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休所老干部医疗保健常见问题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1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0期   作者:杨述勤 林丽霞
[导读] 探究对干休所老干部实施医疗保健的效果。
        杨述勤    林丽霞
        甘肃省军区兰州退休干部休养所   甘肃兰州   730000
        【摘要】目的 探究对干休所老干部实施医疗保健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我干休所50例老干部分为实验组(25例,应用“三位一体”医疗保健康复方式)、对照组(25例,应用常规医疗保健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住院平均危重天数。结果 实验组患者总满意度(96%,24/25)高于对照组(68%,17/25),P<0.05;实验组患者住院平均危重天数(4.23±1.02)d,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干休所老干部医疗保健的常见问题主要有高龄、高发病率和经费等,通过“三位一体”医疗保健康复方式的运用,对既有优势资源予以科学运用,可使医疗保健工作明显改进,并为老干部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干休所;老干部;医疗保健;常见问题
 
        干休所老干部医疗保健常见问题的有效解决,已经逐渐发展成医疗改革与政治方面的双向需求[1]。基于干休所改革、创新的新时期,为践行干休所医疗保健工作老有所养与老有所医的方针,主要对卫生经费与队伍素质水平偏低等问题加以解决,才能充分发挥干休所医疗保健职能作用,进一步推动医疗体系的深化改革,促进基层医疗机构的全面建设。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干休所老干部医疗保健常见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我干休所50例老干部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其平均分成实验组(n=25)和对照组(n=25)。实验组:男性13例,女性12例,最大年龄为84岁,最小年龄为63岁,平均年龄(71.34±3.21)岁。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最大年龄为82岁,最小年龄为61岁,平均年龄(71.22±3.25)岁。比对两组入组时上述基线资料提示具有比对价值(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医疗保健方式,遵循传统医疗模式要求,医院和干休所相互独立。若干休所无法处理老干部疾病,即需送往医院住院并接受治疗,于治愈后返回干休所[2]。
        实验组应用“三位一体”医疗保健康复方式,以家庭、干休所与医院三方面入手,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根据老干部具体需求对医疗保健方式加以设计,进而与其心理特点相吻合,以达到家庭病房、干休所与医院管理的一体化服务目标,具体途径如下:
        其一,构建家庭病房。干休所负责构建家庭病房小组与医院相应病房科室对接,结合干休所老干部具体状况对相关措施与制度加以制定,并且定期对患者实施随访。践行双向转诊制度,尽可能规避患者的转移危机,在干休所就诊,可使就诊时间明显缩短,对疾病风险实施必要控制[3]。此外,医院和干休所形成合作关系,制定了互惠合作事宜,定期安排卫生技术工作人员学习、进修,形成了医院和干休所门诊部的有效合作,确保干休所医疗保健能力的增强。
        其二,一专多能的培训。医院和干休所、家庭有效合作,通过和护理工作人员及患者技术的沟通与交流,结合基层急救所需技术展开重点教育和实践培训,以达到一专多能培训目的。结合干休所的卫生技术队伍实际情况,通过双向代职交流活动以及挂钩帮带等多种形式的运用,在医院和干休所之间创建双向互动体系,在与家庭联合的基础上,形成“三位一体”医疗保健康复机制,进而为老干部提供更具人性化与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这样一来,也可强化干休所和老干部及其家属间的沟通与交流,尽可能降低医疗风险事故的发生率[4]。
1.3评价指标
(1)患者生活质量满意度分析。
(2)比较两组住院平均危重天数。
1.4统计学分析
    此次研究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表示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即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实验组、对照组生活质量满意度
        前者总满意度高于后者,P<0.05。(表1)

3 讨论
        干休所老年干部的医疗保健工作属于长远性工程,需践行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其利益放在首位,通过对医院、家庭与干休所资源科学化统筹,进而形成“三位一体”医疗保健康复架构,使得经费问题得到解决。而干休所老干部的医疗保健问题集中体现在高龄与高发病状况方面,通过医院和基层医疗结构的有效互动,尽可能满足老干部人性化与个性化的需求,可为其提供全面且优质医疗保障服务[5]。
        在此次研究中,实验组采用应用“三位一体”医疗保健康复方式,与对照组各项指标相比,P<0.05。为此,可以证明此医疗保健康复模式的运用,为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创建了双向互动的服务保障机制,医护保健工作人员的培训效果能显著提升,可使干休所卫生队伍的能力不断增强,而在优化干休所老年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同时,使得医院、干休所、家庭负担得以减轻,老年干部也能够享受优质医疗保障服务。
参考文献:
[1]邱际祥.干休所老干部医疗保健常见问题研究[J].健康必读,2018(36):321,323.
[2]高青华,张雨珊,余泽华, 等.新时期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人民军医,2020,63(3):229-232.
[3]刘保建.移动门诊在干休所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中的应用探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20):233-234.
[4]曹清心,朱小蔚,陈飞, 等.基于健康大数据的军队老干部全维保健模式研究[J].医学研究生学报,2020,33(8):855-857.
[5]刘保建.军队干休所做好"三高期"老干部医疗保健工作的实践与思考[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5):215-2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