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自来水集团禹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北京市 100011
摘要:在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重视。在建筑工程的设计工作中,智能化系统转变了传统建筑的设计理念,提高了建筑的智能化层次以及实现了良好的居住感受。智能化建筑在我国各大城市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比如建筑系统当中的智能门禁系统、智能感应系统以及智能家居系统等,同时在一些隐蔽的建筑过程当中也有着重要作用。在近几年,我国各大城市的建筑工程设计将智能化系统与工程排水系统之间进行有效的衔接,通过智能化控制的方式对建筑给排水工程进行有效控制和监管,准确监测建筑的日常给水量和排水量,不仅提高了给排水监测工作的效果,并且还降低了相关人员的劳动强度针对建筑智能化给排水系统设计展开的分析和研究,本文提出建筑给排水工程的相关设计要点,为实现建筑工程的智能化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智能化设计
引言
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作为建筑重要组成部分,技术不断更新,一定程度提高了给排水施工质量。建筑给排水施工过程中会涉及较多专业,施工环节易产生质量问题,直接影响整个工程质量。因此,要把握建筑给排水设计及施工环节每一处细节,以保障工程质量为出发点,确保建筑给排水设计和施工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控制建筑给排水施工质量。
1 建筑智能化系统
建筑智能化系统也被称之为建筑弱电系统,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主要是以建筑工程结构作为基础,并且具有建筑设备通信结构以及办公自动化操作等不同的辅助工作。系统将建筑网络、智能系统运营管理以及设备应用等方面进行有效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智能化操控结构,为建筑使用人员提供出更加安全的保障,并且也为技术人员提供了更加方便快捷的智能设计环境。在建筑自动化系统的使用中,需要合理使用全新的通信技术、信息网络技术以及视频监控技术等。通过这些技术的有效应用,提高了建筑的智能化管理工作程度,并且在某些控制和监测单元当中实现了无人监管的工作模式。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建筑设备可以实现自动检测,信息资料可以实现自动收集,信息处理的效率和质量有了明显提升,有效实现了建筑使用人员对建筑整体的实时监控,达到了智能建筑的合理优化设计目标。由此可以看出,建筑自动化系统对建筑工程的设计以及施工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2 建筑给排水节能节水设计的目的和注意事项
2.1 节能节水设计时要考虑给排水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合理性
建筑的给水和排水设计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在对其进行设计时要系统性,实现水资源科学合理的调配。充分考虑当地的给水需求和排水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分析使用中会遇到的给水问题和排水问题,分别对其进行设计,并保证设计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建筑的给排水系统设计较为复杂,虽然近年来智能技术兴起,为建筑的给排水系统提供了新的可能解决方案,但是当前还没有实现大规模的应用,还需要大量的人工参与其中,保证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检修工作和日常维护。水是人民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要素,由于建筑集中居住的特点,在日常给排水系统是需要多次使用的系统,在设计时要注意其大量用户的日常使用性,保证给水与排水的设计协调的同时并保留未来智能技术应用的改进空间,应用现有的条件,制定合理的方案,做到成系统的设计,科学的设计以及合理的设计。
2.2 节水技能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建筑的使用者的实际需求,做到以人为本
这是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最容易忽略的要素,也是比较重要和基础的要素之一。建筑给排水设计要充分考虑使用者的给排水需求,用户怎么操作水源,户内管道的设计是否合理,是否满足用户的日常需求,是否存在不方便的问题。
比如水表的位置是否影响其实际使用以及用户的查看是否方便,卫生间的排水是否顺畅,给水压力是否可以满足一些生活设备的需求等等问题,在设计中都要充分的考虑,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做到以人为本。
3 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策略分析
在给排水设计工作中,必须要对自动化控制系统进行合理的优化。当前在自动化系统的控制工作中,主要是通过专业的智能化系统设计人员来加以开展,而不是通过建筑工程设计人员来进行设计。因此,在该阶段的设计工作中,需要建筑设计工作人员充分了解到智能化系统的相关设计要点,这对于建筑设计人员来讲属于一个较大的工作挑战,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充分了解自动化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法,给后续的工作造成了较大难度。基于这一问题,很多工程设计单位将这一阶段的设计工作,直接转移到专业的智能化系统设计单位来进行设计和操作,以此保障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工作高质量地开展。通过对建筑智能化系统与建筑工程给排水系统之间的关系分析可以看出,二者相互之间存在密切的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工作中,必须在给排水过程当中应用智能化系统的相关设备以及相关智能设施,以此来保证整个给排水系统的正常稳定工作。
首先,在传统的建筑给排水系统当中,主要是通过人工和力学等相关控制方法来对给水系统进行控制。当建筑的水箱充满水时,需要通过人工控制或者浮球阀自动关闭进水。这种控制方式的缺陷比较明显,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主要表现在水阻力较大,人工的劳动强度就高,供水设备的耐久性较差以及密封效果不良等问题,造成了传统的给水控制方法无法满足整个给排水系统的正常工作。针对这一问题,运用智能化系统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缺陷,通过使用BA(BuildingAutomation,楼宇设备自控)系统的智能化控制功能,蓄水池当中安装液面监测设备。该设备可以将水池中的液面高低数据实时性传输到智能控制阀,当水池液面达到极限高度的情况下,相关控制法会将液面的数据信息直接传输到智能控制闸阀,智能闸阀开启自动停水和供水等相关工作,有效降低了相关监管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提高了供水系统的控制准确度。
其次,在传统的给排水系统设计工作中,尤其是针对人类日常生活当中的污水排放、雨水排放等相关工作,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经常会存在水体排放不通畅等相关问题。在传统的给排水工作当中,人类的生活用水会直接顺着城市管道流入到污水管道当中,但是由于我国部分城市在城市内部的排水设施的设计方式上不合理,造成了污水排放速率较慢,并且在一些地势较低的区域建筑污水,甚至还会出现倒灌等不良问题,给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出现这一问题之后,提高了地面以下的管道检测工作的难度,如果发生堵塞问题将无法得到快速解决。引入智能化控制系统之后,在地下管道每间隔一段距离可以设置出一个智能监测设备,可以对管道内部的工作状态进行实时性监测,有效保证水体排放的效率和质量。
最后,还可以通过使用智能水费计量系统,有效替代传统的人工抄表的方式,这在提高水费计量的精确度的同时,还可以让人们养成良好的节约用水习惯,保证给排水系统的正常稳定工作和运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在给排水工程中的运用分析可以看出,智能控制系统在建筑给排水系统当中的运用效果非常明显。相比于传统的建筑给排水系统,智能化系统的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给排水的质量和效率,同时解决传统给排水系统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提高了建筑给排水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汤伯龙.研究建筑给排水施工中的安全及质量管理问题[J].科技风,2019(28):132.
[2]余斌.建筑室内给排水消防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智能城市,2019,5(20):154-155.
[3]李晓倩.建筑给排水设计施工中的缺陷及问题的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0):144.
[4]张文文,高冉,彭鹏.装配式住宅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与应用研究[J].节能,2019,38(9):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