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琼
福建莆田市荔城区沙堤中学 351144
摘要: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开展是顺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应有之策,也是培养社会主义综合型人才的必要举措。正因为如此,笔者也将以道德与法治教学为宏观视角,立足于初中阶段的课堂设计,分析当下农村道德与法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列举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旨在帮助教师培养学生的三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结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关键词: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措施
引言:
随着素质化教育和新型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当下国家在宏观上对学校教学的要求相较以往而言也有了更加明显的调整和转变,不再以简单的理论知识学习为本位,而是更加强调行为和意识的引导,这种变化也要求教师要从传统的思维模式中寻求改革与创新。而道德与法治教学作为引导学生养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高度法律自觉性的重要基础,在这种情况下也应当受到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就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讲。
一、调整教学观念
从农村地区的学校建设中可以看出,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都处于一种相对落后的状态,并且他们也没有认识到道德与法治教学工作的重要性,在具体授课的过程中,一味强调自己的历史经验和主观臆断,没有真正思考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教学缺乏激情,学生学习也毫无兴趣,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实效性的提升。对此,农村初中教师必须要调整自身的教学理念,要从传统的固步自封的模式中脱离出来,顺应新课改发展的主流趋势。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点,设计出更加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同时要强化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和交流,深入推动学生参与课堂实践,以此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合作中进行探究和总结。而且,教师也应当注重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训,并注重对自我教学的反思,强化有效经验的推广。
二、拓展课堂教学方式
尽管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不会出现太多理解上的问题,但如何把课堂上的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对学生而言又是一项全新的挑战和冒险,对此教师就应当从教学方式入手,让学生迸发出更多的生机与活力。
首先,学校应当优化现阶段的教学条件,通过政府专项基金或者是企业融资等形式,来充实自身的办校资本,加大现代化设施的投入力度,让教师和学生能够拥有更加优越的学习环境。而教师也应当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利用好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优势,帮助学生拓展教材上的内容,制作出优秀的课件,并且要根据课堂教学的主题,把重难点知识整理成微视频,为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播放,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具有针对性和侧重性。另外,教师也应当让课堂教学内容尽可能贴近现实生活,贴近社会新闻和实时热点,这样可以让学生自主联想到自己的亲身经历,他们的探究欲望也会更加强烈。
例如,在学习与集体生活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中国女排获得世界冠军的视频,给学生带来更加直观的视听体验,让学生的兴致被调动起来,让学生感受到女排荣誉的获得,离不开集体的团结与协作,离不开集体荣誉感和国家荣誉感,这样就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让他们更加主动的去与他人进行交流。另外,在学习《以礼待人》这一章节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与我国儒家思想有关的视频,为学生讲述我国礼仪的起源,并在学生观看完毕之后,为他们介绍现代生活中的基本礼节,引起学生的共鸣。
其次,教师也需要把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结合到一起,把握好多样化教学手段,在课堂中所占的比重,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采用表演法,对比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等途径,让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课堂体验,帮助学生集中课堂的注意力和思维。例如,在学习与礼仪和风采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用表演法为学生展示基本的社交礼仪,并以社交生活为背景,为学生播放出趣味性的小品或者是视频,让学生在观看中分析主人公礼仪不正确的地方,然后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样可以让学生获得更加真实的情景体验。另外,教师也可以在课堂上设计出相应的社交场所选择班内的学生进行表演,让学生演示出社交的基本流程,并组织好自己的语言,这样可以推动学生把课堂上的技巧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
最后,教师要明确,道德与法治教学本身就植根于群众的现实生活,所以课堂内容也在很大程度上与生活密切相关,必须要重视学生的亲身体验,这一环节能够有效推动学生对教材的深入理解,也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对社会问题进行剖析和思考。例如,在学习与公共秩序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参观公共场所,可以是火车站,高铁站,十字路口或者是商场,让学生自行拍摄有秩序或者是无秩序的照片,也可以录制成视频,然后在课堂上播放出来,让学生就视频中人物的表现进行总结,发表自己的感想[1]。
三、结合时事新闻
道德与法治始终是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基础构成部分,所以其教学内容的发展也必须与时俱进,要重视与现代的热点结合,这样才能真正推动学生实现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与创新驱动发展有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介绍我国现阶段所实行的乡村振兴计划,环境保护策略,红船精神等等,让学生能够明确创新的重要意义。或者,教师也可以在为学生讲解强国之路的时候,引导学生对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化进行探讨,引入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让学生了解国家的基本政策和方针,分析当下的热点事件,例如疫情的防控和经济的复苏等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积极参与到国家发展情况的讨论中去。而且,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搜集时事热点新闻,并与课堂教学的主题相对照,在正式上课的时候展示出来,发表自己的感想,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2]。
四、结束语
相较于城市地区来讲,尽管农村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发展进度较为缓慢,但在素质化教育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也必然会在未来取得更加长远的进步,课堂的建设也会获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本文通过教学理念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拓展,时政新闻的结合这三个角度,论述了农村道德与法治教学改革的方法,整体上结合了农村初中的教学发展现状,并且也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切实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生活,所以能够成为实践的指导。
参考文献:
[1]胡鹏. 浅谈农村道德与法治教学现状及改进策略[J]. 考试周刊, 2019, 000(025):123-124.
[2]金明哲. 改进农村小学生思想品德策略的研究[J]. 好日子, 2019, 000(001):P.1-1.