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璐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湘潭供电分公司,湖南 ,411100)
[摘要]
随着供电公司对财务的管理日渐成熟,大数据对电网企业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工作产生着极大的影响。大数据对供电公司会计的基础性工作以及标准和对资产计量的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数据同时也对供电公司的成本管理和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财务稽核也产生了较大的营销。如何面对当前大数据对财务产生的变革,如何抓住机遇,调整会计劳动组织架构,完善会计制度,转变工作模式,提升会计人员适应时代要求,掌握大数据技能力,以便应对未来会计大数据转型带来的挑战。
一、大数据对电网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影响
电网企业财务会计工作包括会计核算和人员管理,涉及会计信息要求、会计流程、资产核算、资金使用、财务审核等工作内容。
(一)电网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依据基础会计信息发生变化
第一,大数据影响了会计信息的来源。众多信息系统,可以提炼出各种报表及海量数据,这些数据需要加工成会计信息。第二,大数据要求会计信息分析技术迅速提升。海量数据之间到底是否存在关系,又是什么关系,哪些信息需要被分析和披露等,需要将新的信息技术应用于会计工作,从海量数据中进行有效挖掘,发现数据内部和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分析各项影响因素对企业发展的作用,通过模糊评判来揭示出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向利益相关者披露出决策需要的相关信息。第三,大数据影响会计信息本身的表现形式。传统的电网企业会计信息要求以精确的可货币化计量的形式来表示,但很多情况下会计信息不真实。譬如资产折旧依赖于资产的使用寿命,对于不同的资产,其使用寿命不同,传统会计对同一类资产预估相同寿命,在大数据环境下,资产预估的寿命应为一个区间数,通过大数据技术判断出每项资产的使用状况,调整资产应被计算的折旧年限,提高折旧的准确性,需要利用大数据对电网企业会计信息进行分析。
(二)电网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要求发生变化
第一,在数据量小的情况下,传统的会计信息对数据质量要求高。因此,财务部门会花大量时间和人力去保证数据正确性。随着信息系统的增加,财务机器人加工出大量数据,原有会计工作方式已不适应现实需要。第二,大数据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出错的概率仍然存在,并且出错的影响很大。因此,会计人员需要定期对各类数据的整体合理性进行分析,进而对某类存在可疑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信息系统本身的缺陷,诊断出问题根源,消除系统错误的发生。因此,电网企业会计工作不应再停留在个体信息的可靠性,而应该是整体信息的准确性。
(三)电网企业资产计量要求会发生变化
电网企业有着大量的资产,由于资产精细化核算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要求,资产的计量要求会发生变化。第一,资产数量庞大,核算要求更高。单纯某个省的电网资产数量就超过 100 多万,这样的数量已超过了 EXCEL 工作表的加工能力范畴,需要利用更强大的工具 (如 PYTHON等)对资产数据进行分析。第二、资产预计使用寿命应与实际使用更加接近。在过往年代,无法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也无法准确掌握资产使用寿命,因此资产提前报废和延期使用很常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准确预测资产寿命提供了可能,使得折旧计算更加合理,从而从整体上提高资产价值的可信性和可靠性。第三,资产的计量单位会发生变化。传统财务会计以“元”作为核算单位,受大数据发展的影响,其他经济单位如时间、面积等应该被用于分析,因此会计所依赖的计量单位会发生变化。
二、大数据对电网企业管理会计工作的影响
(一)对电网企业成本管理会计产生影响
电网企业的成本管理强调全过程的成本管理,遵循全面集约、价值导向、突出重点和闭环管理的原则,成本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依托全员的力量,涉及的相关部门包括发展策划部门、运维检修部门、营销部门、科技部门、信息通信管理部门、物资部门、后勤部门等。围绕资产的生命周期开展,具体包括资产形成前期的成本管理、资产形成过程的成本管理、资产运营期间及退出的成本管理。大数据时代带来信息技术的进步,会计人员不仅能从内部获得更多的信息,也能从外部获得大量的非结构化的数据,只有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才能根据数据发现影响成本的关键因素,找到控制成本的有效办法。因此,大数据使得电网企业不仅能更为精细化地进行成本确认和计量,更能为电网企业全过程的成本管理提供了解决路径,便于企业降低风险,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
(二)对电网企业预算、决策和规划的影响
电网企业的管理会计离不开开展全面预算工作,具体包括事前统筹、事中控制、事后评价,需要对电网企业经营过程中的业务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整合,对提升公司经营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在管理过程中需遵循战略性、全面性、协同性和统筹性原则,包括预算编制、控制分析、预算调整和考核评价等环节,涉及综合预算、业务预算、财务预算等对象。电网企业采用了包括财务管控系统,ERP 系统、经营辅助决策系统等信息化管理平台,分项目预算和非项目预算开展电网企业预算工作,传统的数据分析效果不佳,耗时耗力且预算调整频繁,而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对预算分析做的更加精细和准确,充分利用企业的信息系统,提高预测精度,减少预算调整工作。因此,大数据所带来的挖掘和分析功能的提升,有助于电网企业提升管理会计水平,提高了决策规划的科学性。
(三)对电网企业内部控制和稽核评价的影响
电网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稽核评价涉及到企业中各个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因此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首先要确定管理的基本原则,然后再对下属部门或者人员进行工作上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大数据可以从海量数据中挖掘出数据的内在关联,从而通过这种内在管理为确定控制和评价管理提供精准的数据依据,制定适应大数据需要的管理原则和标准,满足内部控制和稽核评价的需要。
三、电网企业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有效对策
(一)调整电网企业会计组织结构
电网企业应把握大数据发展给自身对来的机会,在满足传统核算和监督需要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大数据技术和手段,在现有会计组织内容增设大数据支持岗位,为有效地实现电网企业的会计职能而提供技术支撑。同时,也需打破原有的会计部门的界限,会计工作应该主动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工作深度融合,充分实现财务业务横向融合和组织内部会计业务深度共享,部分企业需进行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
(二)完善会计工作制度
由于大数据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工作都产生影响,部分会计制度已不具备可操作性,需要对现有电网企业的会计工作制度进行梳理,删减不符合现有工作需要的制度,调整和增加大数据环境下的会计工作制度,并对会计部门和会计人员提出适应大数据环境的要求。
(三)转变电网企业会计工作模式
由于大数据及其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信息化会发生新的变革,财务机器人开发和大数据分析技术将极大地替代会计人员承担原本繁琐冗余的作业。财务共享中心的职能将极大发挥,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平台进行管理,深化财务集约化应用,转变传统会计工作模式。
(四)鼓励和要求会计人员尽快提升能力
大数据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提高,会计人员要求具备财务、数据分析、IT 技能和行业管理等能力,电网企业应该加大对会计人才的培养,同时也要求会计人员尽快提高适应环境所需的大数据技能,迎接新经济、新技术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