设备在其中的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矿山机械设备的结构比较复杂,其制造成本也逐渐增加,需要严格做好矿山机械设备的使用与维护管理,从而保证矿山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达到预期,帮助企业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
1做好机械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当今采矿领域直接向机械化不断发展的方向发展,因此,做好矿山机械设备的管理,在采矿过程中占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根据相关矿山机械设备管理经验和数据统计,在每年的采矿计算过程中,都会因机械设备运行故障或后续维护不到位而发生一些安全事故,它占整个事故概率的60%,因为一旦机械设备停止运转或因故障不能运转,将间接导致矿山企业的正常生产和开采,也会影响到在线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特别是一些煤矿企业,如果井下通风设备在开采过程中丢失,会影响井下通风,从而在矿井内积聚大量有害气体,威胁井下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
2矿山机械设备管理和维护保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管理制度不健全
矿山机械设备种类繁多,生产制造标准差异较大,难以规范矿山机械设备的使用和管理。在没有统一标准的情况下,许多企业为了利益最大化而简化或弱化机械设备的管理。这种情况会导致设备超期服役或部分设备难以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同时,缺乏规范化管理将导致设备利用率降低,难以充分发挥设备的最佳性能。
2.2没有形成足够的监管力度
是否能够在矿山机械的使用过程当中,抽调专门的人员进行定期的监督,对器械设备的使用规范性程度以及使用频率进行综合的管控,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设备的使用科学性以及设备使用人员的安全性。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矿山企业对于设备使用过程的监督流程的重视性水平较差,不仅没有抽调专门的团队用于这项工作的落实,而且在具体的设备操作过程当中,也没有将操作过程的专业性置于首位,给予足够的关注。
2.3不注意保养、保修工作
对于矿山企业来说,机械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是工人安全的保证。因此,目前的工作不重视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会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率。因此,必须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减少安全隐患造成的损失。
3矿山机械设备维修与保养工作的有效途径及策略
3.1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
管理制度是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对于矿山机械设备管理工作而言也不例外,因此,为了使得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到达预期效果,就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体系,并做好管理工作的落实。首先,需要明确相关管理人员的职责,使得可以使责任落实到个人,增强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的责任意识,确保管理工作可以有序开展。
其次,也要针对设备的使用制定相关规则,约束操作人员的使用规范,避免操作人员出现违规现象,不规范的操作会加快设备故障的机率,因此,要确保机械使用可以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
3.2加强矿山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和保养工作
要避免矿山机械设备的故障发生,做好日常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十分有必要,日常的维护工作可以确保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正常使用,同时也能够确保矿产生产的进度可以顺利进行,好的养护工作也能够大大降低机械的维修次数,增加机械设备的寿命。机械设备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生一些损耗是无法避免的,而日常的维护工作就能够及时发生可能出现的故障,并进行解决,避免了故障由于得不到解决而产生较大的问题。因此,需要相关的专业人员,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养护和维修,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为设备的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3.3预防维修
在矿山机械设备还没有发生较大的故障时,对设备可能存在的潜在故障进行相应的检测和维护,防止设备故障发生,保障矿山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预防维修主要包括定期保养和例行保养两部分工作,其中定期保养是指对矿山机械设备在一定的时期内进行定时的维护工作,各个企业根基设备的结构特点以及企业的自身生产情况,对矿山机械设备进行全面的维护工作。与定期保养相比,例行保养的工作比较简单,主要是指企业对设备进行例行的检查、清理等工作,从而保障设备能够正常正产的运行,减少设备故障发生的几率。
3.4故障维修
故障维修是指企业对矿山机械设备已经出现的故障进行维护、修理等工作,使设备能够重新投入生产并恢复到良好的运行状态,保障矿山生产的正常进行。根据矿山机械设备故障程度的不同,可以将故障维修分为小修、中修和大修三种情况。如果设备的运行故障较为简单,可以采用小修的方式,对发生故障的设备零件进行相应维护或更换即可,如果设备的故障较为复杂,就需要对矿山机械设备进行中修或大修,彻底的解决设备运行故障问题,使矿山机械设备恢复性能,重新投入到矿山生产中,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3.5加强工作人员技术培训
在矿山生产过程中,经常会因工作人员生产操作不当或操作、维修技术不合理而导致矿山生产质量问题的发生。对此,企业可以通过加强工作人员技术培训的方式来减少这种问题的发生几率。通过对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规范工作人员的生产操作,防止因工作人员技术低下或操作不当而引发的设备生产故障。通过对维护人员难度技术培训,可以加强他们的设备维护意识,防止设备及其零件的清洁、维护工作不到位等情况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维护人员的维护水平,保障设备故障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使矿山生产设备能够更快的投入到矿山生产工作中,减少因设备故障而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
结束语
矿山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外界因素以及内部影响因素,采用实际完善维护以及保养技术,为矿山企业发展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陈炳如.浅谈矿山设备的维修管理[J].华中科技大学(机械设计),2015,26(20):201.
[2]周萌.论矿山设备备品配件管理[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4,24(18):155.
[3]郭联合.露天煤矿矿山设备的维护与管理[J].机械设备设计与制造,2013,36(21):124.
[4]魏胜国,刑汉明.矿山设备技术改造创新与管理[J].矿产开采技术.2011,14(1):14.
[5]夏德富.矿山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分析[J].砖瓦世界,2019,(16):152.
[6]张霞.矿山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