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26期   作者:李观胜
[导读] 小学阶段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

        李观胜
        广东省化州市长岐镇新丰小学,广东 化州 525100
        摘要:小学阶段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小学生逐渐由具体的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的主要科目之一,并且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而数学思想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发展、锻炼逻辑思维能力,所以数学思想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不仅可以起到启蒙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对数学知识更深入的认知,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所以,数学思想方法在小数数学教学中的渗透必不可少。
        关键词:数学思想方法;小学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生活化教学是当前教学工作的一个潮流,同时也是帮助学生理解各种知识的有效方式和途径。教育的目的不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层面的成绩,更是关注学生的智力以及心理的成长。为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教师应当搜集生活中的素材,创设多样化的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生活思维,以此促使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大幅度提升,并实现构建高效数学课堂的目的。
1 摒弃传统模式,在开放式教学的理念下制定课程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是我们开展开放式教学的目的,而教师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转变教学理念,跳出传统教学模式的思维圈[1]。传统教学模式下,成绩是唯一的评判标准和目的,而新课标要求下更看重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塑造,教师要把目光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等方面来。同时,教师也要留意到学生的情感成长。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教师要尽量做到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变换不同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尽可能的展现出自身内在的潜能,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身心健康的等多面均衡发展。比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1-5 的认识和加减法》这一节课,教师可以在上课时设计一个互动环节,向学生们提问“自己身边都有哪些数,分别是什么?”这时候学生的回答一定会是花样百出的,可能有学生会说铅笔是“1”,河里游的小鸭子是“2”等等,这时教师就要把学生对生活中事物的理解与数学去做引导和连接,这样一方面活跃了课堂气氛,另一方面也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对于一节数学课来说,已经开了个好头。
2 关注教学局限性误区,増强教学深入性
        (1)局限性误区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容易产生的误区,这些教师在教学中虽然能够调控好生活内容与数学内容在课堂中的占比,但是忽略了搭建支架将这些内容联系在一起。生活化教学并不是生活与教学相割裂,而是应当由直观、粗浅的情境逐步过渡到生活中,而大部分小学生并没有自主迁移认知经验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当设计良好的互动引导策略,为学生构建迁移认知经验的支架。(2)在创设购物或者去游乐场的情境之后,教师还应当引导学生总结情境中的数学理论,并鼓励学生思考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方式。比如,在《认识人民币》这一单元之前,学生已学习过一位数的加减法。

那么教师便应当以言语的方式引导学生总结情境的剧情,让学生意识到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便是加减法的体现。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以教师给出的生活“应用题”为基础写下算式,且教师在设计“应用题”时应当注重元、角、分等单元的混合使用,以此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能力、仔细观察能力、逻辑梳理能力,使教学的价值不仅停留在本单元的情境中,还能够为学生未来对小数等内容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 改变评价方式
        由于小学数学在对学生考核方面一般只是闭卷考试,考试内容基本内容基本均为解题,而对教师的考核学生成绩更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这种考核方式使得对数学思想方法这种对数学的本质认识,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法相结合的考核基本被忽略,得不到实际考核,必须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才能使得在教学中更好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首先,可以增加过程性评价,由数学教研室中骨干人员进行专门的考核,可以对教学设计进行抽查,不定期进行听课等等。其次,可以对学生的期末考核增加本质认识方面的题目,例如,除法、分数、比的关系的考查;在期中进行用数学方法自主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考查;等等。最后,对教师的考核应将各个方面的考核结果均考虑在内,进行整体评价,不足之处组织改进。
4 精心设计课堂练习,强化学生理解掌握
        毋庸置疑,教师需担负的社会责任是非常大的,因此,教师定要设计好课堂练习,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注入力量。通常情况,小学数学课堂练习需具备以下几点要求:第一,需要设计与课堂教学内容相符的活页练习单,引导学生定时保质地完成,最后将活页练习单装订成册,专用于临考复习。第二,黑板练习主要包括讲前测、例题讲解、同类题型练习这三大环节,教师可采用抽问的形式进行随堂考查。第三,课堂练习不应局限于书面,也可以是口头表达、动作示范等多元化的练习方式,练习方式越多元化,学生的疲惫感才会越少。第四,练习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此,教师要尽量让学生独自完成练习。
5 注生活性偏重误区,增强教学数学性
        生活图片与生活事物是数学生活化教学内容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既能够增强课堂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又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但在生活内容的引入设计中,部分教师忽视了“过犹不及”的道理,引入了过多的生活内容,导致学生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了生活图片中,忽视了教师教学的数学理论知识。对此,教师应当调控生活内容的数量与质量,并在构建生活情境后及时引导学生回归到数学中。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生活化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对于教学知识充满学习积极性,感受到学习知识的愉快和有趣,而且可以极大地增强学生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能力,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因此,数学教学应该将课堂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日常生活课堂化,让课堂教学生活化,使课堂教学充满了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满足,让课堂充满了生活气息,焕发了师生的生命活力。数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他们真正地理解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参考文献
[1] 戴开明,何振秋.数学史故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91.
[2] 耿效先.浅析小学数学问题“生活化”教学策略[J].教育革新,2020(03):47.
[3] 崔治雄.小学数学教学“伪生活化”的应对策略[J].科技资讯,2020,18(08):163+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