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兴趣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6期   作者: 王一强
[导读]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应该面向每一位学生

        王一强
        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观音镇凉风学校   644604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数学应该面向每一位学生,实现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领域取得不同的发展与进步。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潜在能力、学习方法、基础知识状况、学习动机、智力水平等存在差异,其领悟教学内容的情况也就参差不齐。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特别是培养学些困难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课堂教学中就尤显重要。兴趣是指人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作为心理倾向是一种稳定的,而非偶然的、暂时性的指向。兴趣在家教活动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对学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明显地表现出对所学内容必须理解,必须掌握的心理倾向,因而就学得十分积极主动,也很有成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对学生尤其重要,歌德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让学生学习产生兴趣,是教育学生的根本点。那怎样来培养学习困难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善待学习困难生。
        现代教育观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天赋,都有培养价值,师者关键在于要因人而异,适应其特点进行教育。数学课中的差生应成为教育工作者救助的“弱势群体”,接受人文关怀般的教育,而绝不能成为数学教育中的遗弃对象,放弃对差生的培养工作。针对数学差生,教师首先应转变观念,差生的困难是暂时的,改造他们是一个长期渐进的变迁过程。教师应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所有学生都能教好的科学教育观念,善待每一位差生,帮助他们渐进式进步,促使其形成有效的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内部动力机制,从而达到实现转化数学差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这是做好初中数学课中的差生转化的必要条件。
二、激发学习动机,培养对学习困难生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课中,教师应借鉴“愉快教育”、“乐学教育”的经验,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兴奋点,巧妙设置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教学设计要有新颖性、趣味性,同时也要借助现代工具增强效果,如某些研究发现,就是认为计算机辅助教学是对数学差生进行教与学的最好模型从而培养起差生对数学的热爱兴趣,实现数学课中差生“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三、创设求知情境,激发和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能激发灵感,它不是自发的,是逐渐培养起来的。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合理设疑,唤起学习兴趣和求知情境。
1、 合理巧妙设疑,激发学生自学兴趣。
    实验证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如在老师的启发下,由他们自己求得答案,学习的积极性就高,兴趣也就浓。因此,启发性的“自学提要”是不容忽视的。自学前,我根据教材具体内容,简炼地提出问题,作为自学提要。
2、 利用讨论环节,培养学生的自学兴趣。
     知识要互补,思想要共振,集体讨论也是很重要的,它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使学生信息得到交流,思维得到调整。
3、 讲究教学艺术,增强学习兴趣。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尤其是数学这门学科,它既抽象又富有逻辑性,在学生看来真是枯燥无味。因此教师要讲求艺术。讲课一定要生动活泼,充满热情和活力,语言也要通俗易懂和饶有兴趣。另外,还应该使用课件、教具等直观教学手段来增强学习兴趣。
四、关心爱护学习困难生 ,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和激发学生自学兴趣。
     教学本来是“教”与“学”的结合,师生关系融洽,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因为学生没有心理上的压抑可以自由的“想、问、讨论”,而这些只有在师生感情融洽才得以实现。所以在授课时,时刻注意自己的表情不呆板,语言不生硬,课间多和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生打交道。师生关系的建立和和谐发展,是教师施教的前提,学习困难生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不强,且带有明显的“亲师性”。如果他们比较喜欢哪位老师,就会喜欢哪位老师的课,就会花功夫去学,成绩自然就好,因此,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生,与他们真心交流,用真诚赢得学生,师生关系和谐,学生才会真正从心里接纳你,兴趣自然就会提高。
五、让每位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和成就感来激发学习兴趣。
        心里学研究表明,成功的参与和体验可以使学生增强信心,克服自卑感。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采取得体的鼓励性评价,特别是对于学习困难生,使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从而对初中数学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总之学生在初中数学学习中兴趣有了,热情就高了,主动性能力就得到发挥,认知水平就逐步提高。因此,我们每位教师都把促进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位,让学生热爱学习,激发自身潜能,从不同角度挖掘每个学生学习潜能。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效果,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