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勇
四川兴环科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四川省绵阳市 621000
摘要: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之间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环境监测不仅是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前提,而且应该渗透到环境影响评价的各个环节之中,有利于得到准确结论,充分掌握监测区域的环境质量及环境问题,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促使工程项目得以顺利实施,创造丰厚的效益。本文将探讨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行之有效的优化措施,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关系;措施
引言: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保护环境成为了广大社会公众的共同愿望,为环境保护工作的落实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为了进一步提高环保工作质量,需要明确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运用先进的、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开展实践工作,保证环境数据的时效性、真实性和完整性。那么在对工程项目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时就会更加有理有据,动态把握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来防控污染问题的发生和蔓延,尽可能维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和安全,促进我国物质文明建设与生态建设的协同发展。
一、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一般来说,获取环境质量数据的主要途径就是环境监测,通过对数据信息的分析,可以精准判断出当前区域是否存在环境问题,迅速追踪到污染源头,根据污染成因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对环境问题予以有力遏制,能够大幅提高环境保护工作质量,降低成本费用的投入。要想准确理解环境影响评价的含义,先要认识到环境评价的内涵。环境评价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对环境质量现状进行综合客观的描述,指出生态环境质量对人们生产生活及社会经济发展造成的巨大影响,唤醒相关单位、部门及人员的危机意识,使之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优化和创新。环境影响评价是在环境评价基础上形成的全新概念,体现的是未雨绸缪的思想,指的是在人们开展生产活动之前,必须预测和评估其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拟定科学可行的环保措施,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力践行创造优质条件。环境影响评价有着特定的工作流程。
二、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关系分析
1、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前提
现阶段,我国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抱有无限向往之情,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各种类型的工程项目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开展,极大的改善了人们居住的环境,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而工程建设难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需要开展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合理设置监测点,以便随时获得环境数据,综合项目分析结果,判断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给环境带来的影响是否处于当地的环境容量范围内,得出准确的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评价结论,制定环境保护方案,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文件,争取在保证工程顺利开展的同时,维护生态环境的健康。
2、环境监测融入环境影响评价全过程
按照常理而言,环境监测是一项持续性的工作,理应渗透到环境影响评价的各个阶段中,为相关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的准确度,主要工作思路为:
首先,在项目建设之前以国家和地方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托,预测和评价工程建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编制相应的文件,其中环境监测数据是重要的参考依据,应采用多种环境监测方式,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有效。
其次,施工过程中动态监测施工现场附近环境,对项目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与前期制定的文件内容加以对比,改正其中的错漏之处,完善环境治理措施,可以促使环境保护工作更具成效。最后,在项目竣工后同样不能忽视环境监测工作,要再次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估,判断是否与环境影响评价发生偏离,对环保工作实施情况做出评价,上述工作的落实之于环境污染的治理及环保工作的优化大有助益。
三、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关系的优化措施
协调好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充分发挥相关工作的价值功能,是推动我国环境保护工作长效开展的重要举措,应该着重做好下面几点工作:
1、建立健全的环境监测管理体系
我国法律法规中关于环境监测有着详细的说明,给环境监测管理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工作人员的行为也能得到约束,违法违规现象大幅减少。在相关制度中应该明确指出环境监测工作流程、内容、技术要点等以及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让工作人员知道自己肩负的职责和使命不可推卸,违反制度条款会受到严厉处罚。这样他们就不会抱有侥幸心理,而是会严格履行岗位责任,以谨小慎微的态度对待环境监测工作,将环境监测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落实到位,使其朝着规范化、制度化、高效化的方向大跨步前进。
2、创新环境监测技术
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使得环境监测技术的不断创新成为了可能,信息时代背景下,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采集、整合与分析,可以大大减轻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环境质量分析效率。环保部门应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进行环境监测,运用计算机来处理数据信息,削弱主观因素对环境监测工作的不利影响,以便准确预测环境污染变化趋势。技术创新还可以提高监测设备的精度,缩小数据误差,环境影响评价就会更加鞭辟入里,能够成为环境治理的可操作性文件,将会推动环境保护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
3、加强环境监测人才队伍建设
环境监测及环境影响评价能否发挥实效,主要取决于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应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培养环境监测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环境监测人才队伍,确保先进技术手段能够充分应用于实践工作,更好地为我国环境治理而服务。第一,制订人才培养计划,实施环境监测多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为环境监测人员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平台。第二,加大环境监测技术人才培养力度,确保他们能够具备良好的现场操作能力,有效处理数据、分析报表。第三,重视监测人员的职业道德培育,提升其综合素质能力,为我国环保事业的长足发展保驾护航。
结语:
近些年来,工程建设和环境问题都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开展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意义日益彰显出来,环境监测的开展可以充分了解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制定科学严谨的环境治理方案,减少污染物质的滋生,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免于遭受威胁。因此在工程项目的整个实施过程中要将环境保护摆在一个重要位置,凭借环境监测数据获悉环境质量,增强环境影响评价实效,促进环保工作贯彻落实。
参考文献
[1]王琦.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关系分析[J].绿色科技.2019(04)
[2]刘秀梅.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性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9(12)
[3]朱茜.浅谈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