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少群
广西省桂林市平乐县平乐镇第二小学
摘要:
对于小学生低年级的语文教学来说,课后作业就是课堂教学学习的延伸,也是课堂知识的有效拓展,如果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不做好把控,那就会让学生产生抵触的心理,从而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一定要有效地布置课后作业,给学生树立有效的作业观念,帮助学生增加学习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快乐地完成作业,帮助小学生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基于此,本文对小学低年级课后作业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趣味性;个性化;层次性;实践性;有效对策;
引文:
作为小学生语文的课后作业,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能够帮助小学生加深课堂学习的印象,更好地理解教材的学习内容,还能够让学生学习到教材内容中没有的知识点。因此,课后作业是十分重要的,需要教师有效地开展课后作业的布置。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主动性较差,知识贮备也不够多,有些学生甚至连教师留的作业内容都没有完全记下来。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地完成作业,这是很多小学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教师需要给学生树立正确有效的作业观念
在小学低年语文教学中,语文课后作业在内容和形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的几个方面:
1、缺乏趣味性
教师所留的课后作业形式比较单一,这是语文作业不受小学生喜欢的一个主要原因。目前,现在的小学语文作业大多还是以书写为主,阅读作为辅助,不管是抄写字词还是课后练习,很多都是书面上的作业,即便是有些背诵的作业,教师也偏重于抄写,让学生抄写几遍能够达到记住的目的。而语文学习中的另外两大要素听和说更是严重的缺乏。
2、没有针对性
从目前小学语文课后作业所布置的方式看来,还是主要教师留作业,学生做好作业的记录,回到家中按照作业的目录去完成教师的作业,学生没有考虑到那些作业是自己会的,哪些作业需要怎样做,还有哪些是需要自身去深入研究的,所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觉意识被教师严重的忽视了。
3、缺少灵活性
很多教师在教授学生完成一个课程的生字词后,要求学生把这些生字词进行抄写,很多教师都把这种教学手段当成了让学生巩固生字词的重要方法。当学生学习过生字词之后,教师会让学生多抄写几遍,对于一些书写不规范或者马虎的学生,教师可能还会要求抄写十几遍,这样的情况导致了学生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抄写上。
在新课改中有明确的指出,“教师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一定要精心设计,所布置作业需要有启发性,不能让学生进行机械性抄写,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如果想要提高学生课后作业的有效性,教师一定要树立有效的作业观念,有效的作业观念就是教师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个性差异,让不同的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二、教师布置课后作业的方法策略
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把作业的内容设计的更加丰富,形式要多样,以此帮助学生激发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能够得到情感的体验,那就会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过程中,需要领会到教材的编排意图,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之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年龄特点的作业,让学生把作业当成“玩”,建立自身的知识体系,这样学生的求知欲才会更强。
1、给学生设计一些趣味性较强的作业
低年级学生由于受到年龄段限制,比较贪玩好动,只有教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充满色彩、活动多变和富有刺激,才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画一画,低年级的学生比较喜欢画画,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关于画画方面的作业,比如语文课本中的插画等,这种作业形式不但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编一编,在语文课本中,有很多课本具备较强的故事性,里面的内容非常有趣,学生可以把课本中的内容用自己的表达方式给家长讲述出来。做一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教材的特点,给学生布置一些制作生字卡或者贺卡的作业等。
2、教师需要设置实践性较强的作业
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实践,让学生能够把课本中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具体的可以包括让学生动手操作和生活体验等等。比如教师教授了学生一篇故事性课文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自主编排,对故事的内容进行演绎;在教授完诗歌教学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收集一些相关素材进行自主创作,然后教师可以组织一场诵读会,让学生把自己创作的诗歌诵读出来;通过这种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锻炼能力和口语的水平。
3、教师需要设计一些个性化作业内容
从实践中得到证实,学生对自己设计的练习更加感兴趣,在学习上也会更加主动和投入。教师可以经常根据学生的需求出发,让学生经常做练习的“设计师”,自己进行设计,自己进行安排,自己进行练习,自己进行评价。这样学生能够在自由的空间中发散自身的思维,就可以设计出丰富多彩的作业形式。充满个性的练习方式,可以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快乐,学生也能够在个性设计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4、教师需要布置分层次作业
课后作业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需要经常进行分层作业的布置,这种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改的教学要求,能够帮助学生促进自身个性化的发展。
(1)把作业的难度进行分层: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需要把作业的难度进行分层,作业的难度布置应该从易到难,给学生一个能够选择的范围,比如给学习能力强和学习好的同学布置一些难度较高的作业,给学习能力一般和学习成绩一般的同学布置难度适中的作业,给学习能力弱和学习成绩差的同学布置基础知识的学习,这样能够让每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得到进步。
(2)作业量上进行分层: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留一些精华的作业内容,让学生减少徒劳作业,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同学,教师可以适当地给他们增加作业量,让他们多多练习,巩固知识。这样能够让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结语:
课后作业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缺少的部分,教师需要敢于创新,丰富学生的作业形式,让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这样才会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的提高,让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新军.小学语文课外作业的有效性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2).
[2]陈汉辉.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后作业设计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4).
[3]刘雪风.关于小学语文作业的新思考[J].新课程学习(上),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