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12/30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22期   作者:谢添庆
[导读] 建筑施工技术的科学管理计划是现代建筑行业新兴的一种管理模式,我国在这个行业中仍在不断的探究中
        谢添庆
        身份证号码441702197501111733  广东阳江
        摘要:建筑施工技术的科学管理计划是现代建筑行业新兴的一种管理模式,我国在这个行业中仍在不断的探究中,想要在世界市场上促使我国的建筑行业获得优势,还仍需不断的积累经验以及创新,不断解决出现的问题,推动行业的发展。在接下来的文章中,将针对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希望你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些许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在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已成为企业内部共同关注的话题之一。通过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有助于提高工程施工效率,促进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有助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施工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稳步提升,将成本保持在可控范围内,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此可以看出,施工技术管理需要引起建筑工程企业的高度重视。
1.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的不完善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企业之间的施工水平相差较大,建筑企业之间存在较大的区别。各个建筑单位之间的施工设备与施工技术都不够完善,也不具备合理有效的管理机制,这些问题都严重干扰到了建筑企业的施工效果,限制了建筑企业的稳定发展。过去的管理模式大多数都是总分包管理体系,这种管理体系无法对整个建筑施工工作进行有效管理,只是单独对承包企业的技术进行了管理,导致管理角色不够完整。在对承包企业的技术进行管理时,为了使其与建筑企业之间形成管理中的合理链接,需要一个桥梁将两者进行关联。可是,在实际过程中,总建筑单位与承包企业之间无法依据事先设计好的模式进行连接,造成这种问题的因素大多数是因为管理机制的不够完善,在设计管理机制过程中,没有深入掌握承包企业的实际情况,致使管理连接工作出现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时刻影响着建筑施工的有效进行,甚至有可能引起停工情况的出现,导致施工进度被延误。应对这一问题的最合理手段就是健全技术管理体系,完善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建筑企业之间的联系,给建筑施工的有效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1.2建筑施工技术制度的不完善
        技术体系的健全来源于建筑企业的整体施工水准。建筑施工水准极佳的建筑企业的能够全面落实建筑施工技术体系,建筑施工水平低下的建筑企业在施工技术体系的落实中比较无力,无法严格依据技术体系对自身的技术使用进行规范。建筑施工水平低下的建筑企业在技术体系的建立过程中存在许多隐患,这些隐患势必成为严重阻碍建筑施工进展与质量的根本因素,因此,应当完善建筑施工技术体系,给建筑施工的有效进行带下坚固的基础。有一些建筑企业的技术施工工作人员在工作岗位交接过程中存在紊乱情况,在对岗位进行划分时,没有明确职责,导致工作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不了解自身的职责,从而施工效果得不到提升,缺乏合理性与高效性,这对建筑施工的开展有着极为恶劣的影响。因此,应当深入加强建筑施工技术体系的构建,将职责落实到每一位技术工作人员头上,保证技术工作开展的高效性,保证建筑施工的稳定进行。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要点分析
2.1完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在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体系的构建非常重要。施工企业应详细了解施工现场的环境特点,注重施工前的技术交底,确定每个环节使用的施工技术,使施工人员掌握施工技术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并且可以针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应对措施。另外,施工企业应定期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工作,熟悉并掌握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规定,以及工程竣工验收的各项标准,了解行业中最新的技术以及发展方向,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积累工作经验,落实和执行施工责任制,增强施工技术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


2.2完善图纸会审工作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施工图发挥着重要作用,主要为施工过程提供依据。基于此,应严格对施工图进行会审,结合工程项目的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案。通过专业技术人员对图纸的深入分析,明确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和难点,继而制定应对措施;还可以及时发现施工图中的缺陷与不足,减少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1]。
2.3提高施工机械操作技术水平
        随着我国机械领域的发展,很多建筑施工设备实现了自动化,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一些先进设备的应用取代了人工操作,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但是施工现场的施工人员大多为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农民工,自动化设备的操作与应用使他们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在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应重视对施工人员进行施工机械设备操作技术的培训,使他们了解各机械设备的功能与原理,掌握操作细节和参数的设置标准。另外,应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与保养,保证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避免带病运行和疲劳运行。可以通过技术培训使施工人员掌握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技术,可以解决施工过程中简单的机械故障,从而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进度。
2.4加强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
        在建筑领域的发展过程中,施工企业必须对技术管理予以高度重视,积极采用先进的工程技术。例如,信息技术,其在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大大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BIM技术就是其中一种常用的信息技术。利用BIM技术,可以可视化地模拟施工全过程,使施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明确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类型是否适用于工程项目,了解其中需要优化的地方,并且可以进行多方案的对比,便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选择更加高效、经济性更强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技术[2]。另外,在施工技术的模拟过程中,可以提前暴露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从而可以提前制定详细的解决措施,促进施工的有序进行。
2.5强化实验室的技术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中,还包括对施工现场实验室的技术管理。在建筑施工项目的施工现场,通常会建立临时实验室,用于对施工材料的质量检验、对施工技术参数的反复验证与选取等,对保证施工质量有重要意义。强化对实验室的技术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规范取样过程。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实验室技术人员应严格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对取样数量、部位、时间以及存放样品的环境要求进行取样检测。2)试验方法。在实验室的试验检测过程中,采用的试验方法非常重要,应针对材料的特性进行选择,并且根据最新的国家标准规范试验过程,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可靠性。3)数据的可靠性。实验室的试验结果需要通过数据体现,因此,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非常重要。试验过程中,应详细记录过程数据,并进行多组平行试验进行对比,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性[3]。
        结论
        简而言之,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技术管理非常重要,可以为施工进度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奠定基础。论文主要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进行研究,阐述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总结了施工技术管理要点,主要包括完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完善图纸会审工作、提高施工人员的机械操作技术水平、加强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以确保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的稳步提升,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振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策略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20(9):33.
        [2]沈菲.建筑工程中土建施工技术管理现状问题与优化对策研究[J].居舍,2020(6):115-116.
        [3]苑桂鹏.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现场全过程施工技术管理研究[J].门窗,2019(23):89-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