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荟萃,饱读经典——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0/12/24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17期   作者:于恒永
[导读] 在小学时期,儿童具有的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还有待提升
        于恒永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傅村街道中心小学 277600
        摘要:在小学时期,儿童具有的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还有待提升。小学时期是儿童学习以及成长的黄金时期,语文教师需结合儿童实际学习状态对教学内容加以合理安排,把教材当作主要的教学内容,对现实生活加以充分尊重,促使儿童对学习的乐趣进行体验。这样一来,可以促使儿童主动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以及探究,进而有效提升儿童的学习效率。基于此,本文在对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当中群文阅读的重要意义加以分析的基础上,对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当中群文阅读具体教学策略展开探究,希望能对实际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前言:针对儿童而言,其非常喜爱听故事,愿意自主阅读故事,儿童在不识字时,就非常喜爱看绘本,儿童具有丰富想象力。为此,语文教师需让儿童一直保持丰富想象力,借助阅读引发儿童思考,将阅读教学当作小学时期语文教学当中的重要内容,对教学内容加以合理安排,同时把阅读指导这项工作做好。若想促使阅读教学效率有效提升,语文教师需把前期准备这项工作做好,对阅读书目加以合理分类,并且结合教材当中实际内容合理穿插,给儿童预留一定时间,促使儿童自主阅读,进而促使教学效果有效提升。
一、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当中群文阅读的重要意义
        其实,群文阅读就是把某个议题当作中心,促使儿童借助多篇阅读这种方式来对知识进行接受以及理解。其是一种整合资源的教学思路,能够把互通的一些知识点加以串联,从而有效提高儿童的整体把控[1]。教学期间,语文教师对群文阅读这种方法加以运用,可以有效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以及好奇心,促使其积极参与到阅读当中,有效提升其阅读水平以及阅读能力。
二、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当中群文阅读具体教学策略
(一)设置阅读主题,对教学目标加以确定
        因为语文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儿童的认知限制,组织群文阅读这一活动存在一定难度。为此,进行群文阅读之前,语文教师需对实际教学情况加以充分考虑,对合适的中心议题加以拟定,这会对后续教学以及内容升华产生直接影响。对具体议题进行拟定之时,语文教师需把教材当作出发点,把教材内容的具体延伸当作中心议题,确保主旨和教材内容存在关联的前提之下,突破教材限制,发挥出群文阅读具有的特性。例如,语文教材包含《女娲补天》、《穆罗米修斯》、《精卫填海》以及《盘古开天地》四篇课文,主要教学目标就是让儿童对中外神话加以感受,培养儿童的想象力[2]。完成上述文章教学以后,为了扩大儿童的阅读量,对其阅读能力加以锻炼,语文教师可以将“神话故事”当作议题,在希腊神话以及山海经当中选择“潘多拉的盒子”、“嫦娥奔月”以及“夸父逐日”这些神话故事。儿童很喜欢寓意丰富、天马行空的神话故事,可以积极对这些故事进行阅读,进而对教学效果加以保证。语文教师通过选定上述主题,儿童进行群文阅读期间,不仅可以对神话有关的历史知识进行了解,同时还能够对课外阅读的快乐加以体会,促使其逐渐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二)选择阅读内容,对阅读效果加以保证
        因为儿童身心发展的具体特征,其自主思考以及接受能力十分有限。群文于都当中包含很多文本内容,致使儿童阅读效果并不理想。为此,语文教师开展群文阅读有关教学活动期间,应当把儿童兴趣爱好以及身心发展的实际水平当作依据,对文本内容加以合理筛选,确保儿童能够全身心的参与到群文阅读之中,有效提升其阅读水平。但语文教师需注意,因为文本数量比较大,多数文章都源自课外,其中会出现不少生僻字词,同时还会出现一些理解难度较大的时代性的内容。所以,语文教师开展教学期间,应当巡视儿童实际阅读情况,为儿童提供必要的方法性以及系统性的指导,进而对儿童的阅读效果加以保证。例如,开展《纳米科技在今朝》、《飞向蓝天的恐龙》以及《琥珀》教学期间,主要讲述的是科学现象以及我国航天技术,借此解法儿童的科学兴趣以及爱好[3]。为此,语文教师可对这个教学目标加以深化,把“科学”当作主要议题,对类似的文本加以筛选,然而要考虑儿童实际认知水平以及兴趣爱好。语文教师可把儿童平时生活当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些事物当作出发点,把“为什么雪糕冒白气”、“头发变白的具体原因”以及“电影的发展”当作主要的文本内容,这样不仅与“科学”这个主题相符合,同时还贴合儿童兴趣以及认知能力,可以有效激发儿童的阅读兴趣,促使其阅读效果有效提升。
(三)分析群文线索,积极引导小学生思考
        和单个文本阅读相比,群文阅读具有的一个明显特征是文本的数量有了明显增加。在这之中,应对多个主题或者某个主题,这些文本存在必然联系。阅读教学期间,语文教师需适当引导以及帮助儿童在阅读当中对文本当中包含的线索加以挖掘以及提炼,同时在阅读以及思考当中逐渐培养儿童的逻辑思维。实际教学期间,语文教师可对问题教学方法加以运用,借助巧妙设问逐层引导儿童进行思考,同时在阅读当中引导儿童对文本当中的核心线索加以发现以及解读,引导儿童循序渐进的进行思考,有效调动其阅读热情,促使其阅读水平以及阅读能力不断提升。例如,开展阅读教学期间,语文教师需把“亲情”当作核心议题,促使儿童对《父爱之舟》、《慈母情深》以及《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些课文进行阅读,同时对照课文,对以下问题加以设置:为何母亲非常支持孩子购买书籍以及读书?为何作者梦中依然回忆父亲送他上学,带他报考这些琐事?为何母亲表扬作者写的诗,但父亲评价说糟糕透了?借助以上问题,儿童可以在文章当中把“亲情”线索找出来,进而对文章加以深入理解,有效提升儿童的思维能力。
结论:综上可知,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之中对群文阅读这种方法进行运用,有助于激发儿童的好奇心以及兴趣,促使儿童主动投入到阅读当中,提升其学习效率。为此,教学期间,语文教师需设置阅读主题,对教学目标加以确定,选择阅读内容,对阅读效果加以保证,分析群文线索,积极引导小学生思考,同时进行对比阅读,对文章主旨进行研讨,进而促使教学效率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惠英.小学语文“1+X”阅读教学策略的多元构建[J].名师在线,2020(31):9-10.
[2]巩盼迪.农村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的必要性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31):34-35.
[3]张晓.单元整组视域下的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文本建构策略[J].学周刊,2020(31):83-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