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君珠
杭州黑曜石展示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近些年来,多媒体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与全面推广,对各行各业的建设发展产生了积极推动作用。基于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博物馆陈列展览模式是一种极具开放性和社会性的全新博物馆展览模式,能够彻底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得广大社会民众足不出户就能实现参观博物馆的愿望,促使博物馆展览功能范围得到有效增大,吸引更多的观众前来参观,既能够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和利用率,又能够促进博物馆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因此在博物馆运行管理领域受到广泛关注与认可。本文针对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功能作用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应用策略,希望以此推动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中功能效力的发挥,为博物馆工作的良性持续发展做出积极地贡献。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博物馆; 陈列展览;应用策略
伴随多媒体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的快速发展,网络博物馆展览模式应运而生。博物馆管理工作人员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将富有展览价值的展品在特定网络平台上进行展示,为广大民众提供可供浏览下载的优秀文化资源。社会大众通过资料文字和详细标注能够快速便捷地了解到展品的历史内容和文化价值,获得观赏品鉴、研究收藏的第一手资料,感受到祖国历史文化的无穷魅力,因此这种展览模式日渐成为了能够适应当前发展环境需要的高效展览模式之一。
一、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对博物馆展品起到有效保护作用。在当前发展环境下,博物馆管理人员主要通过摄影摄像、录音收藏等简单工作方式来进行展品收藏保护工作,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在展品保护工作中积极引入多媒体技术以后,就能够实现图片、文字、声音、画面等融为一体的全新展示模式,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收集处理藏品信息,从而为观众呈现声情并茂、精彩纷呈的文物展品内容,同时对展品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1]。例如:山东齐国故城遗址博物馆的三维电影制作《东方名都》,就采用多媒体制作播放技术为广大观众生动再现了齐国都临淄在历史兴盛时期的繁荣胜景,将相关文物展品巧妙融入其中,既能够有效保护文物藏品,又能够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文化传承功效,可谓是一举两得了。
(二)对博物馆展品进行生动再现。多媒体技术具有虚拟信息处理功能,能够将博物馆整体结构模式进行虚拟处理,以网络博物馆的形式进行栩栩如生的展示,对文物展品的储存保护意义重大;虚拟技术还能够对那些已经逐渐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复原,帮助它们重获新生,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加丰富的历史文化食粮。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虚拟保存或者虚拟再现的方式并不是对传统展览模式的否定与替代,而是通过先进技术手段对其进行补充与完善,从而有效避免珍贵历史文物的意外损坏等问题,为博物馆展品开发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保障。多媒体技术能够有效均衡展品开发与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促使文物展品的社会性和开放性得到有效提升。
(三)对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传承。在浩瀚如海的博物馆藏品之中,传统节日、民俗风情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与传承重在采用文字记录形式进行。多媒体技术在这部分藏品内容的保存传承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能够快速便捷地进行大容量、高效率的非遗文化保存工作,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和网络管理手段的运用, 快速进行网络存储和双向转换,对数据信息进行整理编辑、备份储存、转移整合及添加删除等信息化操作,最终建立起涵盖文本资料、地图资料及声音画面等内容的交互开放的文化遗产数据库,将中国历史文化的丰富资源和无尽魅力展示给世界各地[2]。
二、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中的优化应用策略
(一)创新陈列方式,营造良好互动氛围。传统博物馆的展览形式内容对于广大观众的实际参观需求和体验感受存在一定的忽视,但广大民众的个性化参观需求却可以在网络博物馆展览模式中得到充分的满足。数字博物馆展览模式能够借助虚拟技术再现文物原形,通过音频视频手段突出博物馆的藏品展示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因此需要网络博物馆设计管理人员深入研究广大观众的个性化参观需求,为他们设计出参与互动的渠道和模式,以满足他们获取知识信息、获得最佳文化体验的使用需求。网络博物馆可以利用掌上型互动装置( PDA技术) 为观众进行导览,采用观察欣赏、触摸体验、操作互动等方式使观众获得对文物藏品的直观感受和愉悦体验。
(二)采用交互式陈列模式,增强藏品展览功效。博物馆在进行藏品展览工作时,可以采用交互式陈列方式,全力打造便于民众参观欣赏、理解接受的良好展览环境,积极引入高科技展示手段,对文物藏品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开发展示[2]。例如河北省博物院的原始社会生活场景展厅就增加了对多媒体元素的应用,采用动画图像、音频视频等技术手段形象展示了陶器的形成过程,孩童捏出的泥巴玩具、熊熊燃烧的天然大火、内心焦急的母亲拨开灰烬废墟后意外的发现等画面为观众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再配上文字解说内容,文化教育功能得以全面发挥出来;博物馆还可以根据藏品情况设计出文字介绍网页和互动参与游戏等,促使观众积极参与展品互动环节,从而拉近藏品与观众的距离,有效激发观众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潜力,促使青少年观众群体的想象力和鉴赏力得到综合提升;博物馆还可以在展览区内开辟出特定的网络展区,对精品珍贵文物进行更为全面详细的展览解说,推动展览陈列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建立起特色化、互动式的现代综合展示模式。
(三)优化藏品展览保护方式,提升博物馆的亲和力和影响力。博物馆的古籍阅览室大都不对外开放,以起到对古籍文物的保护作用。但在这项管理工作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手段以后,就可以将珍贵古籍资料进行扫描后放置到线上阅览室中,从而既能为广大研究者提供资料查询的方便,又能够做到对古籍文物的保护与传承;在当前发展时期,博物馆观众群体的知识需求和审美鉴赏能力已经有了极大提高,他们对于藏品形式内容及展览方式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采用多媒体技术对展品的形成背景及使用环境进行有据重构,通过三维手段和虚拟技术等复原文物遗址画面,促使观众获得最为真实震撼的历史体验感;博物馆还要注重做好展览环境氛围构建工作,增强自身的亲和力,带给观众最佳融入感,从而推动观众与藏品间的互动与交流[3]。
(四)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打造智能化数字博物馆。在当前的信息化发展时代,网络博物馆作为一种新颖生动、便捷高效的博物馆展览模式得到了广大民众的喜爱与青睐,为整个博物馆管理工作体系注入了生机与活力。但由于整个行业领域内还未建立起权威性信息数据库,博物馆网站建设工作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展馆基础信息化设施比较陈旧落后,因此很难有效满足广大观众的个性化参观需求[3]。这就需要博物馆管理部门加大对信息化展览体系的建设投入力度,充分结合市场需求来构建精准高效的展览数据库,注重做好对展览网站的维护更新工作,全力打造具有现代化色彩的智能化博物馆,为我国博物馆展览工作的稳定发展提供便利与保障。
三、结语
总之,在当前信息化发展时代,多媒体技术已成为博物馆展览工作优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对博物馆展览陈列方式的创新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为广大观众带来新颖生动的参观形式和耳目一新的展览体验,能够极大提高博物馆工作的社会性和开放性,充分发挥其文化传承作用和文物保护功效,从而推动博物馆展览陈列工作得到更大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谷铨;;数字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运用分析[J];时代报告;2019年02期
[2]董志杨;;我国博物馆陈列展览设计分析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02期
[3]崔美丽;;多媒体技术在博物馆中的应用[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