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9期   作者:吕黎黎 丁亚芳
[导读] 在目前的测绘技术发展中,各学科技术之间的结合是促进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吕黎黎  丁亚芳
        河南省鹿邑县自然资源局,河南省 周口市 477200
        摘要:在目前的测绘技术发展中,各学科技术之间的结合是促进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计算机技术在测绘工作中的应用最为重要,另外还有光学、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等。这些技术使得测绘能够得到的数据信息更为明确,与此同时在应用测绘技术的过程中,相应的操作要求也会有所提升,需要工作人员有着专业化的复合型知识背景,对于多种相关的测绘技术有所掌握。新技术的应用离不开相关的专业人才,在应用思路的探究中要对此有所重视。
        关键词:测绘技术;建筑工程测量;应用思路探究
引言
        我国的工程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工程测绘已经从单一的服务发展面向越来越多的行业,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为了发挥工程测绘对尽可能多行业的高效应用,提高工程测绘在实际应用中的准确性和精确性,从整体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强化工程地形测绘的质量控制是一项重要工作。技术测绘工作需要同时以服务社会与市场发展作为导向,提高技术测绘的准确性,提高工作的服务质量,扩大测绘技术市场上的竞争意识,提高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领域的服务质量。此外,还要争取市场份额,进一步发展技术测绘工作。
1 新型测绘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应用的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需要应用测量的技术对建筑的基本建设状况进行测绘,以测绘的具体结果,判断工程建设的质量以及建筑本身的安全性。 在目前这一阶段中,建筑工程技术迅速发展,人们能够应用的材料数量增加,建筑体在完成之后,会呈现出不同的外观与内部的特征。通常,公共建筑的体量较大,内部的结构层次较多,应用传统的测量技术,工作量极大,且数据的准确性有搜不足。因此,需要通过应用新型测绘技术,实现对建筑工程的测量过程。新型技术在测量的过程中,具有穿透力较强,测量的准确程度高等特点。这种特点与大体量的建筑工程测量需求相适应。另外,在当前的建筑工程相关工作中,对于工程的效率关注度很高,传统的测量工作整体较为复杂,需要一个较长的工作周期。应用新型测量技术,能够快速得出相应的测量结果,符合于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体需求。
2 工程测量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2.1 设置控制点实施测量
        在设计控制点的布置方案时,需要严格参照建筑工程的高程控制点数据以及一些其他相关资料进行。在充分了解建筑工程的相关资料后,可以在每个方向上各设置一个相对固定的控制点,而各个方向的控制点形成的范围正是需要进行重点控制的区域。可以结合工程实施的实际情况与具体要求调整控制方案,最终形成一个相对集中的控制区域,即在各个方位上设置复核控制点。在控制点正式投入生产之前,为了确保质量,需要在测试时期严格遵循三等水准的测量要求。
        2.2 电子经纬仪技术的应用
        电子经纬仪是在常规测量仪器经纬仪的基础上进行升级后所得,集光、机、电与计算为一体的新式测量仪器,其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测量精度高、操作简便等诸多优势,能够实现智能化测量,被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水利等多个行业。其横竖轴都采用相同的合金钢制造的密珠式轴系,轴与套之间经过特殊处理,不存在缝隙,其生产制作过程中只存在加工形状误差,不会对测量结果造成任何影响,因此精度极高,受到温度的影响很小,即使在低温下也能够灵活转动和使用,几乎不会发生卡死,还具有较高的抗震性能,可在复杂恶劣环境中正常使用,稳定性高。

此外,它具有自动修正功能,可以自动对仪器的指标差、横轴误差等进行修正调节,在使用时,哪怕出现一定问题,也能够短时间内修正,不会影响后续工作。内部使用了信号自动平衡数字电路,因此电子经纬仪能够达到电调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高,需要人工调整与操作的内容减少,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工作人员状态问题等造成的失误。最后,电子经纬仪能够方便地通过数据线或者互联网与计算机进行连接,将所得数据录入计算机,方便地开展后续工作,使用信息技术对庞大复杂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计算分析等,并据此绘制被测地点或者结构的相关图纸。
        2.3 绘图技术与绘制过程
        在目前的地形图等图纸的绘制过程中,直接应用相应的数据信息,就可以对数据进行处理,实现绘制的整个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配合应用数字化的仪器是极为重要的,数字化仪器是实现数据采集的主要介质,一些仪器可以与智能化的信息设备产生连接,在实现数据收集的同时也能够进行数据的处理。这一过程的发生速度较快,相较于以往的绘图中信息收集过程,效率的提升十分明显。全站仪使用非常方便,功能灵活,是目前所有数字测图中精度最高的。GPS-RTK技术近年较为常用,其不仅接收来自参考站(基准站)的数据,还可直接接收GPS卫星发射的观测数据,组成相位差分观测值,并可进行实时处理,能够实时提供测点在指定坐标系的三维坐标。此方法可明显提高作业效率,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野外开阔地区的地面数字测图工作中。
        2.4 建筑施工测量
        在建筑施工测量中应用倾斜摄影技术,能满足绿色施工和质量检测的工作需求,确保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尤其是在环境监测中,应用倾斜摄影技术可以有效确定施工现场的 PM2.5指标,对扬尘进行控制。可以通过无人机拍摄现场施工图像,明确施工现场的布置情况,为施工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加强对人员的有效监督,防止在施工中出现安全事故。在分析施工区域的管线情况时,需要借助于三维模型,为地上地下一体化检测提供保障。地外地沟的地形与地貌状况,可通过三维模型直观观测,完成沟底和地面高程差的计算,确保已挖部分符合施工要求。分析地形起伏情况,并为二次作业提供保障。透视分析应用于放管施工中,获取管道和地面高程剖面图,确保其倾斜度符合施工标准。
        2.5 轴线、控制线放样
        在正式开展建筑工程前,第一步需要全方位检查施工现场,包括施工区域的场地限制、建筑的结构特征等诸多影响因素,所以为了避免出现环节错乱的现象,所以在落实环节的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逐级控制的原则,从全局到细节需要使整体的测量工作在得到保证的基础上进一步确保细节化工作可以顺利进行,。设置必和导线时需要严格参照施工现场的通视与施工条件。高级控制点可以选择城市控制点,以城市控制点为中心向周围设置诸多控制点,最终形成了以城市控制点为核心的首级控制导线网。在导线网的实际落实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内外结合的控制方法,其中以内控制为主,外控制为辅,进而成功实现内外联测的保持。
结束语
        测绘新技术的应用,对于测绘工作的工作水平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需要对现有的技术水平有所认识,结合发展方向、应用优势思考测绘技术应用。测量工作是一项比较艰苦的工作,无论是野外的勘测,还是施工现场的测量,常常是白天外业观测,夜间还需要进行内业计算和制图,而测绘新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大大地减轻了测量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他们的工作效率,从而加速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因此,我们应该不断地学习并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并对将其应用与工程测量进行研究,以使我国工程测量技术不断发展提高。
参考文献
[1] 杨新疆.控制测量在测绘工程技术中的地位与意义解析研究[J].居舍,2020(4):195.
[2] 丁鸽,彭健,焦明东,等.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在超高层建筑竣工测量中的应用[J].测绘地理信息,2019,44(3):62–64.
[3] 赵鹏.测绘新技术在建筑工程测量中的运用思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01):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