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城市特色的城市设计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0/12/2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骆星月
[导读]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程,城市设计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肥西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安徽合肥  231200
        摘要:现阶段,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大进程,城市设计工作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传统城市化设计与规划中缺乏对城市特色的开发,导致各地区城市形象趋同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文章简要概述了基于城市特色开展城市设计的重要意义,提出了当前我国城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基于城市特色的城市设计对策,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特色;城市文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公园城市
        引言
        为了实现城市的快速发展和建设,在城市整体规划时,过分重视城市规模建设,导致许多具有文化价值的历史文物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建筑遭到破坏。为了追求城市的推陈出新,盲目效仿国外的文化建筑,使我国城市建设失去了地域文化特点,造成千城一面的现象,丧失了城市的建筑特色,城市同质化问题日益严重。所以,要保证我国城市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就要建设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面貌,让城市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保持“自我”。
        1研究现状与背景
        目前,特色街区景观改造设计已在不少城市相继开展,其中主要模式是通过对老旧特色街区进行改造,让其焕发新的活力,以崭新的形象继续延续城市的文化记忆。但是在设计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景观设计中完整连续性的缺位;传统设计改造手法的单一,设计创新中动态性不足等问题。有些特色街区一味追求商业利益,大肆破坏街区本来的肌理构成形式,或是在一些特色型街区设计中景观创新呈现非常明显的趋同化,使其特色逐渐消失。这就需要对城市特色景观的设计更新有更新的认识,在深挖城市文化背景的同时,结合创新的设计模式对其进行实践应用。外国设计师凯文•林奇的城市及其意象理论研究中指出,任何城市对于人们都有可意象性,当然意象的价值在于在人们心理上进行城市构建的参照,用来成为城市的参与者和观察者在城市空间的互动。城市语境意象研究比较成功的经典案例是澳大利亚阿德莱德的“托伦斯河线型街区公园”,研究中基于城市意象理论以景观设计的研究背景、方案的具体实施、结果的成功评价等,构成具有历史性的系统化研究模式。当下,一个城市的特色街区景观创新设计是一个长期的实践探索过程,具有阶段性探索的特征,每个城市对街区功能和美学的要求都存在变化,特别是在景观设计中对景观整体风貌、街区整体形态、美学价值和地域性文化进行深度考察研究。希望通过对城市特色街区景观改造研究成果更新提供相关指导,为城市建设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促进城市特色街区的魅力文化的延续。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课题的资源较少,已经建立的研究体系还不够系统,需要做大量的实例调研与资料梳理。可借鉴参考的课题研究资源大多集中在建筑设计上的创新。虽然在个别案例上能体现某几点“新”的特征,但实际完整体现“新”的案例并不多,可参考的研究成果偏向理论和试探性类型总结,具体设计手法研究不够明确,尤其是在结合城市语境表达的新设计思路和特色街区景观的设计改造模式及创新点上,需要调研走访,总结提升,联合企业了解市场规律,尽可能地创作出符合大众审美和市场需求的作品。可以在系统梳理基础理论和分析街区项目现状的基础上,从项目活化路径和活化方向等方面提出更多设计策略。开发的项目选取可以依托本地的城市建设案例,在设计过程中探寻新的设计手法的内涵。还应遵循市场导向原则、体现特色原则、文化引领原则、效益性原则及可持续发展原则。相信在前期的设计实践指导下,研究在形式和特色上会有长足的进步。
        2基于城市特色的城市设计对策
        2.1优化城市基础功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城市发展在满足居民物质需求的同时,也应提高其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相关部门应以中心镇为辐射区,向城市四周建设大型文娱场所,以此来满足城市及乡镇群众的实际需要。同时可根据城市区域特色,引进“配套式”公共基础设施的建造模式,扩大城市医疗、教育、文化、商业、金融等社会性基础功能设施的规模。


        2.2城市自然特色
        城市设计视角下对城市特色的营造,要能够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将城市中的自然风景与建筑群进行融合,对城市的树木、山水和人文景观进行调整和整合。在进行城市设计时,要根据城市空间的特点进行分析,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维护城市的自然景观特色,打造具有城市特色。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要将保护生态环境作为重点,最大限度地保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在规划设计的过程中要扩大城市与自然环境的接触范围,把自然风景融入城市建设之中,使城市空间环境与自然山水融为一体,呈现出具有自然特色的建筑风貌,加强对自然景观的维护,着重凸显出城市整体的自然美。
        2.3构建城市特色街区
        来分析当下景观设计改造的具体模式。从调研中可以看出,城市记忆的衍生从街区就可见一斑,所以在街区景观改造过程中一定要对有地域文化特色、能体现城市整体的风貌的元素进行留存与整合。将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设计思路的总指导,使之从整体到局部都具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这样才能将城市特色街区景观改造模式放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而不是在静止的状态中。
        2.4城市风貌特色
        城市风貌特色可以反映出城市的整体发展和进步,是城市居民精神面貌和自然环境特征的总体展现。城市的风貌特色主要来自地域的自然景观以及城市的新生景观,为了保证城市风貌特色,不仅要重视新生景观的开发与更新,还要加强对原有的自然环境的保护,维护自然景观的原始风貌。城市设计时要对城市的建筑群、街道、人工景观进行色彩和风格的不断创新和规划,要将具有地域风格特色的山水、气候、地貌特征融入城市设计中。
        2.5改善城市环境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其所处环境的标准与要求也随之增高,而当前我国大部分地区的城市生态环境系统均受到了较大程度的损坏,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制约了城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相关部门应加大对城市环境的治理力度,通过调整扩大城市绿地规模,对城市及周边空气环境进行有效修复,并加强对城市稀有植被、古树等资源的保护力度。以修建城市绿地公园的形式,完善城市绿化系统,使绿地达到净化污染的指标。另外应对城市生产与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缓解道路设施的积水压力,并提高污水的资源利用率,有效改善城市地下水水质,为人们创造良好的生活条件。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设计对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并且对城市特色的营造有着积极的作用,将城市中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地域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融合,可以为城市的建设提供有力依据。城市特色的营造要符合城市的整体发展方向,要对城市的文化有深入了解和掌握,从历史文化和地域特征入手,去探索城市特色的营造,提高城市设计的有效性,在开发建设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从而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翀,梁家健.藏南高原河谷地区小城镇城市设计对策研究—以林芝市波密县扎木镇重点地区城市设计为例[J].华中建筑,2020,38(3):85-89.
        [2]穆青山.城市滨水旧区复兴与地区特色营造以中山市岐江河两岸(狮滘口桥至东明大桥)城市设计为例[J].中华建设,2018(6):102-103.
        [3]王承华,杜娟.小城镇空间特色塑造探讨—以南京谷里新市镇城市设计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5(5):64-69.
        [4]舒薇,李铌,李向阳.基于文脉视角的历史街区城市设计策略思考[J].中外建筑,2019(02):29-30.
        [5]孙光龙.谈城市设计中城市特色的体现[J].建材与装饰,2020(11):8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